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罗翔 |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为什么我们要遵守诚信原则?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在人类历史上,历来有几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1️⃣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我之所以要遵守诚信原则,是因为诚信能够给我带来好处,至少在一个长远的角度,我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这个叫做功利主义。我之所以遵守规则,是因为规则能够给我带来好处。
而另外一种立场是道德主义,我之所以遵循诚信原则,是因为诚信本身就是对的。
但幸好是莫问前程。就如康德所说,我们之所以遵守道德,不是为了追求幸福,而只是因为这本身就无愧于我们已经拥有的幸福。
2️⃣两种主义的缺点
这两种立场,你采取哪一种立场?你会发现,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道德主义,其实都是有一些短板的。首先,功利主义的结论是不稳定的。从一个长远的角度而言,我不卖假货,我遵守诚信原则,会带来好处。那长远的角度是多少年?所以你会发现,功利主义的结论是非常非常不稳定的。
与此相对应的,道德主义也许又太过于的教条。如果说功力太过灵活,那道德主义就太过僵化。当然,康德的解释是顾左右而言他。因为康德认为人是不能撒谎的,因为撒谎你就是把别人当成了手段,而人只能是目的,人不能是纯粹的手段。
所以你可以尊重他,顾左右而言他。但是各位会发现道德主义的这样一种调整,或者堪德所谓的固左右而言他,让人觉得好像又有那么一点虚伪和伪善。所以这就提醒我们,任何一种观点其实都是有短板的。我依然非常欣赏柏拉图的调和论。
3️⃣调和论
柏拉图试图调和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
他说什么叫正义?正义,它本身就是好的,而且它通常都能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当然,柏拉图把通常都能带来好的结果拉到了永恒,说在永恒中,它一定能够带来好的结果,虽然是你看不到的。
当然,在今天,很少有人在相信永恒。似乎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就出现了一种张力。如果你画两条平行线,一条平行线是道德主义,一条平行线是功利主义。你会发现,人所画的任何平行线,在一个无限长的时间,其实是会有交集的。因为人画的平行线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行线。
4️⃣道德功利主义
这其实提醒我们,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也许是能够有交集的。我非常欣赏一种叫做道德功利主义,也就是追求一种结果,这本身不是坏的。
但是追求的一种结果,到底这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关键看这种结果是否是符合功利的,是否是符合道德主义。
所以我们用道德主义来进行比较,来进行结果。意义上的比较叫做道德功利主义。
我们刚才说过,功利主义太过于灵活,如果采取纯粹的功利主义,其实所有的良好价值都会被消极。纯粹的功利主义一定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认为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错。
而我之前曾经在关于有没有正义课程中详细的讨论过,相对主义是一切罪恶的源头。在逻辑上,相对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当你认为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错,主张本身就是绝对的,所以你在逻辑上是错的。
其次,相对主义在实践中也会带来许多灾难性的后果。当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错的时候,一切罪恶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而很明显,如果没有道德调控的功利主义,很容易走向这种相对主义。但是我们刚才也说了,道德主义有可能又太过于僵化,太过于教条,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魏征曾经说过一句话,魏征在临死的时候跟唐太宗皇帝交代过,他说天下之事,所爱者,唯见其上,憎则为见其恶。善恶之间所益相慎。
5️⃣情境主义的道德主义
大家千万不要在自己所看重的立场上附着不加边际的价值,一定要接受对立场具有相对的合理性。
所以我个人认为,虽然我采取的是道德主义,但是道德主义大家要注意,我们依然是一个多元的道德主义,我们是一个情境主义的道德主义。
什么叫多元道德主义?什么叫情境道德主义?你会发现善和善之间可能会有冲突的。禁止杀人,这当然是对的,这是一个戒律,禁止欺骗,这也是对的。不能说禁止欺骗是不对的,禁止欺骗是对的。
但是禁止杀人和禁止欺骗这两个戒律之间都是丧,而这两个善之间会有冲突,所以要根据情境主义做一种道德的功利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