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面瘫黑皮少年不会梦到傻狗狗少女》第十六章
(一个小故事,没什么深层含义,一刻神游而已)
乌有曾被叫去罗德岛的幼儿生活区做帮工,但说是帮工,实际就是带孩子。于是,除了常规的打杂、采购物资之外,他理所当然地又担任起了讲睡前故事的重则。据其中一个较年长的孩子的记忆,在第一天晚上,百平的居住区内近百个小孩盖好被子,并探出头追随着唯一站着的乌有叔叔,看他把灯光调低。小小的床上,除了身边的玩偶和没被被子盖住的头,视野内充盈着柔黄的微光,以及只有在光线下才能显现的灰尘。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古老的炎国内,有一位不知名的画家,自幼出身贫寒,只得拾取山间白木、山石作纸,粗炭为笔作画,就这样,她竟然自己学画学到了16岁!一日,她再也按耐不住,用上自己砍柴卖炭积攒的钱去了京城。好巧不巧,适时正逢当朝皇帝过寿,这位皇帝啊,极其喜画爱画,尤爱收集一些名卷绝本,可惜,当时并没有什么比较出名的大画家,这位皇帝于是专门开设了一个机构,叫“图画院”,专门派宫中人士教一些有才能的人画画,不收取费用,这位贫寒画家也因此得以系统地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3年过去了,这一天,她终于下笔,3年的灯烛里,长安的繁华,她见过,岱宗的重峦,她赏过,西子的情涟,她游过。”
“她移柱挥毫,整日把自己关在房内。终于,又是一年过后,她的房门终于被从内打开。随之而出的是一副金巧灵煌的羽兽图,名曰《千代山鸟图》。”
“这一下,整个长安震惊了,此幅《千代鸟兽图》其中包含的鸟兽种类之丰富,刻画之细腻,身姿之灵动,简直不像是常人所能及!可不管怎么说,这位画家算是在国内彻底出名了,皇帝也对她十分怜爱,甚至开始自己来教她画画。”
“如若能这样,那也好,可是,之后的时光里,她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出名的作品。有的人说是失传了,可就连之后的文载里都再无她的任何信息,最终,她英年早逝,一生仅仅消受了21载光阴。”
百平的居住区内,灯光仍然微黄,孩子们早已入睡,伴着乌有温糯的嗓音,伴着故事中,画师名扬天下的瞬间,并没有人忍受住困意,听到了结局。
“是啊,已经没有人在听了呢。”乌有倚在一个睡前格外活泼的小孩床前,环顾四周,并没有停止讲述,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结局……
(写个小日常,乐呵乐呵,并不是傻狗狗少女主线不更哈,绝对不是)
面对着眼前的温婉景象,乌有一甩折扇,视野中历历出现了一刃高崖,乌有只是一踏,朝下俯视,古炎旧象分明地现于眼下,那是只存在少数经书里的盛景。乌有轻摇素扇,坚声讲道:
“北宋末年,宋金形成军事对峙之势,王室衰微,国土沦丧,民不聊生。与此同时,历代宋帝“重文轻武”的政策也间接导致了宫中冗官杂陈,国库连年亏空。当朝皇帝宋徽宗久谋寻法,惩治这股腐败之风。当朝宰相蔡京自觉心虚,却也献上一计:寻一爱臣杀鸡儆猴,并外称罪人不仅招供,连带说出了共犯,以此为铁证,自然将宫中大小势力查办干净。徽宗听完,大加赞赏。
这蔡京小人眼见近日王希孟得宠,甚是眼红,趁龙颜大悦,推她为这替死鬼,也正好传播朝廷重视国力,纠正文风的观念,以安民心。徽宗虽一时不愿,但念道王希孟自
《千代山鸟图》后再无佳作。区区一介画家,对国家无足轻重,且她似乎的确是最佳人选,只好忍痛,对王希孟下了皇令。
笠日,王希孟含冤入狱。
质朴的王希孟自然想不明白,自己锒铛入狱的原因,也不会搞得清楚,官场背后的险恶与防不胜防的阴谋。她一心只在意,在意在她房中,那张未完成的画。
是的,完成了《千代山鸟图》后,王希孟并没有就此停滞,她并没有满足,王希孟画遍了当今的奇鸟,却唯有一尊,是当时的她不敢涉足的: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无冕的百鸟之后。
她一直梦想着描摹出,凤凰的模样!
