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格编曲番外篇(八)【PART 3】(01民謠流行樂编曲)

2023-06-14 22:51 作者:樱木-P  | 我要投稿

风格编曲番外篇(八)【PART 3】(01民謠流行樂编曲) 【PART 3】 【各種樂風的編曲示範】 本章將以耳熟能詳的童謠<晚霞>的旋律為例,實際示範如何改編成十種不同風格的音樂。不過,這裡示範的僅是該樂風中的其中一例,卻也是基礎中的基礎,請好好記住。尤其是逐格輸入的類型中,並沒有明確的類型區分,變化相當快。所以各位要保持靈活思考的能力,將新點子不斷活用到作曲或編曲中! 【01民謠流行樂】Folky Pops

這種編曲常見於創作系歌手或樂團的曲子。 就像是 Mr . Children 的小林武史以電鋼琴演奏的感覺。然後主唱櫻井和壽背著吉他自彈自唱,其他團員在旁伴奏的意象。 看似簡單的編制,卻是堪稱最能傳達詞曲意境的形式。 雖然可以改編得很酷炫或華麗,但既然有歌唱部分,歌唱部分還是樂曲的主角。不能忘記「編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聽見歌唱」。 【「民謠流行樂」的和弦進行】 這類編曲通常不會用到太複雜的引伸音和弦。雖然大量使用簡單的三和音,不過除此之外·7th在内的四和音或sus4和弦、分数和弦等則以穿插在三和音和弦之間的形式出現。 請看譜例①

這個和弦進行叫做「卡農進行」·在流行樂中經常出現,堪稱經典中的經典。有使用卡農進行的金曲不計其数。 所以最好牢牢記住這個和弦進行。 「卡農進行」是指和弦根音從該調的一度( Key = C 就是 C 音)以一度音程下降,形成 C → B → A → G → F → E → D 的下行和弦進行。 這種漸漸下降的動線,可以演釋溫暖卻帶有感傷的感覺。 從根音與旋律的關係來看(見 譜例②),可以知道旋律大部分的音都是和弦組成音。

第四小節的Gsus4→ G 與第八小節的Csus4→ C .都不用sus4而直接用 G 或 C 其實也可以。但是,如果先經過sus4再回到原本的和弦,可以形成一種「蓄積感」.目的是延續前面和弦變換的時間點。 【樂器編制】 本示範曲以鼓組、電貝斯、電吉他、木吉他與電鋼琴組成。 以最精簡的編制要素來表現樂曲,可以說已經相當足夠了。 以下將一一說明這些樂器。 ●鼓組 這裡選擇原聲鼓組音色。 盡可能避開挑選搖滾鼓組( rock kit )等酷炫音色,名稱叫做錄音室鼓組( studio kit )或經典鼓組( vintage kit )之類的音色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也要把「讓人聽見歌唱」的觀念貫做到音色選擇上。

●貝斯 貝斯音色選擇電貝斯。 正統的音色比較好,音源盡量避免挑選 加掛太過扭曲的效果。

●木吉他 木吉他在這類曲風的編曲上是絕對必須的樂器。 和古典吉他不同,一定要留意。 選擇名稱類似鋼弦吉他( steel string guitar )之類的音源,其實也不錯。 因為木吉他比較常用撥片彈奏,手指撥弦反而少·所以要避免使用名稱叫做指彈吉他( finger guitar )之類的音色。

●電吉他 電吉他音色選擇不會過於扭曲的音色比較好。但是無效果( clean tone )感覺又不太對。所以最終選擇「脆音( crunch )」這種稍微扭曲的音色。 此外.在模擬電吉他音色的時候,如果有音箱模擬等的話,請盡量使用。這裡選擇原音源不太扭曲的音色,利用音箱模擬來適度調整扭曲程度。 如果還不是很清楚用法的話,最好打開效果插件內的預設組,一個一個試試看,找出最適合曲子的效果。

