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弦上的魔王》看何为好的叙诡
警告:本文涉及对G弦上的魔王和水葬银货、纸上的魔法使、君与彼女与彼女之恋的一定剧透。
叠甲:本文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看法,为一时兴起之作,必然有很多错误。如果读者对于叙诡有更好的看法,如叙诡反转带来的情节一波三折本身也很重要(因为这是我个人认为对作品锦上添花,但不构成好作品核心的一点,但仅仅是我一家之言)等,欢迎在评论区指正。

当推完G弦上的魔王时,我的感受是音乐非常优秀、剧情引人入胜、人物塑造完立体,但如果没有叙诡就更好了。下面就以G弦上的魔王为例,谈谈我眼中什么是好的叙诡。

毫无疑问逻辑性是叙诡首先要满足的一点,如果最后给出的真实答案与前期用以误导读者的内容存在严重的矛盾,那叙诡本身就不成立,反倒弄巧成拙。G弦的叙诡做得算不上完美,一些细节之处可以用巧合解释,对最关键的头痛和失忆也用心因性健忘症糊弄过去,但对于魔王为何在个人线停止活动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弟弟和除了宇佐美外别的女孩子过上幸福生活就能让魔王停手,那魔王的仇恨未免也太可笑了。以我个人而言,当揭示魔王实际上是恭平时,给我的感觉不是谜题反转的震撼和快感,而是疑惑,前面的重重引导没有得到善终,仅仅是误导读者的弃子罢了。无法和原来情节自洽的叙诡真相并不是一个好的真相。现实中可以比虚构创作更离谱,亨利一世吃七鳃鳗给自己撑死也无所谓,因为这就是现实,无人能够改变。但作品不是,为了情节的合理性可以存在巧合,但如果哪位作家真让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撑死了,那恐怕不知道会被骂成怎样。不过,就算基于逻辑让叙诡建立在原剧情的基础上,那这也仅仅是一个合理的叙诡,一个精巧的小把戏,而非好的叙诡。
如果欧亨利式结尾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反转,那肯定无法成为一个文学名词,毕竟单论谜题,推理小说显然更精于此道。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于勒实际上是一个卖牡蛎的穷光蛋,想必大家都大概被老师教过如下内容:“这个真相与父母对于勒的势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观的讽刺”。且不论这句话是否全面,但好的反转,应当在破坏的同时建构出新的东西,从而为作品的主题服务。
而在我看来,G弦的叙诡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G弦是一个关于宽恕与复仇的故事,原本用来误导玩家的“魔王”是京介心中复仇情感的黑暗面,如果照此写下去,京介如何放下仇恨,宽恕春,从而消灭魔王,反而更有利于表达这一主题。而个人线在暗示京介即是魔王的前提下,似乎有在表达这内容:有了爱的京介不再头痛,魔王也不再行动,但并没有涉及仇恨本身。而春线直面导致自己家破人亡的仇人之女,本是描写京介内心如何在斗争中选择宽恕的绝佳机会。但原本玩家以为与魔王的战争是一个人内心的战争,结果由于恭平占据了魔王的身份,京介内心的挣扎被一笔带过,主要内容变成了宽恕了春的京介与被复仇支配的恭平之间的对决。这自然也是宽恕与复仇之间的斗争,也可以认为京介和恭平作为明暗两个男主是互补的,但这就让两种理念的对抗从内心的挣扎流于从物理上杀死对方。消极一点评价,立意就变成了俗套的“勇者打败魔王,勇者是善良的,魔王是邪恶的,所以我们要善良”的道德教化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写得很出彩,G弦结尾的完成度也很高,但如果这份心力能用在一个更好的底本上,那G弦必然会更上一层。
(接下来是更加个人的一些胡言乱语)
叙诡破坏的,同时利用的都是玩家的期待。G弦的叙诡是先给玩家一个答案,让玩家产生这个答案在游戏中公布后剧情走向的期待,最后用真相摧毁这个期待。但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前期着力刻画,玩家久久期待基于此的展开的东西,你说错就错,凭什么?就为了给玩家来个反转整个活吗?如果能借此写出更为优秀的内容,比如水葬中英士就是C.A的反转让他对小夜的态度得到了部分解释,同时使得作品有了更浓厚的RKR味;或者再扯远一点,美雪实则保留了一周目的记忆,让君彼从普通恋爱故事变成一个探讨玩家和gal中不同路线女主关系的meta作品,诸如此类玩家自然买账。但像G弦给出的真相导向了一个不如原本的故事,那真不如不写为好。


再对比一下我个人很喜欢的叙诡——纸上的魔法使里的日向彼方。首先彼方的原本开两本书,然后一直坚定地陪伴着琉璃的奇怪行动逻辑都可以得到解释;而彼方原本连开两本书,有些无理取闹地缠着琉璃的形象,也变成了为自己喜欢的人久久独自努力的温柔而强大的形象,使角色形象得到了补全和升华。与G弦的叙诡给玩家一个确定的答案不同,rkr的叙诡给玩家带来的是疑惑——日向彼方为什么会这样做。与G弦的真相破坏玩家对故事走向的期待而不加利用不同,rkr让玩家对答案本身的期待,与优秀的渲染功力,以及前期的一些线索暗示一同,当最终真相揭露之时,都变为了玩家获得的满足感。这才是一个好的叙诡。

省流
好的叙诡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与前面的内容逻辑上自洽;
2.能够服务主题,而非仅仅是情节上的把戏;
3.将反转给读者带来的冲击转化为积极体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惊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