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技术风格这么多,究竟学谁?

2021-04-16 15:00 作者:-_知白守黑_-  | 我要投稿

       了解我的人可能只知道我对器材的追求比较苛刻,实际上对于技术的追求同样也极致。比如国外曾经有个博主演示过草莓拧和香蕉拧,其实这两个技术都是拧拉的变种,但是我也自己试过,尝试过这两种技术实战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像正胶的提拉弧圈和下旋突击,我也尝试过反胶能不能打出来。也会和认识的球友一样,去学某某职业运动员的技术风格。

       有很多人都会纠结一个问题:“我到底是学马龙还是其他职业运动员?”,这个问题的来源有几个方面,一是他非常喜欢某个运动员,希望像他那样打球;二是他认为某个运动员的技术风格非常适合自己;三是他被别人建议学某位运动员打球;四是他想像某位运动员那样打球,但是被人质疑或者嘲讽了,信心开始动摇。我认为根据你所处的时代学习你能坚持下去的那种技术风格就行了。

       首先是要根据你所处的时代,我看到有不少人看上古时代的比赛,期待能从其中顿悟击球的真谛,但是那个时代的技术风格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器材、规则、运动员的成绩等。用老版本套新时代,很多地方会显得格格不入。

       其次是你要坚持下去,很多人今天想学马龙,明天想学张继科,后天要学樊振东。这样会经常动摇的决心导致的结果,是最后谁也没学到,甚至还会有反效果。任何技术风格都是由技术特长和身体素质、打球思维、性格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你要学某位运动员的技术风格要坚持很长的一段时间。

       最后是学习的结果是给你自身进步,而非要你变成这位运动员。练书法分三个阶段,一开始是拿纸蒙着一笔一划去描,然后是看着字形,自己再另外写一个,最后是融入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练球与这个过程也非常相似,其实按着某位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去学,等于是给了你一本人家的字帖,你只要按着那样去写,就能写出一手好字。每个人打球都有区别,学习某位运动员的技术风格目的是指一条明路让你进步,而不是你就能打的像他那样好,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给你带来的进步,而非你一定能达到他的高度。

      B站有个特点,明明是年轻人居多的一个地方,但是总有人会以过来人的姿态告诉别人,学什么XXX,你以为你是XXX?你没有那样的条件,老老实实像业余XXX一样打球.....这和年轻人无畏并敢于尝试的特点似乎不是那么契合。正如我开头提到的草莓拧、香蕉拧一样,两年前大部分人看到视频都觉得花架子、不切实际。但是伊藤美诚用把这项技术当做接发球的常用手段,打的国乒需要专门研究她的这个技术,并取名侧喇。巧的是刘诗雯在刚结束不久的全运会也尝试用这种技术接发球。头上的辫子可剪,心中的辫子难除。

技术风格这么多,究竟学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