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有可能,7分钟让你摆脱物质观念的束缚!

1、科学探索在本质上其实是被意识剧情一步步诱导的过程,天圆地方就是古人的现实,而科学家发现一些现象只能用地球是圆的来解释,于是去验证,意识便同步剧情以配合他们的探索。
双缝干涉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当我们观察不到时,光粒子就以波的形式穿过双缝,从而形成干涉条纹,而如果我们去观察它究竟是如何将自己一分为二穿过双缝时,它又只以粒子的形式只穿过其中一条缝隙,因为“粒子将自己一分为二”的现象,不符合我们的科学世界观,为了不让我们的世界观崩塌,意识便不能让这样的剧情发生。
2、无论我们给现实的稳定性寻找到什么样的支撑物,这个支撑物又如何保证其自身的稳定性呢?难道再用另一个支撑物来支撑它?
一切皆有可能的逻辑事实,恰恰捣毁了现实永久稳定的根基,它很可能下一秒就坍塌,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坍塌。因此,现实的稳定只不过是一种正在苦苦维系的现象,如果有一天你的梦境变得稳定起来,并且剧情还能接续,难道你就会觉得自己做梦是去到了某个客观存在的地方吗?
就梦境的创造机制而言,无论是随机、混乱的梦境,还是稳定、连贯的梦境,都只是无限可能的结果,两者没有本质的分别。
3、关于“如果一切皆有可能,为什么现实不呈现出随机性、混乱性”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更好的回答,请问为什么你会对现实的稳定性产生困惑,却不曾对梦境的随机性、混乱性产生困惑呢?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就堂而皇之地接受了梦境的随机性,却接受不了现实的稳定性?为什么随机性就不需要原因?
这个质疑摧毁了牛顿对苹果下落的疑惑以及视频中关于物质为什么一直稳定存在这个问题共有的底层逻辑,指出我们的因果逻辑思维实际上是不完整不彻底的。
“一切皆有可能”是先验的逻辑事实,无关乎现实究竟是稳定的还是随机的,它都成立。
我们会质疑如果一切皆有可能,为什么现实没有呈现出随机性、混乱性?
我想请问,如果一开始随机性、混乱性就是我们的现实,我们是否会反过来去质疑,既然一切皆有可能,为什么现实不呈现出稳定性、规律性呢?
4、概率本身只是对过去结果的统计,一个并没有实际的意义的数字,它影响的只是我们在事情尚未发生时的情绪。
当我们说,某件事将要有30%的概率发生时,我们真的能够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吗?30%这个数据根本无法通过单次结果来验证,仍然只有在数次结果下才能被“检验”。
我的观点是,事情只有发生和不发生的区别,概率只不过是思维被经验暗示的结果,其实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