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上映十周年的一些东西

2019-12-27 15:40 作者:威廉亨利布拉格  | 我要投稿

写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上映十周年的一些东西

极度主观警告!

建议阅读本文时打开巴赫G大调大提琴组曲


一、

假如有人吃着火锅唱着歌,他的水平就全方位碾压了非常刻苦努力的人,而这个碾压局被仅仅归因于“热爱”,而且归纳者正是grinder自己,你觉得可信么?

反正我是一点也不相信的。

除去那个妇孺皆知的99+1的神论被证谬外,单说施一公的“科研最不重要的就是天赋”的胡扯也随着他的“科学家创业论”的翻车而倒台,就足以让人正视“天赋”这个东西的存在。

“科研最不重要的就是天赋”

倘若我们敬爱的男主像阿甘那样是个IQ只有75的低能儿,他真的可以仅凭借用爱发电摆弄机械就得到第一,得到病毒的改观,得到妹子的芳心吗?我觉得不行。且不说他干不干得过消音器,连能否步入印度理工都是个问题。看着病毒从箱子里倒出来的那么多的申请,难道这么多人里真的没有工程的热爱者?有,肯定有。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资格?因为同等的努力,可惜缺乏了天分。

努力的天才本身并非伪命题,但是天才是努力出来的才是伪命题。天赋的存在本身也没任何问题,但是把天赋归结于热爱,就显得有些虚伪了。

如果说对面手持全自动武器身穿重甲,武装到了牙齿,自己却像《天气之子》的男主一样只有无甲马卡洛夫呲水枪,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除非像盖瑞克中士那样主角光环附体,否则主导战斗结果的一定不是什么狗屁训练态度,必定是实打实的硬件条件。

借用一个曾经我在dmzj最爱的漫画没有之一: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理所当然,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要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而有天赋的人确实可以轻松碾压同领域天赋不够的人,这既是大数据表明的趋势,也是客观规律,冰冷却真切。

二、

假使有人问我,你天赋如何?我一定回答,天赋平平,中等偏下。再追问:为什么你自己也没有这个天赋,却要继续学习下去,而且还在做科研?莫非你上面在鬼扯?那你可真是个带恶人奥拉夫。

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会不知所措。但是现在,我想先再自问自答一系列问题:

问:2020考研人数突破历史新高,延续了之前升学的火热态势,直接后果是什么?

答:学历贬值。曾经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后来本科生是家族荣耀,现在985遍地走211多如狗,再过些年没准在北京扔块砖头都有一半的概率砸到硕士。同等学历在今后的竞争中的战力会越来越差。

问:学历贬值最大的作用对象是谁?

答:是没有学历的人。对于有学历的人来说,他们的高学历未必会带来多大的增益,但是对于没有学历的人,他们所遭受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debuff了,甚至可能是毁灭性的没有入场资格。

那么说到这里可能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最起码,学习获得的文凭正是现代社会的一块必不可少的敲门砖。我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很多时候比起其他我们更优先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如果可以躺着把钱赚了自然更好,但是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无奈叹息之余,抓起笔该学还是得学。借用一句中专论坛都明白的道理,难道我说你蠢你还就不学了么?你要不学那就是真蠢了。不论天才们如何,在这个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世界里,放弃自己都是愚蠢的。如果说“努力最后只能当天才的背景板”,那因此故步自封连当背景板,跟在别人身后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最后化作一摊扶不起来的烂泥。

简单地说就是,如果天赋不够能做到其他来凑,尚可以在当下的竞争中留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以图今后的发展。如果因此自暴自弃,也就证明这人不过如此,不足为虑了。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也是建立在李白身怀千金且有诗仙这一旷世逸才的前提之下的。

最后再说男主抨击的读大学为文凭有错么?从理想角度上讲,他的抨击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不仅是短视,更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但是在连算气体都要加压力和体积修正项的真实环境下,只有我们足够贴近现实,才能得到合理的看法。你会发现这只是环境下的自我选择,一种基于立场的、无可厚非的自我选择。没文凭难道要我喝西北风么?再者虽然我并不愿意说,但我的文凭是在我不喜欢的情况下顶着这个压力光明正大取得的,合情合理合法。我的物化老师曾经说过,“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那么如果自己愿意去负责,又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选择,这个天赋异禀的理想主义者又有什么资格对现实主义者指手画脚呢

三、

说说“消音器”查图尔,他的角色被很多人说成是“被天才狠狠嘲讽的努力的失败者”,甚至有人自己去代入他,我觉得挺逗的。

消音器真的努力么?

