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揭秘人类直觉的原理,以及修炼直觉的3+1方法
无一生还
关于直觉,最典型的故事:
你提前一个月预定了机票,去外地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就在临出发前一天晚上,你做了一个梦,梦中一只凶猛巨大的猛禽,裹挟着飞沙走石,尖叫着向你扑过来,你在梦中吓醒,靠在床头,呼吸急促,一身冷汗。
你劝自己别在意这些玄乎的东西,但就在你准备出发的时候,又发现了诸多细节,鞋带突然断了,杯子突然裂了,自己心神不宁,连家里的狗也呜呜咽咽的抱着你大腿不让走……于是你终于决定,临时取消行程。
结果这飞机就失事了,无一生还。
对,这就是直觉,用我的话形容就是:危险是有味道的,那是一种刺鼻的不安的味道,就像暴力街区的酒吧;骗子是有触感的,那是一种发霉的桔子一般的手感,摸一下就浑身难受,比如当你面对一个滔滔不绝的油腻男人跟你推销理财产品时。
这些,都是直觉,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直觉的原理
我用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解释直觉,老生常谈的认知四个阶段: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以为是,井底之蛙
2,知道自己不知道,自知之明,敬畏之心
3,知道自己知道,统筹规划,温故知新
4,不知道自己知道,庖丁解牛,知者不博,大道无形
这个鸡汤模型,常用来增强认知焦虑,督促你进行什么认知升级的。
比如拿画画来说,你一开始没常识,看不出毕加索多厉害,那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后来学了点美术知识,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继续学下去,掌握知识技法越来越多,就知道自己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了,再向前,忘了套路忘了招式,像张三丰传给张无忌太极剑一样,最后无招胜有招,不知道自己知道了,是为最高境界。
那么好了,不经历123阶段,直接跳到第4阶段,这就是直觉了。
也就是说,每个人,我不是说天才专家超人赛亚人,而是说每个人,包括你在内,内心都有大量“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内容。
那这些东西哪来的呢,最大的来源,就在于每个人无处不在,从未间断的感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时时刻刻感知着周围的一切,哪怕是睡觉的时候,也在保持着某种程度上警觉,时时刻刻从五感——眼耳鼻舌身,搜集周围一切感知资料——色声香味触。
你可以想象,你时刻在自己的周围放出很多小探测器,或者换个例子,你麾下有500名忍者,飞檐走壁,专门负责搜集各种情报。
接下来问题来了,处理感官信息是需要消耗大量脑力的,我们的意识是一个非常蹩脚而效率低的决策者,根本处理不了远远不断涌来的外界感受,但忍者们很尽职尽责,出于生存本能,依然不断的搜集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加工,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结论出现了,而你的意识本身,根本就不知道这些结论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摆放在自己桌子上的。
一个具体例子说明这个过程,就比如公司年会聚餐,各个小圈子都是各聊各的,你专心吃饭,周围人说什么也根本听不见,但如果这时候有人提到你的名字,哪怕非常非常小声,你也会在100个人同时说话的时候立刻捕捉到自己的名字,进而开始注意,是谁在说你的坏话——这个过程就说明,其实我们时时刻刻在感知,搜集和监督周围的动向,只不过大部分都是由忍者们自动执行,根本不过脑子罢了。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整个饭局过程中并没有人提你的名字,那你的听觉是否依然在搜集信息呢,当然,其实那100人说话的内容,哪怕是无关话题,很大一部分已经被你收在内心了。
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内容库,“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仓库,这其中很多都是所谓的“无用的,无效的信息”,但等到意识开始焦头烂额的搜寻答案的时候,就存在了直接调用的可能性——没有过程,没有来源,说不清理由,直接在脑子中出现了答案,这就是,直觉了。
强悍的直觉
明白了以上的原理之后,很多事情就都有了新的解释。
比如有的人直觉强,有的人直觉弱,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是否重视自己的直觉,也就是说,是否在意自己那500名忍者的劳动成果。因为我们的大脑中除了忍者,还有正规军,那就是知识,逻辑和理性,很多理科宅,科技控,无神论者,那是只信任正规军,完全不信任忍者的,那么他们的直觉表现就会很差。
