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打针,一边学习”——漫谈邪不压正

“C'est la vie.”
“这就是命。”

(by昆汀《低俗小说》)
0
我不懂姜文。
也许周韵懂,也许姜文自己也不懂。
但好多人觉得自己懂。
拍电影是主观的,看电影是客观的,聊电影又是主观的。三步之中,只有第一步与导演有关。
好的艺术家总会让人忍不住把他和作品一起讨论,好的评论者要做的就是动脑子把他们分开。
我不太喜欢姜文,强势得让人头疼。
但我喜欢他的作品。光从表达方式上,就比本尊高明得多。
《邪不压正》既然是拍给儿子的(多温柔啊),我想这回我应该能看懂。
结果确实没啥不明白。
我挺喜欢。
以上。
1故事
“每篇影评五个字,我耽误谁了”
我想写的轻快一点。
像李天然的打戏,利干脆,歪头一笑,单纯里带点邪气。
聊太多隐喻,投射,没意思,太笨重。我历史学得不好,琢磨不透的懒得往上套。
先给熬夜看世界杯导致在影院睡着的观众捋捋剧情。
这是一颗棋子跳出棋盘的故事。
李天然,有着哈姆雷特属性的李小龙,是个局内人。
蓝青峰,把自己当成教父的胖麻子,是个设局人。
华莱士(我就不叫亨德勒),喜欢生气的人。
朱潜龙,包办了所有笑料的大反派,是个喜剧人。
根本一郎,爱好论语的日本人。
李巧红和唐凤仪,两个女人。
还有鹦鹉史航老师,最重要的角色,华北第一影评人。
设局人用生气人布了个局,局内人向喜剧人和日本人复仇,两个女人一个上房一个上床,局破了,复仇成功了,影评人死了,over。
这就是所有你能看到的。
谁要是非硬说自己没看懂,那就是傻X。
2全场最佳
“谁给你拔的火罐啊,还TM是方的”
整部戏里,最喜欢廖凡演的朱潜龙。从他大喊出“邪不压正”那一刻起,一直在卖力把整个故事扛肩上。
朱潜龙这人,多恶少智,负责逗比。他弑师,洗名,当汉奸,打女人,枪毙同胞,出卖祖国……十恶不赦,妥妥的坏人。
但他给师父立了个画风爆笑的铜像,自己胸前也纹了个巨蠢的明太祖;
没打死李天然反让他练到满级,拔了蓝青峰的牙却被他算计到输光内裤;
想投靠根本结果被官方钦定为汉奸,打了老婆一巴掌被还了四个,莫名其妙挨绿了两次毫无办法……
这样一个反派,要在最后的决战里满脸扎满玻璃(自己搞的),被人爆菊,满地是枪往房上找(他说忘了),掉下来摔个半死……思想不成熟战法不犀利,胸口插了一刀脑门挨了一枪,到死都是对着主角一脸“兄弟你普通话实在太差了我忍不住要笑场”的无辜,惨不惨?
我要亲手写一个惨字!
一个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影帝,一个拿着两柄八斩刀打遍天津卫的咏春拳师,一个侠肝义胆爱梳油头的麻匪老三,就因为导演的一点恶趣味,上刀山下油锅,教人表演陪人唠嗑,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这份全场最佳,理应属于他。
3细节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这是我自己电影中男主角很爱说的话,根本一郎讲论语也说了这段,很精髓。
根本是个讲究人,有刀,有印,没有老婆。他好读书,明白很多大道理,和我一样过得不咋地。
“孔子犯的愁我通通没有,因为我,没有老婆”
“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我有,一万个老婆”
妙啊,妙不可言。
他同时也是个典型霓虹军人,重小礼而轻大义,说话不算话,生生搅黄了蓝爸爸的布局,但说到底,兵不厌诈——织田信长也说过。根本一定很喜欢他,因为他的村正刀架对面墙上挂的就是信长的辞世骈句,在此奉上全文——
常思此世间,飘零无定处。
直叹水中月,浮生若朝露。
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
有生方有死,壮士何所憾。
这个细节是二刷发现的,算个小惊喜。有趣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开篇时师父的话:
“你十三,你师姐十八,你师娘长我五岁,你师姐也长我五岁,这便是讲究”
这面师娘是个哑巴,“阿巴阿巴”起来自带字幕翻译;镜头一转师姐笑得娇羞而诡异,你TM告诉我这真的是十八岁?