挺努力的,哪怕牺牲自己的健康还要吃江湖郎中的药丸去背书,至少换我我不干。

但是消音器输得冤么?

仔细一想,绝对不冤。以不正当手段(指考试前夜给同学塞黄书)去赢得考试,不说道德品质如何(自然是道德败坏,所以我才觉得代入消音器的人挺奇葩,你对你自己到底是什么定位啊?),就其破坏人脉的水平,也不会让胜利的天平向他倾斜。单论成绩他干不过天纵奇才的男主,如果论人望,我也不觉得一个傲下媚上到如此明显地步的人会赢,人品有问题嘛怎么赢。你可以说查图尔输在了对待学术的态度上,输在了自己的能力上,我都非常认同,但是我同时认为他不会做人。借用Y,PM里Sir Desmond的一句话,一个人想要在金融城立足,他要么聪明,要么坦率(If you are incompetent, you have to be honest. If you are crooked, you have to be clever)。很显然,查图尔除了小聪明以外两样都没有占到,说他的失败是努力的失败,那还真是太拔高他了。严肃地说,他的这些投机取巧的把戏,正是对“努力”二字最大的侮辱。或许,把他那些小聪明和恶习改掉,他能成事也说不定,毕竟能生生背下一篇完全语言不通的演讲稿倒也是个能人。不过如果他的人脉要是好一点,做事情谨慎一些,最终找个可以信赖的熟悉语言的人复核一下演讲稿,确实可以逃过fame or shame那一劫。当然,这些都是我站在上帝视角的言论,仅供参考。

总而言之,这哥们硬要说是输在了能力上不是不可,但是我个人更倾向于他是双输导致的失败。天赋不足却不肯踏实做事,总要耍各种小手段,还喜欢跳脸嘲讽,这人和游戏里的toxic有什么不同呢?

四、

再回过头来看看第二部分。尽管没有那么多天赋就更要努力学习是出于现实因素,但是我个人也认为热爱也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原因是现身说法,起码保持着热爱可以不让自己那么心累,甚至热爱本身甚至可以挖掘出自己本来未经发现的天赋也说不定。当然,隐藏天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以寻找反而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我认为,热爱的最高境界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式的。我不知道天赋几何,但是如果我觉得还能做得下去,那就做下去,反正又能养活我自己,我又喜欢,“凭着这个和这个,能站着把钱挣了”,何乐而不为呢?

而对于学习本身,既是一个博取功名的工具,却也不失为一个提升自己的方法。除去工作,在饭桌上如果不是互相吹牛逼,那就只能互相伤害了。而读书,还可以给互相吹牛逼一些弹药,就从这点上讲,学习和读书也是值得的。

我们总说一个人三观如何如何,世界观如何如何,那么三观这玩意是怎么建立的呢?除去自己亲身经历,我想读书和学习也是一种迅速获取信息,构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途径。我们不可能在短暂的生命中通过亲自下场实践获得太多前人的智慧,因此读书和学习这种通过中介批量获取知识的方案也不失为一种享受。男主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但是如果真的能在学习中享乐,也不失为一段美谈。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来反对无限求知,但是他却忽略了,起码这样不会有丧失方向和触礁沉船的危险。这里就要吹一吹当年三大民工漫之一《Bleach》中疯狂科学家涅茧利事关完美的论述了:完美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扼杀了后来的无限可能性。而科学家就是在无限求知的轮回中一边追求完美,一边打破完美的矛盾存在。

五、

说了这么多消极的东西,我这算是传播负能量么?

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啊.jpg

那为什么还要在一部理想主义的电影评论里说这么多冰冷的(我认为的)现实呢?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唯一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而真正活得通透的人,则是看穿了惊涛骇浪和背后的阴谋阳谋,却能像淝水之战的谢安一样安之若素,稳如泰山的人。这也是十年之后再看《三傻》给我最棒的启示了。  有人说希望是最廉价的,有人说希望是最宝贵的。那这两种希望的区别是什么呢?私以为,只有看清了生活本质后还保持的希望,才是真正宝贵的希望。


写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上映十周年的一些东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