“再平庸的男人,面对女人也自以为是半神”:浅析父权制在黑暗荣耀中的体现

首先权力与义务对等,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其次自由是可以说不的权力,而承担选择的代价也是自由的一部分。
我承认封建社会是不自由不平等的,哪怕在改开之前也是有许多封建残余导致不平等不自由。
男男女女都没有说不的自由。
这是因为当时的局限性,没有多余的生产力支撑女性地位。这导致女性成为了男性的附庸,男性只能承担主体的责任。
抛开塔尖不谈。
一般的男男女女都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逆风而行就得承担风带来的阻力及不便。不可能你逆着风行走还能享用顺风的阻力。(仅限于肉身行走)
好在开国那一批伟人,极其具有先见之明。
推行思想解放,让被约束的男女有了获得了自由的可能。还专门设立了妇联推行妇女解放运动。
而那一批看见希望的人们也确实给力,涌现了许多人才。巾帼不让须眉,成为了光荣的劳动妇女。身体力行的强而有力的回报了伟人们,在法理上社会上证明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合理性。
保障了后来女性的一系列权力比如受教育权等
让男性能选择柔弱,不比成为主体支柱,而是可以选择成为维护者打后勤。
女性可以选择阳刚,不必沦为附庸,可成为主导者当领航。
而[脱单doge]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在21世纪女权偷偷的到光明正大的取代了“妇女解放”的地位。而这一切就是因为部分没脑子没眼界的女性成为了其基本盘
就连妇联也陷入了性别叙事中,学会了双标,抛开事实不谈,偷偷把妇女儿童权益在事实上改为了妇女女童权益
这是4月30日的简介。
“认证:《中国妇女报》是全国妇联机关报
简介:我们关注妇女儿童权益,倡导两性平等、家庭和谐,愿做 女人的知己、男人的朋友、家庭的伙伴。
-”
这是5月2日的简介。
“《中国妇女报》是全国妇联机关报
全国唯一女性主流大报。守望性别平等,服务美好生 活,推动社会进步。”
前后简介的共同点有:两性平等≈性别平等。
但是,“性别平等”是女权、LGBTQ+、酷儿等群体的特有话术,在我们党和政府的词库里是没有的。
不同点:由“关注妇女儿童权益”变更为“全国唯一女性主流大报”。
也就是说,原来的妇女报代表的群体有:妇女(14岁以上女性)、女童(14岁以下女性)、男童,变为只代表女性群体的权益。单独把保护男童权益的职责剥离了。
长年累月的性别叙事终于成功分割了人民。
击破了共识。
不得不说老祖宗关于人文这一块确实拿捏了。[藏狐]有部分女性就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难当大任,沦为附庸也是求锤得锤。
纵观国内外女权发展,政治斗争最后还是得看实力说话。
也不知道理性人力量够不够强[脱单doge]
是建立起新的,真正的,平等的共识
还是倒逼肉食者开历史的倒车,把女性赶回附庸者的境地。
唯一的建议就是
叙事归叙事,别双标,客观评价,不要随意攻击对立性别,学会争取大多数人。
发表言论是好事,但别沉浸在性别叙事。
up说的很有意思,因为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就是用词不当,全一棍子打死了,让我又被代表感觉到不适,虽然我知道说的不是我)
我个人认为父权制(强权)和女本位其实就是一体两面。这种溯源能让我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平等。
一只旁观的鼠鼠,一名无能为力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