(“真的,生出来就会说话,五岁和他娘一样高,我都不信”)
所以师父啊,还真是不太讲究。
类似的特色细节与黑色幽默,整部片子比比皆是,细说起来,彩蛋不一定比《头号玩家》少。
不一样的是,彩蛋都指向同一个人。
4女人
“我有儿子,两个”
这条往短了写。
有人一定会问,你为什么不多分析分析关巧红这个角色啊,她和男主对手戏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她和她代表的屋顶世界对男主成长起到了非比寻常的balabala……
对不起,没得分析。
我能看到的就是姜文在拍周韵,“我老婆真好看”,仅此而已。
我也希望大家带着点偏见去理解姜文对女性的态度,“敬女人为神”,敬的是他的女人。
曾经包饺子喂了猪,如今包饺子为口醋。
蓝青峰说:我有两个儿子。
关巧红说:我有两个儿子。
姜文说: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姜太郎,一个叫姜次郎。
戏里戏外人家都是两口子。
李天然就很可怜。
他最后屋顶上的告白(我可以理解是告白吧),不是爱情电影看多了,是他剧本看少了。
也许自始至终,他最成功的时候也许就是关巧红说话口音被他带跑的时候。(听听那句“复仇”的咬字)
除此之外,他什么也给不了。
顺便提一下许晴,整部戏里我认为她最好的是饭店那场,戴上圆眼镜真的太优雅太美了,憋着气说“娶我”时比任何一出都要性感,她演的真好,甚至让我忘了她和我妈同岁。
所以何必非要脱内裤呢。
5风月之外
“写日记的人靠得住么?”
不太喜欢聊庙堂之上的事,但是庙堂之上的人我还是很感兴趣。
如果只谈风月,蒋公是个会给老婆在南京种满法国梧桐的痴汉。为什么种法国梧桐浪漫呢?宋美龄都知道的道理,因为克罗地亚梧桐上挂满了赌球输了的人。
身为毛左,必然是看不太惯蒋公的。你会游泳么?你横渡过长江么?你会写诗么?写的有我好么?你吃红烧肉加辣么?你脱发么?哦我忘了你光头……
所以你不是伟大领袖。
“他就是个生意人,政府是兼并收购来的,日本人像老鼠一样钻进他的脑袋,吸干他的脑髓”
“老蒋打不过你们”
“谁会把心里话写日记里面!下贱!”
这绝对是蒋公在院线电影被黑的最惨一次。
调侃归调侃,要我说也就是导演嫉妒人家蒋公,因为他比太祖长得帅太多,比导演也帅太多。(要不然怎么《建军大业》让霍建华来演)
剩下风月之外的事,实在不太光彩。
6六
“还影评人,你会写第六个字吗?”
我不是影评人。我是电影人。(也许吧)
我也就会写五个字,这五个字分别叫:
《阳光灿烂的日子》(孩子气)
《鬼子来了》(人性)
《太阳照常升起》(女人!女人!)
《让子弹飞》(咔嚓咔嚓咔嚓)
《一步之遥》(去你大爷)
现在第六个字也写完了,和前五个字出自同一之手。不可谓不好。可惜他们只顾了太爷,却不像了movie。
整片就如李天然的最后那一点,匆匆出膛,还算酣畅。
《邪不压正》是部好电影,和《药神》一样值得看。
马上上映的徐老怪《狄仁杰》也值得看,开心麻花也不错。
没啥好打架的。
说到底,看电影和拍电影,都是为了逃避现实。
抱紧你喜欢的那部分,让剩下都滚蛋就完了。
最近上火。
不仅吃火锅上火,59度不加冰的威士忌喝着也上火。看中国新说唱,瞅着GAI爷GOSH厂牌的小老弟都上火。
雾都是个好地方。
“钱我都交完了,钱包还你;这辈子没机会,下辈子咱一边打着针,一边学日语”
“太好了,太好了”
“一边打针,一边学习”
“一边打针,一边学习”
那么打哪里呢?
“Maybe in the middle.”
完。
(祈福B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