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聊聊“西马”(一)

一战二战后,西欧马克思主义者从西欧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中进行反思所总结出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阐述(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鼻祖
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共产国际的修正主义思潮泛滥
卢卡奇强调阶级意识,但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批判第二国际和经济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从人的异化到经济关系中去寻找答案,政治经济学,而非经济决定论;
阶级意识如何获得,卢卡奇没说
列宁1902怎么办里面就说过, 灌输轮
先锋队、政委制度
毛泽东:支部建在连队上
中国革命、群众支援前线
恩格斯对经济决定论的正面回答:青年左派简单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解放、自然革命而不需要主观能动性
斯大林:历史进程是靠革命的,革命是靠阶级斗争的,是由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发挥的
西马认定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就是人道主义:
历史规律→宿命论
主观能动性→没有历史规律
人去驾驭历史规律→马克思主义庸俗化
西马的逻辑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西马划分成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和老年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对立 ,既有积极又有消极。他讲马克思主义细化成青年时期,更全面的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把马克思主义简单的概括成人道主义是片面的,和制造对立是不应该的。他还制造了马恩对立,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和恩格斯所说的自然辩证法是对立的。
二、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和人的思维都是辩证法
卢卡奇: 认为辩证法只有社会科学中才有辩证法,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但是阐述的不对,卢卡奇所强调的实践是没有内涵的,把实践定成了哲学的最小分析单位,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神秘主义。卢卡奇对实践的认识没有阐述,而毛泽东则在实践论里明确的阐述了几个观点,二再和两个飞跃和二去二留。与之对立的是批判王明的教条主义。卢卡奇认识时间只有社会中的人的实践。
他强调一个历史观和哲学上的一个总体性观点,他认为总体对部分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避免了经济是决定社会的主要方面即避免了经济决定论;而毛主席则讲事物是由矛盾组成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事物中的主要方面,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九个指头的哲学。但是卢卡奇的哲学概念阐述的苍白无力。
西马把认识说成是主观对客观的选择和创造。
西马的初衷是想建立一套主观和客观地互动的哲学,但由于脱离实际和脱离社会实践,纸上谈兵而成了经验哲学、繁琐哲学。
吸取西马的教训:脱离实际、书生气、纸上谈兵
为什么毛泽东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是在书斋里搬弄书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