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饼茶的故事——宁波象山鹤赫茶馆再次分享
七子饼茶的故事——鹤赫茶馆再次分享
相传,在一个无法考证的年代,今普洱县凤阳乡宽洪村困卢山,有一 卢姓人家,家境贫寒,种茶为生。家有七子一女。一日,卢老汉与七个儿 子商议如何维持生计及儿女婚娶之策,但是商议了七天也没有一个好的解 决办法。最后,老汉仍然希望儿子们种茶制茶,以茶业为生。但卢老汉家 庭贫困,无力购买土地山林,无法实现老人的这一愿望。卢老汉气得口吐 鲜血,卧床不起,身体日渐虚弱,在病床上躺了七七四十九天。危难之 际,七个儿子四处寻医问药都无济于事。第四十九天,七子无量到离家很 远的原始丛林中给父亲釆药,无意中发现了一棵很大的茶树,心想父亲一 生爱茶,何不釆点回去在老人弥留之际了却他的一点心愿呢?于是无量采 了些大茶树上的鲜叶,回家后煎出茶汁,掰开父亲的嘴灌了几滴。喝过 后,卢老汉顿时精神陡增,第二天居然可以下床干活了。于是,卢老汉每 天叫七个儿子都分头到深山采茶。从此,七兄弟每天背竹篓,带上绳索, 翻山越岭到森林峡谷中釆摘野生茶叶。日久天长,兄弟七人各自有了自己 的采茶线路和地域,并和当地姑娘结婚、安家、生子,各据一方,渐渐地 便形成了七个儿子管辖的产茶区域。卢老汉夫妇及女儿仍以种茶为业。
由 于七兄弟平时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只有每年父母生日才回到普洱。
他们深知父母爱茶如命,都将自己釆制的最好的茶用棉布小袋装好带回普洱。由 于路途遥远,只有骑马,茶叶在路途中日晒夜露、受潮,东西又多,相互 挤压,到了普洱打开后都挤压成饼了,但味道比刚制时候更好。由于七个 儿子送的茶一个比一个好,老人十分高兴,倍加珍惜,将每个儿子送的茶 拿出一个用竹壳包扎在一起,存放家中,待来年或多年后,家中来了好 友、上宾,拿出来招待客人。客人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后赞不绝口, 问及茶之来源和名称,老人自豪地指着竹壳对客人说:“这是我的七个儿 子送的。”日久天长,“七子拜寿”和“七子饼茶”在当地传为佳话。
普 洱七子饼茶在当地名声越来越响,许多茶人、茶商纷纷慕名而来,指名要 卢家“七子饼茶”,更有许多茶坊纷纷仿效。
七子饼茶由此而美名远扬, 流传至今。七子饼茶因其品质上乘,有寓意而独树一帜,久盛不衰,更是 当今茶人品饮黑茶之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