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郑州暴雨千年一遇,刷新了纪录,郑州暴雨是怎么形成的
郑州暴雨千年一遇 3天下了一年的量,这一次的暴雨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一小时的雨量就远远超过了德国洪涝灾害一天的雨量。
今年以来,全球的气候变化都是非常复杂的,海洋区域和陆地区域的天气转变已经成为了规模化,这似乎比较符合科学家们的预测情况,那就是今年的极端气候现象将会在全球多地出现,而对于亚洲地区来说,降雨,高温,风暴等气候现象也出现了变化,严重的影响到了生活的正常持续,异常的气候现象已经大规模存在,所以说气候转变是比我们想象快多了。
由于地球继续向我国转过来,吹的就是南风比较多。我国的南方都是大海,太阳蒸发的海水上天空,每一天不知道有多少?
赤道热强大的时候,吹的就是南风,把云往我国吹来。夏天北极离太阳还是比较远的,也可以吹北风,云遇上了北风的冷气,就下起了大雨,大雨就是这样形成的。
暴雨形成的过程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
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
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 在我国,暴雨的水汽一是来自偏南方向的南海或孟加拉湾;
二是来自偏东方向的东海或黄海。 有时在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中,水汽同时来自东、南两个方向,或者前期以偏南为主,后期又以偏东为主。
我国中原地区流传“东南风,雨祖宗”,正是降水规律的客观反映。 另外,地形对暴雨形成和雨量大小也有影响。
例如,由于山脉的存在,在迎风坡迫使气流上升,从而垂直运动加大,暴雨增大;而在山脉背风坡,气流下沉,雨量大大减小,有的背风坡的雨量仅是迎风坡的1/10。
空气抬升空气抬升的机制有很多种,而低压槽是春夏时在华南引发空气抬升较为常见的天气系统,伴随低压槽的天气一般都是不稳定的。
由于低压槽轴心的气压较两旁为低,空气流进低压槽而汇聚,继而被逼抬升,抬升时水汽会因冷却而凝结成水滴,凝结所释出的能量亦有助空气继续上升,形成积雨云及产生降雨。
暴雨带来的威胁不单由于大量的雨水可能导致低洼地方和排水道不畅通的地方出现水浸、河道泛滥、山洪暴发、以及近斜坡的地方有山泥倾泻的风险,更会有伴随暴雨的强雷暴和强劲阵风,甚至冰雹和龙卷风等的威胁。
由于暴雨的演变及生成的位置存在随机及不确定性,预报员需利用实时的观测数据来有效地评估暴雨短期的强度变化、影响的时间及对地区的威胁,以便适时地发出相应的暴雨警告信号。
而河南的全年降雨量在全国来说属于中等水平,下雨只会在夏秋两季发生。
河南处在温带季风到亚热带季风的过渡地带,湿润半湿润的交界处。降水量呈纬度分布特别明显,由北向南依次增多。
因为在这两个季节河南受夏季风影响,会带来海洋的暖湿空气,加上水分蒸发增多,很容易形成降雨。但是与梅雨带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夏季多雨但也不是每天都在下雨。
造成河南强降雨的原因是什么?
气象专家表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阻挡了上游系统移动,导致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华北、黄淮地区长时间维持。
受深厚的东风急流及稳定的低涡切变影响,配合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的强辐合抬升效应,使得强降水中心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造成了河南省长时间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