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医学科普圈诞生千万粉丝大V,一个视频播放过亿,帮大众缓解焦虑

2023-01-06 20:10 作者:胡二刀刀  | 我要投稿

蒙托石散到底该不该囤?阳康之后如何提升免疫力?阳了能不能运动呢?这些民众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在火爆的医学大V作品中,都能找到答案。

他们是门诊科医生,是手术室大夫,同样也是新媒体大V,拥有百万甚至千万粉丝。他们起早贪黑地录制科普视频,为大众讲述健康知识。在这个难熬的冬季,他们像温暖的光,缓解人们心中的焦虑。

01

医学大V拥有千万粉丝

自打去年12月上旬,全国多地陆续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扫“场所码”后,随之而来的发热、咳嗽、心肌炎等热词,充斥网络。

不光搜索引擎这些词的权重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各新媒体平台上关于疫情科普的知识分享也越来越多。有人开玩笑说,就连一些时尚、美食、旅游博主,也开始讲健康了。

但要说专业,还得看真正医生的讲解。某音上有一个医学科普账号名叫“心中有术”,2023年1月1日,他的粉丝是997.1万。短短五天之后,已达1013.1万粉丝,正式跻身千万粉丝大V的行列。要知道,原来拥有千万粉丝的,不是媒体就是演员,做科普的少之又少。

“心中有术”账号的认证信息是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主治医师白辰,他发布的内容除了自己的专业外,主要涉及当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前面提到的蒙脱石散别瞎囤、提升免疫力的8大条、俯卧通气帮你排痰等。这些内容,光点赞数就二三十万。如果按照点赞与播放1:50的比例,这些视频的播放量都在千万以上。

我注意到,“心中有术”最早一条作品是2020年2月24日发布的。从那时到现在(2023年1月6日),共发布作品825条,历时1047天,平均1.27天就发布一条,绝对是高产了。

截止到目前,他点赞最高的作品是《来自医生的忠告:做健康第一责任人》,达388.8万次,发布时间为2022年12月27日17:13。这一条要是推算播放量,差不多要1.9亿次。

可以看出,白辰医生的这个账号,起于疫情开始阶段,一路坚持发布,还会涉及减肥、脱发、痔疮、近视等,在疫情的第四个年头,突破千万粉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众对医学科普的渴求。

02

大V诞生并非偶然

站在新媒体从业者的角度看,医护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这是一群高学历、高智商、高学习能力的人。他们只需要在新媒体领域稍加历练,就可以成为科普领域的佼佼者。

以某音平台为例,我用一些著名的医院名称去搜,认证过的这些医院的医生还真不少。

那么,白辰医生的账号能有如此大影响,究竟是个例,还是有其存在的土壤呢?

我以“北京安贞医院”为关键词搜索,发现认证为这所医院的医生有19位,明显高于其他三甲医院。其中白辰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安贞医院郝大夫”,393.9万粉丝。第三位是“北京安贞医院郭向飞医生”,78.3万粉丝。这19人中,主治医师6个,主任和副主任医师13个。

我在安贞医院官网查询,在专家介绍一栏,这13个主任副主任医师赫然在列,而主治医师尚未收录。在众多医学科普大V中,无论是粉丝数量还是大V规模,安贞医院可以说是排在前列的。

03

做科普需要双向奔赴

白辰医生曾公开表示,“我一直觉得,一个播放量可能几百、几千万的视频,就算有10%的人看了之后下定决心要重视健康,那也是不小的一个数字,能给未来的医疗系统,包括给医生的压力,降低一些严重疾病的死亡率,带来一些贡献”。

医者仁心,把科普做到这份上,也活该人家能火。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技术的普及,医学大V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把自己掌握的健康知识传授给普通老百姓,恰恰从某种程度上填平了各地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沟壑,为全民提升健康意识做出了贡献。

当然,医务工作者的勤奋与敬业只是一方面,其背后的医院还得有相应的扶持手段。

作为在全国心血管领域处于领军地位的安贞医院,于去年3月,荣获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授予的“2022年-2024年北京市科普基地”称号。

该院称,他们构建了较为成熟的科普工作管理体制、优秀的科普传播队伍、形式多样的科普手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新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医学科普工作。接下来,他们还将积极探索健康科普的新思路、新发展,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互联网+健康”的医学科普信息化体系建设,更好地向公众提供专业有效的科普服务,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希望更多医务工作者能像白辰医生一样,用新媒体做健康科普;希望更多医院像安贞医院一样,打造自己的科普队伍,探索健康科普新路径。



医学科普圈诞生千万粉丝大V,一个视频播放过亿,帮大众缓解焦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