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传奇》2021修改版 番外 第二篇 春满京城(下)-完结篇(结尾有元宵节彩蛋)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这篇番外刚好是写北宋的元宵节,在此提前祝大家元宵节快乐,阖家团圆美满!
关于上元国宴:
据北宋史料记载,上元节那天,六品以上京官都有资格参加皇帝的晚宴,其他节日往往只邀请高阶官员。
文中所写虽是北宋的果品菜肴,但当年是先上果品,后上菜肴,为了方便情节发展,我做了一定调整。
关于簪花配图:
簪花,对宋朝的文人士大夫而言,是一种美,更是风尚与荣耀。
文中的配图做的不够好,但绝无亵渎93包中经典人物的意思,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发现,皇上和各位大人簪上鲜花,个个都是美男。
文中簪花的配图,绝大部分都由“心唯一昭”妹妹制作,只有王丞相那张,还有彩蛋中的几张是我做的,水平有限,多多包涵!
看完正文,大家别忘了看结尾彩蛋哦😉

番外 第二篇 春满京城(下)
普陀山观音初显圣 上元节仁宗宴众卿
舒朗的清晨,融融旭日温暖着汴梁的街巷。
展昭送包拯下朝回府,在房中用过早膳,便提剑出门,准备带张龙、赵虎出去巡街。途经桃花树下,见桃枝依旧颓唐,垂眸一叹,正欲走出院门,忽见空中佛光普照,定睛看时,但见观音菩萨脚踏祥云,飘然而立,惠岸行者“木吒”跟随在侧。
展昭在惊诧之中,未及反应过来,菩萨已从羊脂玉净瓶中拈出一株仙草,玉袖轻扬,将闪着灵光的仙水洒向枯萎的桃树。

霎时之间,枯枝已发出嫩芽,嫩芽迅速生长,由淡青变为碧绿,继而从枝头钻出一个个花苞,随着最后一滴仙水落下,花苞悉数绽放,足有数百朵之多。

“活了!桃树活了!”小顺子大喜道。
展昭虽见过母亲施法,而这样的奇景还是第一次见,惊喜之余,连忙跪下磕头道:“弟子展昭叩谢观音菩萨!”心想,为爹娘平反冤屈终究还是有希望的。
小顺子也跟着磕头道:“叩谢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心中暗道:“谢菩萨救活御桃仙树,让它继续守护殿下!”
昨日,公孙策听说展家运来的桃树枯了,又听展靖说,展昭从小最爱这株桃树,翻遍了他所收藏的古籍,终于找到了医活枯树的奇方。待展昭回府,便赶往他的院子。一脚踏入院门,正好看到展昭主仆向天叩拜,口称“观音菩萨”。
公孙策举目仰望,只见天青云淡、红日高悬,与平日并无不同,更不见观音菩萨的法相。
展昭见佛光敛去,叩头恭送菩萨,起身之后,才发觉公孙策的到来,眸光微微一怔,上前几步笑道:“公孙先生!”
公孙策含笑点头,迈步走到树下,见桃花绚丽璀璨,生机盎然,不禁感叹道:“想不到世间竟有这般绝美的桃树!”转眸对展昭道:“展护卫能拥有此树,已是莫大的福分,观音菩萨能在此处现身,令它起死回生,更是难得的造化!”语气之中,着意强调了“现身”二字,见展昭只是微笑回应,小顺子也无异常反应,于是更加确定,菩萨方才现出的法相唯有展昭主仆能够看到。回想展靖昨日在包拯书房所言,这株常开不谢的桃树之所以骤然枯萎,竟是因为天降妖龙,公孙策心中越发疑惑,这一桩桩奇事,为何都发生在展昭身上?
展昭并未察觉公孙策在思索什么,黑玉般的眸子凝视着枝头似锦的繁花,满心都是对桃树死而复生的庆幸。
看到展昭孩童般欣喜的眸光,公孙策慈祥一笑,围着桃树绕行了一周,指向其中一根桃枝道:“这枝桃花开得最美,展护卫明日入宫,不妨把它敬献给皇上!”

