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龙这种神话的由来第一期

2023-08-25 23:28 作者:父夕夕阳  | 我要投稿

资料整理来自于畅想,理性阅读,切莫抬杠 自古以来,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涵义,可以说它占据了各个领域,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都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将中华文化称为“龙文化”。那么龙是否存在?是精神现象还是物质现象? 这似乎至今还是一个谜。但凡有关龙的传说、龙的故事都源自遥远的古代。然而,您听说过在现代自然界中发生的有关龙的故事吗?

龙骨现世 2004年6月16日上午,家住辽宁省营口市81岁的高龄的孙正仁带着一件神秘的东西来到了营口市史 志办公室。匣子被打开了,里面呈现出五块 不起眼的骨片,老人说,这是龙骨,自己珍藏多年,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鉴定一下。 据孙正仁回忆,1939年,他16岁,在大连给人做管家,女主人的丈夫是营口商会会长的弟弟。他深得主人的赏识,1941年离开大连时,女主人把一段“龙”骨当作奖赏给他。据介绍,女主人手中的龙骨大约有三斤多重,呈白色条状,骨头底端约有碗口大小,慢慢向上延伸越来越细,直至末端。骨头表面的白色釉面很亮,有人说是'龙’牙。女主人告诉他,这 就是曾经在营口展览的龙骨。 难道它们真是龙身上的骨头?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龙吗? 一时间,各家媒体纷纷报道,因这五块“龙”骨而引起轩然大波。难道营口市真的有龙降临过?原来早在70年前,营口在历史上确实曾经发生过一次“天降巨龙”的事件。 营口附龙 1934年8月,在营口发现了一具与传说中的龙极相似的骨骼,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神秘生物未死之前,当地的居民曾经两次见到它。 1934年8月8日午后,这个怪物出现在距辽河入海口20公里处。 当年的见证人肖素芹老人说,那年她9岁,当时很多人都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于是赶到那里。她父亲把她放在马背上,扶着她看。她所看见的“龙”方头方脑,眼睛很大,而身体为灰白色,弯曲着蜷伏在地上,腹部处有两个爪子伸着,“龙”眼半睁半闭,有些发红,很多人都说是天气太热的缘故。 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为了使困龙尽快上天,人们有的用苇席给怪兽搭凉棚,有的挑水往怪兽身上浇,为的是避免怪物身体发干。据说,人们都非常积极,即便是平日 里比较懒惰的人也都纷纷去挑水、浇水。而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此举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为止。然而,连续二十多天大雨后,这个怪物第二次又奇异地出现了,这次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 在发现“龙”骨之前,人们听到芦苇荡里总有噼里啪啦的响声,而且还有“呜”像牛一样的叫唤声,听起来很沉闷,还能听到挣扎的声响,后来就没有动静了。 当时,营口地区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街道上全都是水。辽河水暴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鱼虾漂浮在水面上,空气中飘散着一股强烈的腥臭味道。大雨过后,当时生活在辽河北岸的人们都能闻到苇塘内的腐臭气味,但却始终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天,看管苇塘的一名姓卢的工人循着气味走去,当他扒开芦苇时,惊奇地发现在芦苇塘中赫然躺着一具巨大怪物的尸骸。看苇塘人惶恐不安,慌慌慌张张地拔腿就往家里跑。当地百姓们听说之后,结伴前去观看,并且报告给了当时的政府。当时西海关附近的一家防疫医院人员穿着白大褂,给已经生蛆的动物尸体喷射了消毒水。“龙”骨被抬出来后,在西海关前空地场上按原状摆放,用四个船锚系上绳子将骸骨围成一圈, 神秘骨片的捐献者--孙正仁老人在当年亲眼目睹这个怪物骸骨时只有十一岁。 1934年的那个夏天,东北三省前来

观看“龙骨”的人络绎不绝,从而造成当年往返营口的火车票异常紧张,票价竟然由此上浮。 北京的漫画家李滨生兄妹三人在少年时都目睹过当年的所谓的“龙骨”展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根据自己的记忆,在《营口日报》写下了当年的所见所闻: 在70年前,那一年我十岁,在西海关露天展览场,人很多,也很难挤进去。我看见“龙骨”很长,有十米左右,站立着。脊梁骨朝上,不像鱼。更奇怪的是头上有角,而任何水族都是没有角。。 原营口市著名正骨医生马子臣也曾亲眼见过“龙”骨,他说骸骨被发现时,肉还没有完全腐烂,看上去特别像“龙”。 1934年8月12日,营口当地的报纸《盛京时报》对此有过专门报道,并配发了照片。此“龙”不但头上长两只角,而且腹部还长四只爪子。在搁浅的位置它还挖了一个长十七八米、宽七八米的一个坑,而且在坑边上还有清晰可见它当时用爪子挠过的痕迹。这说明它挣扎过。 《盛京时报》相关报道的原文为:“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经第六警察分署,载往河北西海关前陈列供众观览,一时引为奇谈,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是龙骨否?议论纷纭,莫衷一是。该龙体气参天,头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宽三寸余,附于脊骨两侧为肋骨,每根约五六寸长,尾部为立板形白骨尾,全体共二十八段,每段约尺余,全体共三丈余。原龙处,有被爪挖之宽二丈长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该龙骨尚存有筋条,至皮肉已不可见矣。” 此外,在《营口市志》和《管口史话》中也有类似的文字记载,还说明后来这个怪物的尸骸在展览后做成动物标本交给当时营口高级水产中学进行收藏。 此后又有报道说,经当时营口水产高级中学校渔捞科张老师判定“确系蛟类”。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社会秩序混乱,水产高级中学也几经搬迁,偌大的骸骨就这样遗失了。

浅谈龙这种神话的由来第一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