有了《千代山鸟图》的成功后,她开始尝试,又一次,她将自己整天关在画室里,不眠不休、如饥似渴地尝试。她眼中的凤凰,应该有拢天的膀羽,有淬秀的高冠,有傲然的身姿,有流河的尾缀,还有那,引得众鸟和鸣的澈亮锦啼!
日复一日,她再次伏案作画,每一笔都如此小心,每一步都彻夜深思。终于,她终于即将把她心中的凤凰,完整地呈现在了宣纸上。
只差一步,凤凰的眼睛。
都说“画龙点睛”,眼睛是每一个生灵最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整张画有没有灵性。为了这一步,王希孟彻夜难眠。
谁知,比灵感更先到来的,是朝廷的禁军。
……………
在行刑的那一天,王希孟一身白衣,身负枷锁,在几名士兵的看守下,赤足走向刑场。边走着,晶莹的珍珠自颔间滑落。
与此同时,禁卫军前去扫荡了王希孟的住所,将能变买的一扫而光,因屋内阴暗,部分士兵点起了蜡烛,其中一名将领手持烛台,坐在王希孟日常作画的椅子上,桌面上铺着的正是她未完成的凤凰图。不一会,偌大的室内被一扫而空,但将领带部队离开时,粗心将烛台放在了桌上。
恰巧一阵狂风骤起,刮倒了烛台,直直倒向了桌上的凤凰图,那蜡烛火红的烛心正栽向画内金碧辉煌的凤凰那留白的眼睛………
王希孟回望远方的长安城,此刻繁华的它是那么荒唐……等等,哪里冒起了一股烟?那里,好像是……她的住所!
只见自己的住处燃起了熊熊大火,伴随着漫天的青烟。突然,自那火中扑出一只巨物,盘栖在燃烧着的房梁上,随着一声隐隐约约的叫声,它振翅而飞。
好一只巨鸟!双翼宽阔,曳火而行,尾羽长如天河,流飞兮,其烁烁而无从止。全身似披焰为纱,趟华飘逸,时有残羽飘零,舐空凌飞,似天火坠日,灿地流阳。所过之处,煞然无光,疑天日遭吞,遮云蔽日,空气炙热干烈,四九霜天却若难眠夏夜。其绫为天仙腰系,其冠是王母珍藏。尤其一双金瞳,傲气非常,眶周含火,锐性如芒,此鸟怒翼飞向王希孟。
周遭士兵陡然慌了,匆忙逃散。王希孟却呆立着,注视着欢然飞近的火鸟。
突然,该鸟高扬凤首,绝傲开喉,刹那间便响彻长天,宛若宽山玉碎,天胡弦散,时人凡闻此啼,无不动容,极目远眺,望知一二。
人皆如此,何况鸟兽。但闻凤鸣之后,山林暴震,野闻足踏声乱起,片刻之后,只见山中飞鸟皆自林中扑出,跟在巨鸟的火翎后随之游曳,洞涧潮物,白岩走兽,崖野大虫,猛然自山野冲出,高仰着向着天空中被团团围绕的巨鸟。那巨鸟看向围绕王希孟的残存军队,又是一叫。各类吊睛大虫、画纹飞豹从山坡下冲出,将那军队冲得七零八散。只有她仍然伫立不动,她认出了这是她画的凤凰,她的凤凰。
“凤……凰?”
“你是来……带我走的吗?”
“如果是那样的话……也好,也好。”
在一片混乱中,王希孟自然得向着正往下俯冲的凤凰伸出双手。在快要触及到王希孟时,那凤凰突然急停,让王希孟抓住自己的脖颈,随后又是一阵振翅高挥。
王、凤曳空同游,百兽同吼,千鸢和鸣,万类洪荒。有旁人记是景,只见王骑于凤凰之上,火光艳灿,一时竟不见王,但见双兽,一凤,一凰,相伴同游。是时正黄昏。
宋徽宗闻此事,长叹数日,下令城内史官不得记录此事,文人不可以此入文,后久病不起。以致至今有关王希孟的文献,只有一篇当时蔡京向徽宗举荐她的数十字柬书。
七年后,金军兵临城下,宋徽宗被俘。
夫宋徽宗量时度世,以一记,清贪官,斩污吏,正大朝廷,有失乎?蔡京时任宰相,出谋划策,有失乎?王希孟潜心研画,不食人烟,其作品流传后世,有失乎? 只如王之画室容不住凤凰,化为灰柴,这小小长安,容不得王罢了。
“春秋止笔于获麟,南宋末落于离凤。”
(《百鸟朝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