“就依先生所言。”望着儒雅可亲的公孙先生,展昭心中不禁好奇,他和威严沉肃的包大人若是簪上桃花,究竟是何模样?
上元佳节乃是除夕之后,最为重要的节日。六品以上在京官员皆可入宫,与皇上共享盛宴,展昭也随包拯、公孙策一同前去。由于节庆期间,汴梁街市格外繁华,为了维护京畿治安,王朝四人需在府中留守。
宴会大殿之内,各级官员无论是否熟悉,都相互行礼,微笑寒暄。展昭既是开封府尹的心腹臂膀,又是最受宠信的御前护卫,故而,不但四品以下官员争相逢迎,就连三品、二品的高官在与包拯寒暄之时,也要“顺便”夸赞几句。
良辰一到,仁宗驾临大殿,高坐龙椅,众臣齐齐下跪恭迎。
仁宗微扬袍袖,命众臣平身,吩咐御膳房摆宴。
随着传旨太监一声高呼,数十名宫女身着锦绣彩衣,由仁宗至八贤王、庞太师、王丞相,乃至各级官员,依次奉上金盏御酒与数十道下酒菜,如嫩芽肚、奶房签、水母脍、冻蛤蝤、枨酿蟹、三脆羹、花饮鹌子、鳝鱼炒鲎等,其中最鲜美的当属外焦里嫩的炙羊羔。此外,还有十余道插食、劝酒菜,之后才是用膳时享用的对食与晚食。
待酒菜上齐,仁宗嘉许了文武众臣的忠心,以及他们多年以来,为朝廷付出的辛劳。众臣闻听,无不感念圣恩,继而称颂仁宗圣德英明,勤政爱民。仁宗微笑点头,君臣举杯共饮。
席间,众臣可在各自席上用膳,亦可起身离坐,相互敬酒。包拯与公孙策固然不喜应酬,不过为官多年,已习惯这种场合。面对官场同僚,展昭含笑应对的同时,却在心中期盼这“盛大”的宴会能早些结束。
约莫一个时辰过后,宫女上殿撤去残席,奉上新贡的香茶,摆上干鲜果品、砌香咸酸、缕金香药、雕花蜜煎等。
仁宗放下茶盏,尝了一颗砌香葡萄,龙目微转看向陈琳。
陈琳会意点头,挥手命数名宫女手持玛瑙托盘呈上鲜花,其中一半摘自御花园,一半则是众臣所献。
看到盘中鲜花姹紫嫣红,仁宗兴致甚浓,眸光扫过兰花、玫瑰、水仙、腊梅、山茶等应季的花朵,惊见其中竟有一枝娇艳欲滴的桃花,抬眸问道:“这是何人所献?”
一名宫女柔声禀道:“回皇上,是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展昭。”
仁宗眉角轻扬,欣赏地看向展昭,笑道:“想不到隆冬时节,竟会有桃花开放!”
庞吉瞥了一眼展昭,心道:“你才受封几天,就学会在皇上面前抢风头了?”向仁宗拱手道:“京城出现如此奇景,定是吾皇的圣德感动了上苍!”众臣闻听,连连附和。
仁宗垂眸一笑,拿起桃花正要戴上,想到八贤王最爱风雅之事,遂命宫女将桃花呈给八贤王。
八贤王甚喜,捏起桃花插在鬓边,笑道:“多谢皇上!”
与此同时,仁宗选了一朵品种名贵的茶花,让陈琳帮他戴在右鬓。
众臣见他簪上茶花,愈发显得尊贵雍容、风流倜傥,又是一片赞誉之声。更有一名学士,当场赋诗一首,盛赞他是从古至今,最为英俊的皇帝。仁宗听了,甚为受用。
展昭望着仁宗父子,尚未习惯他们簪花的模样,却见一名粉衣宫女已站在他面前,水眸含笑,递上手中托盘。
展昭微一诧异,见其他官员皆已选出心仪的鲜花,转眸看向公孙策,见他选了一朵淡紫色的兰花,又见包拯选了颜色最为素雅的玫瑰,迟疑片刻之后,也跟着拿了一朵。
八贤王见众臣头戴鲜花、满面欢颜,而展昭望着手中的玫瑰,似有犹豫之色,不解道:“展护卫为何还不簪花?”

展昭神色一怔,尚未找到合适的托词,包拯已代他解释道:“簪花乃是文人雅士的喜好,展护卫久在江湖,或许……”
“谁说江湖中人不爱簪花?”庞吉打断他的话道:“老夫怎么没听说过?”

王延龄见他又要借机挑衅,笑着提醒展昭道:“皇上钦赐簪花,是我等莫大的荣耀!”

包拯笑道:“丞相所言极是!”笑容和蔼看向展昭。

看到包拯眼中的鼓励,展昭暗叹一声,正欲把花戴上,却听仁宗朗声笑道:“展护卫莫非不喜欢你手中的玫瑰?不如也和朕一样,簪一朵茶花如何?”

“茶花?”望着仁宗鬓边硕大艳丽的鲜花,展昭惊得一愣。

看到展昭的反应,仁宗心情大好。
公孙策抚须一笑,对展昭道:“我等身为人臣,头上的簪花,岂能与皇上相同?展护卫既已选了玫瑰,自当把它戴上。”

展昭对他的援手心领神会,扬手把玫瑰簪在鬓边。

仁宗没有料到,素蓝的玫瑰不仅丝毫未减展昭的英朗之气,反而把他衬得更加俊逸,不觉由衷赞叹。
众臣也都赞叹不已,殿内宫女看在眼中,更是暗生倾慕。
听到众人的夸赞,展昭虽然眸中带笑,心中却想:“不如明年今日,我也同王朝他们一起在府中留守。”
随即,御膳房依旨奉上汤圆。值此上元佳宴,唯有品尝到香甜软糯、寓意吉祥的汤圆,方得圆满。
早在半月之前,大内已在宣德楼下搭起山棚。今日夕阳方落,家家户户便挂起了花样繁多的彩灯,如琉璃灯、无骨灯、走马灯、鸳鸯灯、孔明灯等。巨龙盘绕的鳌山彩灯,乃是大内出资搭建,在整个灯会之中,最为壮观夺目。

佳宴过后,众臣随仁宗登上宣德楼,观赏御街彩灯,以及民间百戏艺人的表演。艺人看到仁宗,倍受鼓舞,口中高呼万岁,表演愈发卖力。
只听仁宗说了声“赏”,彩灯照耀之下,无数铜钱从楼上洒落,犹如明灿细密的春雨。
当真是:君臣百姓同欢庆,华光春意满京城!

元宵节彩蛋:
宋仁宗君臣簪花大赏
每张图片下方都有名称与编号,大家可按个人喜好,选出最喜欢的图片。
皇上:

八王爷:

包大人:



公孙先生:



展昭:










友情提示:
以上图片皆由北宋皇宫“上元节庆组委会”提供,各位如有意见,请在北宋黄页中查询并拨打投诉电话。
组委会值班官员在用膳、品茗、下棋、聊天、蹴鞠、赏花、小憩、如厕等时间拒接投诉电话,望各位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