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传媒行业为什么更喜欢招留学生?或许是因为这几点…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新媒体运营、电商运营、业务运营等运营类岗位招聘海归数量增幅均在50%以上,新媒体运营岗更是同比猛增61.3%!

那么为什么新媒体运营等文娱传媒行业岗位更偏爱海归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全球视野
随着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海外市场环境的日趋完善,我国的文娱传媒产业将触角伸向海外,目前已经步入出海“快车道”。
主流媒体主要依靠内容输出,而互联网的文娱传媒分支则主要通过产品和业务来实现全球化战略。华策、新丽、柠萌等影视行业公司都已经布局海外市场,优腾爱芒等国内主流视频平台已经在东南亚地区有了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文娱传媒行业出海企业的不断增多,催生了更多新媒体运营等相关的岗位需求,而在留学过程中天然具备全球视野的留学生们,自然是首要目标。
2、跨文化传播能力
其实不仅互联网等行业的大公司出海,现在致力于拓展海外业务的小公司也不计其数,新媒体运营越来越成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岗位。但无论是做内容还是做产品,文化传媒行业出海必然以中华文化为根本进行创作后输出。由于国与国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文化内容产品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少障碍。这种现象在影视作品出海方面颇为明显。
目前就有很多海外观众难以产生真正的共鸣,许多国内影视作品海外播出后影响力有限,难以打入当地主流电视平台,只能局限在流媒体平台传播。
那么,在异国求学时获得跨文化交流、传播能力,熟知两国文化且有能力在文化差异中找到平衡点进行营销的留学生,就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3、多元化的职业能力
流量红利的浪潮已经消退,不少人都觉得新媒体运营等岗位的人才市场已经饱和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才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度就能达到百分之百。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文娱传媒行业日新月异,从而对从业者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更多元化的要求。内容生产力、思考力、网感和美感,基本算是从事文娱传媒行业的刚需技能。
我国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于2013年开设,虽然已经发展了近十年,但是专业调整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度不够高,难免处于滞后状态。
在多元化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国外的传媒类专业更具优势。如果去到传媒行业更发达的国家学习,还可以享受丰富的专业教育资源,实践教学条件也更优质。

比如韩国影视传媒领域的天花板——东国大学,其影像制作学硕士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也配备了各类先进设施,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注重培养内容策划、创作、营销、视频制作、后期制作等多种实用的专业技能,还有机会前往KBS、SM等知名的韩国文娱传媒企业参访学习。
如此一来,留学生们就可以成为集多种职业能力于一体,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