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马原二,哲学基本派别~
上一篇讲完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下面来理解下哲学基本派别

首先理解下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不能这么说,这毕竟不是科学,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用的这种发展逻辑,那还是用三个形态来说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一种几种实物:宇宙是水或者火,或者五行,这样就无法解释很多事物,古代的时候还能解释归类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和西方的元素学说,原来其实都是在说世界是什么构成的,在中医里面,基础也是五行学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生克冷热寒凉调补,但是中国的这些更多的是抽象的“意会”,而不是说真正的这几种元素,中医里面的五行是抽象的五行,是一种哲学意义,正如老师说哲学的物质不是真正的物质,哲学里面的人也不是真正的人,都是一种抽象出来的概念,我的理解是,抽取具象中的关键要素,然后把具象系统给模型化,这其实是形而上学了,而且也辩证,这在后面的两个对立里面会理解讨论下
魔法故事的衍生,就是基于朴素唯物主义了吧,包括中国的一些玄幻比如斗罗大陆里面也是用的元素能量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古希腊的猜想了切割到原子不能切割,到近代分子原子的学说,原子没变组合变了,找到了原子,19世纪末X射线发现了原子内部也能分**到了夸克,科技继续走还能再分,有不变的东西只改变组合就是孤立静止片面的VS联系发展全面的,静止的反义词是运动,发展是前进的运动
形而上学,这个要好好的嗑一下,百度
形而上与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出自于《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关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汉唐以来的哲学家展开了长期的争论。王弼派玄学家和宋明时期的理学家都认为形而上的东西先于并决定形而下的东西
清代学者戴震说:“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孟子字义疏证·天道》)。以未成形为形而上,已成形为形而下。《易传》提出这一对概念后,在中国哲学史上逐渐被哲学家引申为表述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源和派生物的范畴。
朱熹说:“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朱子语类》卷一)相反,唯物主义者认为,形而上的东西不能脱离形而下的东西存在。王夫之认为,“先有形而下后有形而上”,反对玄学和理学对“形而上”、“形而下”的唯心主义解释。
厄。。。我都快以为形而上是意识了。。。形而上唯物主义可以理解为抽象唯物主义?法则唯物主义?还不如叫原子唯物主义呢。。。。静止孤立片面唯物主义
变化的世界由不变化的小颗粒构成,终点是不变,改变的是组合方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以作为注释吗?
but我觉得形而上来概括静止孤立片面的话。。。。反正我现在没懂,好在也不难记

不过老师说的这种孤立静止片面的分析方法,我想要唠叨下,像显微镜里分析切片,西方的很多手术比如曾经认为扁桃体无用、阑尾无用等等,很多模型化,在商业上,在物理化学上,极端条件环境,真空下的研究,摩擦力为0的假设,这些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开端
如果一开始就什么都考虑的话,就无从开始了,迭代都是从能开始的起点开始的,必定是这样从粗糙发展起来,哪怕是农具的发展,解决一个个的问题,慢慢的叠加因素
不可能一下子就到联系全面发展,我个人就有这个毛病,有说好大喜功?求全责备?追求完美?大概是这个意思吧,以前就觉得不完美就不开始,这就永远没法开始了,哪怕是硬着头皮开始了,这个心情也是始终没有什么开心或者短暂开心。。。就因为在思维上违背了发展的规律啊!!难怪容易抑郁成疾什么的。。。。
秦始皇和隋炀帝,这两位天才帝王。。。估计就也是活的很不开心,所以显得没有人性。。。
一个人如果做着魔鬼行为,那是因为他身处地狱,唉~~who knows
总而言之,我还是处于这个阶段比较适合,就不要要求自己那么全面了哈~因为这是无效滴~

