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2
在他的这种方针指引下,我们寝室以前不太会去做俯卧撑的室友,都差不多坚持每晚都做。我差不多也坚持每天增加一个或几个的做,10秒内做6个的目标已轻松地突破了,从原来一次只能是个位数的到最多增加至四十几个,再上去就很吃力了,所以我就在那档数徘徊。
学校里没有超市,又规定我们住校生夜间不能外出,所以晚正餐后就没地方再买东西吃了,而学校餐厅的菜的质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晚上有4节夜自修,上完课后已经很晚了,我们还在做运动,我的肚子到睡觉时就已经在呐喊抗议了,再加上在初三时,晚上回寝室在校门口经常买东西吃,已经养成一种睡前要填充肚子的习惯,不吃就饿得慌、睡不着。做学生的不能读书没读好,还得了个胃病,所以我经常会在寝室里准备一些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我妈在我中考的时候,和住在后面寝室的郑 J妈妈有聊天。我妈回忆说,当她夸郑J不仅读书好,还很白的时候,郑J的妈妈答道:“郑J经常泡奶粉喝,所以皮肤很白,读书太晚了,要是肚子饿的话,泡泡奶粉喝很方便。”
后来我妈觉得我晚上要买别的什么吃嫌麻烦的话,让我也去买奶粉,在学校要开水也方便,顺便还可以让皮肤白点。
军训完的皮肤看起来还真的黝黑。至于开水我们寝室,当时是轮流买,每天都有。室友王X初三是和郑J是同寝室,买奶粉的事情和他一提,就志趣相同,所以我就和他一起去买奶粉,晚上一起泡着喝。
我们去超市买奶粉,奶粉的种类还真的多,我们选了不同的品牌。我在选不来的情况下,想到电视上继“脑白金”广告后大量推出的“黄金搭档”广告,整天宣称什么人群缺什么。受广告的影响,当时我就选了“伊利加锌奶粉”。反正都是买,心理感觉加点东西总比什么都不加要更能说服自己。还有“体育加试”后我还不时地去会去买钙片吃,想到吃了不少钙片了,再弄点锌也未尝不可。
化学老师给我们上了几个星期的课就请产假回家,来接替的老师是在教14、15两班的化学老师,也是管我们教学的副校长。三个“实验班”的化学就都由他一个人教。
他身材魁梧,理着平头。他的鼻子很有特点,我认为可以称其为另一种鹰鼻,由于他的鼻尖很向前,两边是鼻翼就被带下来,盖住整个鼻孔,正面看倒看不鼻子有什么明显的突,侧面看像很多人在鼻翼两侧下端同时向上用力带动上唇上拉的样子。
在初三时,我对刘德华的鹰勾鼻就特别羡慕。开学后,学校说是为了登记寝室名单用,安排我们住校生都去拍照片,照片出来把该上交的交了后,还剩几张,我周围的同学就互相换着别人的照片看。
后桌王J把我的照片连底片一起拿了过去,她拿着底片对着光看后,笑底片上的我两个鼻孔圆圆太明显了,看了就想发笑。我当场把底片拿回来,自己看后两个鼻孔圆圆确实明显,连我自己看了都想笑。
我以前还真的没去注意自己鼻子,只有在初一时金W说过我的鼻子塌,不过在初三毕业证书和准考证用的大头照,大家都照得不好看,而我的那张照得还不错。被王J这样一说,我把还没扔放在桌屉里的准考证拿出来,注意下鼻子,鼻孔是有点明显。
侧面看化学老师的鼻子这么突,鼻翼能盖住鼻孔,我当时真羡慕有这样的鼻子。在初三金C说自己的鼻翼下突是由于戴得眼镜太重造成的,我是不戴眼镜,没有他用眼镜来压鼻翼的客观条件。那是不是只要在鼻尖处经常用点向下拉的力,可能会收到类似的效果,所以没事就用左手拉鼻尖,有时会用很大的力。
在后来有段时间,鼻翼还真的有效果。虽然外观上不是很明显,但有个变化让我相信鼻翼确实有变化过。
初中的时候,我在和表弟一次去河里玩水。他会游泳,在去潜水之前,有个动作让我印象很深。他把闭起的嘴唇向上抿,然后再用鼻子一吸气,嘴唇就能和鼻翼粘在一起,正好把鼻孔全部盖住,我当时笑他这样做看起来像猪嘴巴似的,难看死了。
