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魅力胶东:以“胶东”之名,山东重新“起飞”

2023-06-17 07:05 作者:小可热点新闻解读  | 我要投稿

作者 | 韩毅 编辑 | 金文丰

2021年08月16日 09:44

本文3047字,约4分钟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启用,承载着带动青岛乃至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

备受关注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下称“胶东机场”)于8月12日正式启用。这是山东首个4F机场(代表可以起降各种大型飞机,是机场等级中最高的一种)。更高等级的机场、更大的承载量、更广的辐射圈,青岛乃至山东的区域交通地位以及城市影响力,随着胶东机场的“新起飞”将迎来一次全新跨越。

十年,青岛机场完成“胶接”

8月12日上午,胶东机场收到了国家民航局华东局颁发的4F级机场使用许可证。随着从青岛飞往北京的SC4651航班从胶东机场起飞,标志着青岛机场正式转场运营。

2011年,青岛将筹划建设新机场纳入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3年9月,青岛新机场选址报告获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胶州胶东从五个选址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作为新机场地址,其余四个备选地址为即墨华山、即墨温泉、莱西姜山、城阳羊毛沟。2015年6月26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奠基开工,此后,新机场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直至今日,伴随着流亭机场正式关闭,胶东机场迎来通航。

从筹备到“起飞”,时隔十年,青岛机场“胶接”完成,胶东机场的“新起飞”,意味着青岛乃至山东的区域交通地位以及城市影响力将迎来一次全新跨越。

在胶东机场启用之前,山东是GDP总量排名前五名的省份中唯一没有配置4F机场的区域。比邻的江苏、浙江各有南京禄口机场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两大4F机场,均在2000年左右就已建成。

截至2021年6月,山东的十个机场中,有三个4E级机场,分别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四个4D级机场,分别为威海大水泊国际机场、东营胜利机场、潍坊南苑机场;三个4C级机场,分别为济宁曲阜机场、日照山字河机场、菏泽牡丹机场。

在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航线网络的连通,直接影响着区域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需要4F级机场这个国际化城市的标配,作为城市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为什么山东会选择在非省会城市建立4F级机场?

最重要的原因是流亭机场多年以来超负荷运营,机场规模与青岛千万人口的能级和国际化的城市地位严重不匹配。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的2020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在2020中国机场客运吞吐量排名中,青岛流亭国际机场位列全国仅第19位,青岛空港的发展深受掣肘。

公开资料显示,流亭机场建成于1944年,1950至1964年,海军先后对流亭机场进行了四次扩建。1982年,民航青岛站建站复航。此后,流亭机场先后经过了三次大型扩建和多次整体扩容,2004年,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通过行业验收,飞行区等级提升为4D级。2007年,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竣工,飞行区等级提升为4E级。

流亭机场规划设计的年旅客吞吐量上限为1200万人次,经过多次扩容,承载上限提高到1800万—2000万人次,其潜力已无可挖掘。早在2016年,流亭机场旅客吞吐量就已经超过了2000万人次。受限于周边条件,机场转场成为唯一选择。

胶东机场一期工程占地16.25平方公里,总投资360.39亿元,规划到2025年,可满足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随着胶东机场正式投运,二期工程同步启动,规划到2045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2万架次。与流亭机场相比,胶东机场航站楼和飞行区规模扩大了4倍多、跑道增至2条、停机位从70个变成了184个,得以容纳更多航线航班和八方游客。

胶东机场承载着山东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使命,开设国内航点约130个,空中快线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和中西部、东北部地区重要航空枢纽城市,支线航空运营网络覆盖三、四线城市。国际及地区航点连通日韩、欧美澳、东南亚、南亚、中东及港澳台地区约50个重点城市。

作为全国五大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示范工程之一及山东省唯一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重大建设示范工程,胶东机场让青岛乃至整个山东的交通优势彰显,客流集散以及航空货运等物流行业提档升级,新机场承载着青岛乃至山东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使命。

各大城市迎来机场建设热潮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阶段,产业、人口等资源快速集聚,机场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承载人口流动,拉动经济增长,构建“双循环”格局十分重要。

航空运输具有高效快捷的特征,体积小科技含量高的精密仪器、生物医药等都高度依赖航空运输。高水平建设的机场,可以有效带动临空经济的发展,拉动新科技集聚,促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郑州就是依托航空运输发展临空产业实现“逆袭”的典型。

为带动高新产业集聚,提升城市的能级和竞争力,近年来,成都、郑州、广州、重庆等各大城市机场建设纷纷提速。

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运营,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中国内地第三座拥有两个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双4F机场对于成都西南门户的枢纽地位形成强力的加持。

同月,重庆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规划研究重庆新机场建设”,这意味着重庆也将建设第二机场提上日程。

今年4月,郑州发布《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其中提及,郑州将启动第二机场规划选址。郑州或将成为中部地区第一座拥有双4F机场的城市。

2020年4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2020年版)》获得民航局正式批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格局再提升,定位引领粤港澳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支撑民航强国战略的国际航空枢纽。与此同时,广州第二机场已经处于选址阶段。

以旅游闻名的“春城”昆明,也展示出了打造双机场的雄心。2020年初,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周民欣公开表示,“将新建昆明第二国际机场,分流长水机场的省内航线,以发展区域机场群协同效应”。

机场建设热潮的背后,是城市加速发展对航空运输形巨大的需求,各大城市力求在竞赛赛道上进位,争先再添筹码,胶东机场也是如此。

致力于构建“沟通南北、辐射西部、面向日韩、连接世界”的开放型航线网络布局,以“胶东”之名,新机场将成为辐射半岛城市群,促进山东协同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点。

机场作为高成本的交通基建工程,均有一定的辐射半径,在都市圈、城市群时代,共用机场越发普遍。比如苏州距离上海较近,处在上海机场的辐射圈内,所以目前没有属于自己的城市机场。

胶东机场可以辐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航空出行,从位置来看,胶东机场处于山东半岛“日照一威海一潍坊”T型结构的中心位置,东邻青岛机场高速公路,南邻胶济铁路,距青岛市政府约60公里,距离潍坊高密市仅30公里。机场启用后,通过释放交通枢纽能力,将进一步密切胶东五市间的联系,更好地发挥青岛在胶东经济圈中的龙头作用。

在胶东机场转场的三天前,济青高铁青岛机场站率先启用,青岛、济南、淄博、潍坊、日照、临沂等地区旅客均可乘坐高铁直达机场。潍坊北站青岛北站至胶东机场站约28分钟,日照西站到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动车最快58分钟到达。

在胶东机场启用的同时,以机场为中心,由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构建而成的综合立体化交通网络已经在胶州布局成型。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文仅用于分享传播,如侵自删!胶东五市协同发展,共筑美好家园——魅力胶东。



魅力胶东:以“胶东”之名,山东重新“起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