●電鋼琴 這裡使用 Wurlitzer 電鋼琴的音色。這是一款與 Fender Rhodes 同樣有名的機種·獨特的渾圓溫暖聲音為其特徵。代表款式是200A型。

光是 Wurlitzer 裡頭就有種類相當多的預設音色,最好聽過一遍再選出中意的音色。 【實際的編曲情形】 本曲是以簡單的八拍子構成節奏、使用的「卡農進行在某種意義上堪稱是流行樂經典中的經典。所以可以把這首編曲當做流行樂編曲入門。 BPM 為100。 原注: Beats Per Minute 的縮寫,是指節拍速度。 ●鼓組 鼓組是最正統的八拍子樣式,一定要記起來。 採用這種鼓組樣式的金曲多到數不盡。 大鼓與小鼓的樣式就如譜例③所示的「咚、噠咚咚~噠、」,小鼓打點落在第二拍第四拍上。 大鼓落在第一與第三拍、以及第二拍後半八分音符弱拍上。落在拍上的大鼓可以稍微力度( velocity )減弱(約﹣10)。

腳踏銳打八分音符的拍子。這時如果力度都一樣的話,聽起來就太像逐格輸入了,所以要將後半八分音符弱拍的力度降低15~25左右。 不過,力度參數與實際音量的變化方式,會隨著音源而不同,一定要實際用耳朵判斷。

●貝斯 貝斯的節奏以鼓組的大鼓樣式為基礎(參照譜例③)。大鼓樣式與貝斯樣式有很密切的關係。請回想一下現場演出的影像,鼓手是不是都在貝斯手旁邊。這是因為鼓手與貝斯手會相互配合對方的節奏來演奏。 這裡彈的音全都是和弦組成音。 至於切換和弦的時間點,第一拍一定要彈根音。如果要讓低音線( bass line )帶有動感,後面就要使用五度或三度的音。 原注:想培養這種感覺.一定要涉獵各種音樂。針對「這首曲子的貝斯樣式是什麼樣的組成?」等做深度觀察。

●木吉他 這類樂風的編曲上,木吉他常使用下刷奏法。所以輸入表現吉他的下刷奏法似乎很難。本編曲使用「 REAL GUITAR 這種吉他音源。 只要在這個軟體音源上逐格輸入和弦(如果是 C 和弦就是 Do . Mi . Sol ),音源就能自動分析和弦,並且轉换成木吉他演奏的音色。 刷弦樣式就從幾組預設樣式裡,找出風格接近的,也可以編成有個人風格的樣式。 在木吉他的刷弦輸入上,積極使用這類音源也不錯。

●電吉他 電吉他以琶音( arpeggio )來演奏。 因為木吉他採刷弦奏法,所以這裡使用琶音也帶有對比意味。像這樣以樂器區隔分配節奏,也是編曲上非常重要的要素。 音符的排列方式如畫面④。 吉他這種樂器受到構造特徵的影響,很難依「根音、三度、五度」的順序按住和弦·所以若是輸入 C 和弦時,可以用類似「 Do . Sol · Mi 」的方式·拉大音與音之間的間距。 第二小節的 Am 是「 La → Mi 」·後面的「 Do 」是再高一個八度的「 Do 」,從這裡又降回到 Mi 。 這可說是吉他特有的奏法。

●電鋼琴 電鋼琴基本上是彈奏空心音符(指的是二分音符或全音符)。 當然也可以代替鋼琴彈奏四分音符的拍子,不過活用音色柔和、衰減時間比鋼琴更長的特徵·所以電鋼琴演奏經常拉長音符。 本編曲中的鼓組、貝斯、木吉他、電吉他音符,都巧妙地分布在節奏的不同位置上。 這裡與其用新的節奏彈奏,倒不如用空心音符還比較能使整體聲音趨於安定。 所以電鋼琴基本上演奏空心音符,在旋律與旋律之間稍微穿插助奏( obbligato )。 原注:凸顯旋律用的短樂句就稱為助奏,也有人稱為配菜。

【混音上的注意事項】 編曲的主要目的是「讓歌唱清楚被聽見」。 所以混音上也要思考如何讓歌唱這個主角聽起來好聽。 不過,不一定是歌唱愈大聲就愈好。歌唱部分太大聲,在樂曲中就顯得漂浮不定,曲子的世界觀也很難傳達給聽者。如此一來,好不容易編好的曲子也會因此而前功盡棄。 像是這樣的編曲,或許比較適合朝向「溫」或「樸素」等來混音。 如果在乐器或歌唱上加挂很多效果,也会毁掉这类编曲风格的世界观,应该尽量避免。 即使音色不够炫酷,只要每一个音都是好的音,最后一定能得到舒服悦耳的作品。

风格编曲番外篇(八)【PART 3】(01民謠流行樂编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