相反,为什么女性的直觉往往非常敏锐呢,因为女性本能本来就非常注重感知力,远古时候女性负担的主要工作就是站岗放哨,随时感知到环境中的危险好去汇报给战士们,所以,如果说男性的大脑中有500名忍者,女性也许平均有5000名,这个效率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直觉敏锐。
而你很多时候也会发现,婴儿和动物的直觉也异常敏锐,这跟他们没有逻辑和理性,只注重直觉是有很大关系的,所谓生存本能,他们本来就是个谍报机构,并没有正规军,所以忍者们的表现自然异常优秀,全是精英忍者。
那么,直觉有什么用呢?用处大了,飞檐走壁,一身正气。
就像开篇的例子,就是生存本能的作用,就像分析大量股市数据,能在某种程度上预测未来走势一样,当我们搜集了大量生存感官之后,也会在某个节点上提前预知危险的到来,当然,这也完全倚靠你的意识是否相信直觉的判断,忽视过去,也就跟飞机一起摔下来了。
除了避免横祸之外,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行业洞察力,语言的语感,创作的灵感……其实都是直觉的各种体现。
直觉是直接给你答案,洞察力是直接给你关注点,告诉你要注意某些细节或不明朗的趋势,而灵感,是直接给你创作角度和素材……毫无疑问,都是忍者们辛勤耕耘的功劳。这些并非是神秘主义的奇谈怪论,无论企业界还是政界,顶级高手们拼的就是行业直觉,就算在科学界,有一项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调查中,83位获奖者中有72位都认为直觉在自己的成就中起到很大作用。
如何修炼直觉
那么我们知道了原理,这东西又有这么多好处,那能不能有意识的修炼,而增强直觉呢。
能啊,简单说四点,3+1。
1,专注于基本功
那些直觉敏锐的顶级高手,基本都会谆谆教导一句你不爱听的话:专注于基本功。因为专一领域专一技能所产生的直觉和洞察力,完全就是反复打磨基本功积累的结果,这相当于你派遣忍者们专注于一个领域,专注于搜索固定的“不知道自己知道”内容库,然后产生定向的直觉。
就像顶级象棋大师,因为长期的积累和打磨,头脑中已经储存了无数棋局,以至于他们完全可以不过脑子直接凭直觉走每一步,也一样能取胜。
而打磨基本功的过程,就是无意识的搜集细腻感官资料的最佳途径。
2,敞开内心,保持好奇心
由原理可知,越敞开感知,越敏感的注意周围动向,越大范围的搜集感官信息,也就是去派遣更多的忍者,去做更多悄无声息的工作,也就会越丰富“不知道自己知道”内容库,从而产生更多直觉。
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安全感的问题,很多人局限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中,越来越封闭自己的感知,没安全感,不敢敞开内心。比如你觉得政治跟自己无关,就再也不会自动搜集政治相关的动向,你认为金融跟自己无关,也就会永久性不注重相关信息,那么以此类推下去——忍者们很闲啊,根本无事可做嘛,手脚也就越来越迟钝了。
所以敞开内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这样的人,才能拥有敏锐而丰富的直觉。
3,悬置判断
判读是感知的终结。
当你认为一件事是好事,一个人是坏人,苹果是酸的,安卓机都不靠谱……这些判断结论出现之后,你就再也不会去仔细感知一件事物的本质和细微差别了。注意,这是全方位的终结感知,包括意识和那些忍者们。
没有感知,还哪有直觉了。
所以如果要保持感知,就要悬置判断,别那么着急下结论,就像一个社会新闻出现之后,别那么急着站队一样,现实世界永远是复杂的,学会多角度理解事物是成熟的人必备的素质,这样非常有助于你具备更强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直觉的产生。
其实真正大师级,是根本没有任何判断的,他们内心只有了了分明的感知,没有结论,没有概念,也没有既成判断,本质上,判断是一种节省脑力的节能减排活动,有充足智慧的人不需要判断。
3+1, 苦难造就的直觉
以上三点是常规每个人都可以做的,除此之外,还有非常规的一点,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写出来,一个规律在于——经历过很多痛苦的人,直觉都很敏锐。
最常见的就是常年经历家暴的女性,这样的人通常直觉异常发达,尤其对于危险事物的感知,和对于短期未来的预测能力,都到了让人无法忽视的地步。这也很好理解,经常感知到危险,暴力甚至生死的人,必然会极大激发出生存本能,也就是说,她们常规的生活状态就是在生存线上,这样肯定比常年在安逸温和环境中的人,更敏锐。
这种效应也经常出现在日系热血漫画中,男主在修炼时经常会被扔进原始森林,如果能在风吹日晒,毒虫猛兽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其直觉和本能层面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当然,这一点我只是一说,你一听就好了,毕竟我们没必要自己主动找罪受。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就是把在人世间一切领域的直觉,都修炼到最高限度,然后一切不过脑子,不做判断,完全凭直觉行事,却全能一步到位做出最佳选择,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就是孔老二70岁时,所达到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