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碎碎念 | 人文社科ing……
1、关于教育:保证中考60%上高职,40%上高中;高考50%上大学,50上大专的情况下扩招,专硕研究生扩招三分之二,博士生扩招。
国家想学习德国,培养技术人才,毕竟在向高端制造转型过程中现阶段技术人才缺口一千万,未来缺口一个亿。
且现阶段普通三本大学生毕业月薪三千,技术人才月薪六千起步。但是政策是好政策,谁遇上谁倒霉,还不如全国统一高考来得实在,既得利益者一直在全力反对。
职校师资力量的培养没有个一二十年赶不上985211学校。政策是好政策,但谁遇上谁倒霉。
关于研究生教育,从全世界来看,美国前八所私立大学排世界前八,英国剑桥牛津第九第十,东亚的大学永远在二十名开外,就算是日本的那两所大学有生之年也难以寸进。中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真的不敢恭维,至少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学生全靠混,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只能是天知道了。
而博士生教育中美更是天与地的差别,美国大学博士学位很难拿,还要开设方法论课程,就是研究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课程。中国大学在这方面基本没有,全靠自学。所以即便中国2027年在GDP上超过了美国,但仍然是是个落后国家,在军事、科技、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都是远远落后于美国。
另外,中国目前的社会与企业对于高端人才其实是非常排斥的,中美对高端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仅仅在于工资的高低,而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因为嫉妒与既得利益对技术人才及其排斥,光在环保行业就已经是司空见惯。还有对失败太不包容了,太急功近利了,基础科学是很长的,恰恰不能着急啊!想要干成点什么事儿真的不容易啊,请示这个不管用,请示那个不管用,最后一直要找到校长。因此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量人才不回来,而国内的大量人才全去做技术应用去了,中国科研届与企业届的土壤就是不欢迎搞基础研究的。也不看重搞生化环材的技术人才。
2、国家GDP增速放缓是因为城乡户籍限制导致的农村人口消费受限,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废村还田,聚人于镇或将成为今后的趋势。
永远记住农民工和大学生是在哪里就业就在哪里安家,不可能在农村安家的,等到农村老一辈都去世了就再也没人会回农村了。
中国十八亿亩耕地按现有技术水平打理只需要三五千万人干农业就够了,实际上现如今还在务农的纯农业人口已经不足一个亿,传统农业真的不赚钱,搞现代农业必须要靠大规模取胜,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乡村振兴说得好听,同时都市圈和城镇化的大势是不会改变的。
3、随着80后90后出生人口的骤降,沿海农民工已经出现了用工荒,长三角二线城市农民工工资普遍涨到了四五千一个月,实行十二小时工作制两班倒,另外合同工降低,临时工大行其道,以后就业难的主力将会变成每年800万的毕业大学生。
如果今后二十年内能产业升级那就好办了,如果失败那只能一边延长退休年龄、一边让大学生去干农民工的活、一边扩招研究生博士生去干本科生的活解决就业问题。现在就要开始着手做这些事。
普及一个经济学常识:
GDP增长率>社会平均贷款利率>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通胀CPI。
按现在的趋势,是所有数据都在下行。
负利率是指: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小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