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水农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我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1%的人口,农业灌溉功不可没。但我国水资源紧缺,年人均水资源量2100m3,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每公顷耕地水资源占有量21000m3,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0%。
目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因此,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缺水形势,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将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一大举措。2021年8月23日,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的通知,强调要目标同向,聚焦农业绿色发展重点任务,列出清单,细化措施,逐项落实;资源同聚,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要向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聚集,发挥集合效应,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力量同汇,创新推进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2021年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通知,提出推进农业节水设施建设,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善渠首工程和骨干工程体系,加固改造或衬砌干支渠道,有条件的灌区推广管道输水等任务,同时还要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在干旱缺水地区,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和农田集雨设施建设。2022年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要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制定增加农田灌溉面积的规划;实施重点水源和重大引调水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规划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
根据《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到2020年和203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分别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和3,730亿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达到0.55和0.60以上。与2014年相比,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农业用水量需分别调低150亿立方米和140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需分别提高0.02和0.07,节水灌溉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和仕咨询发布的《中国节水农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节水农业的基本概述,接着分析了国际节水农业市场的发展,并对中国节水农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做了具体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节水农业细分市场、节水灌溉、旱作农业的发展。随后,报告对节水农业市场做了技术分析、区域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投资及前景分析。最后报告详细列明并解析了与节水农业密切相关的政策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