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大营之战的小插曲:定位一名日军士兵

2023-07-18 18:39 作者:nightmirr  | 我要投稿

一个十分怪诞的行为:在一张作战地图上定位一名日本士兵的存在。

这事实上并不困难,因为有些特殊人员就在其中,比如本篇涉及到的定位。

1931年9月18日-9月19日夜间,在北大营的作战中,日方作战主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的七百多名士兵,被分布在了这样的一张作战地图上。、

在这样的一张地图上,并不是每个士兵的行动都会被明确标注出来,但总有一些特例。对于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来说,这不见得会很困难,因为他们本身就有特别的标识。

例子一:独立守备步兵第二大队第三中队长 川岛正/中队部所在地

川岛正,或第三中队部

例子二:独立守备步兵第二大队 大队长岛本正一/大队部

岛本正一/大队部所在位置

然而,明确定位一名士兵的具体位置就难得多了。当然我们实际上不一定有必要去定位一个人,重点在于,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比如今天所发现的。

这个人就是时任第二大队第一中队下属重机枪手的佐藤富治郎上等兵,在图里我们甚至可以不止一次地看到他的出现。

最早西南侧营房的交战便有他的出场、

佐藤富治郎 左侧红圈为进攻北大营之前他的所在位置 右侧红圈则是在夺占重机枪连营房后他的警戒位置

在东南侧军官教育班和621团营房的掩护交战也不例外。

下侧红圈为攻打军官教育班时佐藤富治郎的射击位置,上侧红圈为其后转移,朝第621团营房射击的位置

第一中队在总攻击时攻打无线电台也能发现他:

攻打东北无线电台时佐藤富治郎的位置

在战斗末尾继续攻击北大营撤离守军的时候,仍然可以定位他:

朝619团营房方向射击,拦阻北大营撤退部队时,佐藤富治郎的位置

这一简要的定位源于日本人在编纂东北战死人员时的简历陈述的确定,佐藤富治郎的履历记载与地图标识完全吻合。

那么这位参与了九一八事变第一战的日军,最后的下场如何?

1932年6月25日,在辽宁省南口前站的交战中,佐藤富治郎被击毙,追晋步兵伍长。

事实上,参与了北大营的战斗,并在其后的一年多中被击毙的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的日军,除了直接死于北大营的2人(第四中队的新国六三、增子正男外),包括这位佐藤富治郎在内至少还有11人:

板仓至大尉:第二大队大队副官,九一八事变时作为2门放置在独立守备队营房内的240mm火炮指挥官参与了战斗,1931年11月27日,在绕阳河站的装甲列车交战中被击毙。

小杉喜一军曹:第三中队第二小队某分队长,九一八事变时,作为和河本末守中尉一同参与爆破的柳条湖分遣队成员,是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的直接参与者之一。1931年12月22日,在法库县的战斗中,于孤家子附近驾车联络时,遭到抗日武装伏击并被击毙。

涌井茂二一等兵:第二中队(不确定)第三小队第一分队下属人员,九一八事变时,增援柳条湖方向,随后攻打北大营南角,归建后参与了对东北无线电台等的攻击。1931年12月22日,同小杉喜一军曹一同在法库门附近被击毙。

池田马作一等兵:第二中队第二小队第三分队成员,九一八事变时增援北大营,作为大队预备队负责运输,后于1931年11月5日在辽宁省海城附近的古城子战斗中被打伤,11月6日不治身亡。

荒一诚一等兵:第四中队第二小队下属人员,参与了攻打东部营房的作战,曾负责与第三中队的联络。1931年12月22日,在法库门附近的战斗中被击毙。

渡边重一郎一等兵:第一中队乘马小队下属人员,九一八事变时和部队乘马增援柳条湖方向,随后作为大队预备队警戒,并堵截了从其他方向突围的东北军。1932年1月2日,在南满铁路浑河-榆树台区间骑马警戒时被击毙。

吉田三郎上等兵:九一八事变时为第三中队第三小队第二分队长,参与了最早攻打北大营西北角的战斗(野田小队的攻击,突入后遭到守军火力反击,野田耕夫中尉被打伤)。1932年1月11日,在辽宁省安家窝棚的战斗中被击毙。

铃木养作一等兵:第三中队第二小队第一分队(分队长为谷川军曹)下属人员,同参与了野田小队最早的突击作战。1932年1月11日,被击毙于辽宁省安家窝棚。

涩谷忠司上等兵:第一中队下属士兵,参与了北大营的交战。1932年6月20日,在抗日武装针对辽宁省汤岗子日军伤兵疗养地的攻击中被击毙。

丸田清一上等兵:第二中队第二小队下属士兵,参与了北大营的交战。1932年9月8日,在辽宁省大东州的交战中被击毙。

佐藤清十郎上等兵高桥甚治郎一等看护兵,可能参与了交战,但暂未找到依据。二人也在1932年被击毙。

参考资料:

《北大营攻击经过要图》,九一八纪念馆馆藏。

《忠勇列传:滿洲上海事变之部》1-16卷,忠勇顯彰会编纂。

北大营之战的小插曲:定位一名日军士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