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不逢时的战舰-休伯利安1

2020-06-11 13:09 作者:只想要退休金的猫  | 我要投稿

760年,同盟军宇宙舰队在730年黑手党的领导下,军事实力稳步向前迈进,新旧战舰交替计划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而仍在服役的厄运缠身级旗舰已经开始显露出老态,因此新型舰队旗舰开发计划也顺理成章的提上议程并很快通过。

在论证过程中,设计师们分为了两派:革新派和保守派。革新派要求新舰不计成本的采用最新技术,而保守派则希望新舰采用成熟的技术以降低成本。两派又分别得到了时任舰队司令的贾斯帕和时任联合作战司令部主席的方秋林的支持,最终在时任国防部长的沃利克的调解下,矛盾一一得到解决,而舰队管制能力成了设计师们的最后的分歧。革新派要求研发新型舰队管制系统,以单舰拥有管制15000艘规模的舰队,并保留5000艘的冗余。但目前的技术很难达到这个目标,如果采用这个方案,随之而来的则是漫长的研发周期和极高的失败风险。而保守派则希望维持在目前的8000艘规模,只保留2000艘的冗余。763年,帝国军开始在伊谢尔伦走廊新建要塞的消息传到同盟。在做出建造这个要塞会大量消耗帝国军军费,这将导致帝国军无力增加舰队规模的判断后,国防部要求采用保守派的设计以降低工期和风险。于是,新舰开始在海尼森船厂建造。

万恶之源-伊谢尔伦要塞(笑)

770年,第一艘新舰完工,被命名为休伯利安号,这也成为了该级战舰的代号。建成时全长900米,舰宽70米,舰体大致分为武器舱段、指挥和生活舱和动力舱。武器舱段占到了全舰长度的一半左右,舰首装备了32门25CM中子光束炮,这是迄今为止同盟军装备的最大口径主炮。相比较荷电粒子炮,中子光束炮威力是前者的3到4倍,目标穿透力更高,且不会受磁场干扰。至760年首先装备标准战舰后,这是首次装备在旗舰级战舰上,而且通过炮门的聚焦透镜,使射角达到了30度。在甲板上安装有主炮观瞄设备。在主炮模块后是舷炮阵列,两舷各装备了40门15CM荷电粒子炮和4门大口径轨道炮。

主炮炮口特写

在设计之初,休伯利安并没有搭载舰载机,在休伯利安下水的同年,同盟军刚刚研制成功了新型舰载战斗艇-斯巴达尼恩,该舰也马上进行改装以搭载斯巴达尼恩,这正好弥补了休伯利安侧后方火力覆盖不足的弱点。初期搭载了42架,但是没有维护能力。此后在改装时为了安装舰载机维护平台将数量缩减至24架。1具八连装多功能导弹发射器安装在舰桥下方的斜面处。

休伯利安舰体后部的红色沟槽是倾斜布置的舰载机发射口

休伯利安的舰桥一改过去战舰设计,采用了外露式设计。虽然存在被直接命中的危险,但在当时能有效抗干扰的数据链通信系统还未研究成功的情况下,这是有效提高信息获取效率的手段了。舰桥内部设计由厄运缠身级改进而来,分为2层,上层是指挥平台,舰队司令与幕僚们就是在这个平台上指挥作战,下层是战舰和舰队监控平台,作战时的大量情报就是汇集到这里,经过整理再发送给指挥平台。因为舰桥已经耸立在甲板之上,所以探测器阵列并未安装在其之上,而是安装在舰体下方,这就使得本舰呈上下对称的结构,不过这在同盟军的战舰中并不罕见,旧式巡航舰和驱逐舰也是上下对称的结构。

休伯利安的舰桥结构,可以看出是由
休伯利安的舰体中部特写,舰桥后部是穿梭机机库,在舰桥附近也安装了5门舷炮和大量的激光炮

动力舱段是本舰相较前一代战舰变化最大的地方,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推力推进器已经成功实现了小型化,原来大到夸张的推进器终于从同盟军战舰上消失了。战舰外形也回归到了传统的紧凑式设计,舰体基本呈一个细长形以降低正面投影。因为当时可动式稳定导流板的功能仍不完善,所以休伯利安级选择在厄运缠身号的亚空间稳定器结构的基础上延长稳定器的长度,以达到控制推进工质的喷射角度改善机动性。同时,作为推进剂使用的纯净水也采用了外置式水罐设计,虽然总储量有所降低,但这不会占用宝贵的舰内空间,而且也能加快补给速度,该设计也成了之后同盟军战舰的标准装备。本舰另一个革新点是正式安装了巴萨德冲压发动机,该设备最早安装在第5舰队旗舰鲁卡伊兰。巴萨德冲压发动机能够在舰体周围展开数百公里宽度的电磁网,以收集宇宙中的氢原子,供反应堆使用以节省纯净水的消耗。但是这个设备突出于舰体两侧,所以在战斗中也是一个危险因素。

马萨苏伊特的推进器就是休伯利安级的标准外形
突出舰体的巴萨德冲压发动机的收集口,这个区域被击中的话很容易波及到反应堆

休伯利安级在建造过程时的769年,同盟军对伊谢尔伦要塞发动了第一次攻击,他们惊讶的发现要塞不仅有一门威力强大的要塞炮,而且驻留舰队的数量更是达到了15000艘。更糟的是,出击的单支帝国常备舰队数量由原来的8000艘增加到了10000艘,到了772年更是达到了12000艘规模。而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同盟军也必须增加舰队规模,但是他们尴尬的发现,即使升级了舰队管制系统后,休伯利安也无法很好的遂行万艘以上舰队的管制任务,这就意味着,休伯利安刚服役就落后了。对此后悔不已的同盟军只得紧急启动了新一代旗舰的开发计划,并将舰队管制能力列为开发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面对帝国军的入侵,同盟军不得不增加出击舰队的数量,这无形中也加大了军费的消耗。在服役过程中,休伯利安级也是灾难不断,担任第5舰队旗舰的休伯利安级在演习中,导弹发射器故障自爆波及到舰桥,导致司令部成员全灭。在第2次伊谢尔伦要塞攻防战中,本来已经占据优势的同盟军舰队因为总旗舰休伯利安号的舰桥被流弹击中,虽然避免了阿修比式悲剧的第二次重演,但指挥一时间的中断使同盟军陷入混乱,被帝国军抓住机会翻盘,最后同盟军只得饮恨撤退。至此同盟军对休伯利安级可以说是恶评如潮。到781年埃阿斯级开始服役后,休伯利安级就陆续退居二线,成为边境星域警备舰队的旗舰。


生不逢时的战舰-休伯利安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