当时觉得很有意思,也想学他这样做,可是不管鼻子吸气怎么吸都没用,两处就是碰不到一起。虽然他这样做样子不太雅观,但实用性非常强,潜水时水不会跑进鼻子里。
让我相信鼻翼有变化的就是,我一次无意中翘起嘴唇,鼻子一吸气,奇迹竟然发生了。以前不能碰到一起的两处,现在很轻松地就能碰到一起,可以说是不用吹灰之力。不过这种无聊的动作在镜子里看来真的很恐怖,像个猪头,我不太敢做。还有就是人中的正下方的上唇,出现小块突起。我在别人上唇看到过这种小突起,但我自己以前是没有这突起的,看来鼻尖真的有被我拉下来。
拉鼻尖完全是王J的笑引起的,最后还看到效果。由于是前后桌,没事的时候就会一起闲聊。她告诉我,她们女生给班级里的男生根据帅气排名,说我被她们排在第一。还说她们认为我有点像物理老师,两个人连头路都分得相同。
坐在前后桌还能知道她的一些过人之处。她有一项我怎么学都学不来的绝技,那就是坐着睡觉。当她上课想睡觉的时候,摆好不被老师抓的姿势就可以睡着。不了解情况的人,当看不到她眼睛的时候,都会以为她在认真看书,一动不动。就是看到她眼睛,还会认为她在默记东西。永远不会被发现。
我很佩服她会这项坐着睡觉的技术,因为像我们普通人要是上课想睡觉,趴下去的时候,很快会有外来硬物直击头部。由于晚上有时候话题丰富起来,一聊开,那惯性大,难免会刹车失灵。由于我没有她那种本事,当上课想睡觉的时候,就是用手去拉眼皮也要熬到下课,那样才放心地趴在桌上睡。
化学老师,可能有电子情结,自从上氧化还原电子得失以后,他的口头禅也随之而来—“有得必有失”,还经常用来作生活中的举例类比。渐渐地他的口头禅又增加了一句,什么事讲着讲着插句“那反过来说……”。
他是副校长,看我们经常要打瞌睡,上课没魂。他就火大了:“你们个个晚上都在干什么!无精打采的!是不是都在闲聊聊得很迟。晚上不休息好,白天怎么会有精神。寝室纪律是一定要强调的!”
“肯定是化学老师搞的鬼,最近怎么老师这么多”—这是晚上我们在寝室里看到外面连政教处老师都下来管纪律,所发的敢言。纪律从严,抓到倒霉。我们晚上不敢再连续放声讲话了。
不讲话哪睡得着。学校在周一的晚上有英语听力,是学校的电台在放,开学的时候组织我们买小型收音机,所以我们人手一个。这小收音机价钱不低,能收到的电台却没几个。
晚上,我们不能讲话,所以全寝室都开收音机听,收音机的电源灯也是不能被外面巡楼的老师发现。我床铺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常常只能收到临海台,信号最好的时候也只多赠送我一个台州台。
在我们熄灯不久后的时间段,临海台老是有“高尔宝”的广告,“高尔宝”宣称是套膝增高外用产品。以前这种增高产品电视上那是满天飞,有内用,有外用,可谓是琳琅满目,现在转移到电台来了,一天播好几次。
当时我们那里,村里都有按大广播,在三餐的时候放临海电台的广播,校门口的街上也有按广播,在学校里有时候都能听见街上的广播声音。这时,在我家附近的小学由于小学生人数的减少已合并到“下沙小学”只剩下校舍。在校舍的顶上按了两个高音广播,三餐的时候在家里也听到临海电台的广播,对“高尔宝”广告在学校里听收音机前就已经很熟悉了。
“高尔宝”的广告过程中会有外来电话的参与,有的是来咨询,有的是来信息反馈。
由于我床铺的信号很差,所以在听收音机的时候就只能听最清晰的临海台。为了要听后面的电台节目,就必须先得过这个广告关。晚上老师管得很严,谁都不敢讲话,我不喜欢长时间听广告,但熄灯后又不能马上睡着,所以广告也将就着听。
对于“高尔宝”广告,一听太多熟了就会腻,二让人感觉好像很真实。大家在听了那些长高者的信息反馈和自称是医生嘉宾对产品的大力宣传、极力保证后,开始惊叹产品的功效。
我们听到打进电话的人,有的首先来报喜说自己用后长高了,而且有再长高的愿望想再买,问能否帮他实现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