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冷知识:动物漂流到日本。古代韩国朝鲜和日本第一次看见大象。
江户时代日本天皇要见大象而不能,德川幕府灵机一动,大家都满意


p

摘要:江户时代日本天皇要见大象而不能,德川幕府灵机一动,大家都满意
中国西晋的陈寿在公元三世纪撰写了《三国志》, 其中有篇《魏志倭人传》提到当时的日本“其地无牛马虎豹羊鹊”,当然更不会有大象,在那之后的千百年,日本人都只能透过中国传来的书籍与艺术品,想象真实大象的模样,然而在1408年7月15日,一艘南蛮船漂流到若狭国(福井县)小滨,在这艘船上除了有一匹马、二对孔雀、二对鹦鹉之外,竟然还有一头活生生的大象!

船上的使节表示,这些动物是他们的国王亚烈进卿(根据日本的研究,他可能是苏门答腊当时的华侨首领施进卿)送给日本国王的礼物,于是这只第一个踏上日本土地的大象,就被献给室町幕府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
不过,三年后的1411年,这头大象又被足利义持转送给李氏朝鲜,让它也成为第一个踏上朝鲜土地的大象,只是它庞大的饲料花费,让朝鲜直喊吃不消,加上又踩死了人,于是它二度被流放到海上的小岛,最后就这样寂寞孤独地抑郁而终。

接着在日本战国时代,九州武将大友宗麟、天下人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都曾分别收到柬埔寨、菲律宾及越南所赠送的大象,但真正在日本各界造成轰动的大象,则出现在江户时代。德川幕府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主政期间,除了推动享保改革外,他对自然科学与新奇事物也充满兴趣,于是他向中国商人订了一公一母二头大象。
这对大象就从交趾广南(越南会安市)远渡重洋,在1728年7月19日抵达九州岛的长崎,只是三个月后,5岁的母象就死了,独留头7岁的公象,而这头公象还得送到远在江户城的德川吉宗将军大人那儿。

本来按照道理,走海路应该是最合适的,但当时日本已锁国多年,根本没有足以乘载大象的大吨位船只,因此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走路去吧!从长崎到江户的路程足足有1480公里,途中也会路过京都,既然机会难得,那就顺便也去给天皇看一下吧。
1729年4月10日,大象一行开始往江户进发,幕府严禁路人发出噪音、寺院不准鸣钟、牛马一律回避,更要求各藩要把沿路的小石头拾检干净。同年5月17日,大象抵达大阪,接着准备前往京都谒见天皇,但自古以来没有无官无位者朝见天皇的先例。

德川幕府灵机一动赶忙向朝廷申请,朝廷就在5月20日册封大象为“广南从四位白象”(从四位是相当于外样大名的官位), 这只不小心当了官的大象就在5月23日进入京都,并于5月25日上午10点谒见第114代中御门天皇与众大臣,接着在11点谒见法皇,第112代灵元法皇 ,二位天皇都高兴得不得了。
接着大象继续沿着东海道、中山道前进,途经名古屋与箱根,所到之处皆掀起大象风潮,许多大象书籍版画与周边商品(像是刀锷与印笼等)纷纷出笼,出发二个多月之后,大象终于在6月21日抵达江户,并于二天后进入江户城谒见德川吉宗,然后就饲养于幕府的滨御殿(现在的东京都滨离宫恩赐庭园)。但因饲养大象花费极高,这头大象就在1741年转交民间饲养,之后于1743年初以21岁之龄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