辩证唯物主义到下面两个对立里面说,因为老师讲这部分的时候只讲了一个客观实在性
主观唯心主义,王阳明,存在即是被感知,他那么高级,当然可以塑造世界。。。那客观唯心主义,我觉得可以理解为追随主观唯心主义的那些大佬,把圣人规定的精神看做世界起源,好吧,这不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吗?教条主义,这里的教条是前人的经验,不批判,都接受
这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啊,君权神授,古代的那些明君,其实他们是当代一流的哲学家吧,非常懂哲学底层,并且非常会使用,还有那些智慧的高位者,他们传播灌输宣扬这些思想,自己却不一定奉行,那些把孔子关公封了又封的帝王,自己就很遵行了吗?都是为了加强统治,或者,是因为朝堂上的权利纷争放出信号暗示威胁者和支持者动作的吧
为了个人利益,或者是认知偏见,并不是就不知道科学的发展,厄,反正并不是要用最好的,而是当下可达的个人目标利益吧,比如之前就听一位前辈说,他研发了新的芯片也获得了专利,但公司生产上不采纳,因为成本问题
唯心主义不存在递进发展,是因为唯心主义是个人利益和个人思考向的吧。。。猜测

终于到了两个对立了,唯物和唯心的对立,我觉得自己理解的,枪杆子里出政权以后,其实还是要搞搞唯心的^_^
最想讨论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是联系发展全面,源自东方,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形而上学就是古希腊时的哲学,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直到中西方哲学碰撞才融合,西方在形而上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
那他们是对立吗?我觉得不算吧,存在状态的问题,那应该是阶段的问题吧
开始的时候需要孤立静止片面,后面才能联系发展全面啊,比如画画,开始不得画圆画线理解比例,后面才能立体啦素描啦什么的?
一开始就追求辩证法,就会变成不可知论啊,因为太复杂了,所以道德经的问题是太超前了。。。?就像我,曾经学习,一开始就想学的大而全,最后不得不破罐破摔想放弃,觉得自己就是学不会了。。。。像现在,我就很老实的降低要求,原来正是符合了发展阶段呢
形而上学用来代指孤立静止片面也让我不是很开森,就因为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嘛,人家讲的内涵明明是思维啊,老师也说了,哲学是形而上,物理是形而下,那不就是思维和存在嘛,不用含义用时代代表,会误会的好嘛
一切科学的研究开始都是孤立静止片面,要不然科学开始不了,一开始射箭或者打枪就要求动靶,还考虑风向风速什么的,这就太过分了,除了少数天才,其他人就没得玩了,因为没有正反馈啊,天才和天生喜欢的,运动本身就是正反馈,而对于非此类人的,小进步才是正反馈啊
到后面变复杂,控制论和系统论,要学之前先学古典的~这就是哲理^_^

再说说老师提到的背景,马克思的双重身份,德国人+犹太人,德国人没有文化优越感,所以重视中西方文化交融,英法就很有优越感,^_^,德国人黑格尔把唯心主义+辩证法给学过去了,都是东方哲学,心学+道家思想,费尔巴哈研究科学技术史,老师说那时候叫德意志,并不是经济强国,但是哲学强国,证明了一件事情,思维的强大其实就是open就可以做到^_^
因为只要愿意学,有渠道学,就可以啊,空杯~~适合总结过去
犹太人的基因,犹太人是天才名族,老师说他们能想明白很宏大的东西,比如爱因斯坦相对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跨越时空,过去未来什么的
最近也是在感慨,真的,每个人都有天赋,有天赋和没天赋,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有点隐形,也涉及时间精力投资回报率的问题

最后再说说辩证法的整体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之和,厄,这个也要看是个什么样的整体吧,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公司or家庭也是个整体的话。。。国家也作为整体
辩证法的整体观念,姑且就记下吧
最后简单把自然科学基础说完,动植物统一是细胞学,守恒定律统一的是现象?进化论统一生物,所以,物质世界是可以全部抽象出来的,联系发展全面的
回到起点,哲学是世界是什么,和怎么做,都能抽象出来了,具体的,在后面学习了

那好吧,我觉得到这里,我可以继续往下听课了
从哲学是什么,到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形态,都是能理解的了
over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