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效农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高效农业是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符合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高效农业以农业新技术、新装备,农业发展新思维、新理念为支撑,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产品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是种、养、加、销衔接,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发展的多功能产业体系和多元化产业形态。近年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农产品供给充裕,农民发展规模经营主动性不断增强,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不竭源动力。人口数量继续增长,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农产品和农业多种功能需求潜力巨大,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增添巨大带动力。农村改革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主体、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驱动力。
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粮食“十七连丰”,贫困县“清零”,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进一步缩小,2020年中国农业经济表现抢眼,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显著改善。伴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壮大,农业新型业态涌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受新冠肺炎疫情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特别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政府惠农支农力度不断加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不断构建完善,预计未来农业景气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2022年1月6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农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科技推广服务更加高效,高素质农民队伍更加壮大,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稳居世界第一方阵;到2035年,一批世界农业科学技术中心基本形成,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标志的农业科技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建成农业科技强国。2022年2月1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提出健全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加快推进品种、栽培、装备集成配套,加大对智能、高端、安全农机装备的支持力度,突出优机优补、奖优罚劣,支持探索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提升我国农机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2022年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要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加快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等。2022年6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包括粮食生产支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种业创新发展、畜牧业健康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防灾减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
和仕咨询发布的《中国高效农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高效农业的概念及其面临的发展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高效产业的发展概况,并具体介绍了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具体实践模式及部分重点区域的发展。随后,报告对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及高效农业相关配套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报告重点分析了国内高效农业典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中国高效农业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