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尼克•波顿——仲夏夜之插曲

2021-11-24 17:30 作者:千禧咖啡厅  | 我要投稿

“名字代表什么?我们所称的玫瑰,换个名字还是一样芳香。”

——《罗密欧与朱丽叶》



有关尼克•波顿,实际上很难写出考据。他是目前第一个有明确原型的角色(或许未锈铠也算?),而且我推测之后会有更多。

一言以蔽之,尼克•波顿出自莎士比亚的经典作《仲夏夜之梦》。

莎士比亚的第一部杰作,也是他的喜剧中演出次数最多的

“无言的纯朴所表示的情感,才是最丰富的。”剧中的这一句台词正是全剧的核心。

(以下为摘自中国社科网的梗概)

在古希腊的雅典城,女孩赫米娅(Hermia)因不满包办婚姻,选择与情郎拉山德(Lysander)私奔。然而,父亲指定的对象狄米特律斯(Demetrius)及其爱慕者海丽娜(Helena)尾随而来。四人闯入城外的一片森林。此时,森林仙王奥布朗(Oberon)与仙后提泰妮娅(Titania)正在闹矛盾,前者派精灵迫克(Puck)使用魔药“爱懒花”(love-in-idleness)汁液戏弄仙后,使其睡醒之后爱上了第一眼看见的头戴驴面的演出小丑波顿(Bottom)。迫克还误将花汁滴到了拉山德的眼睛上,导致拉山德疯狂爱上了海丽娜。就这样,在仲夏夜的森林里,一场场闹剧上演。

波顿并不是仲夏夜之梦中的主角之一,而是一个诙谐的配角。但某些程度上他的风头盖过了故事主线中的四位主人公,以至于成为文学史上“滑稽”的代名词之一。

波顿在传统话剧中的形象

关于他的人物形象,有许多评论家发表过见解,在“莎士比亚喜剧中丑角的独特审美价值——以《仲夏夜之梦》为例”这篇论文中,作者认为波顿是一个“自负愚蠢且又滑稽的聪明人”,又是“仲夏夜的梦里最清醒的那一个人”。

而重返未来中的波顿,可以看出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莎翁作品中的形象。

外貌,相框,花环,腰包
剪刀

这些元素在原作中都有迹可循,在此不多加赘述。

笔者注:之前的角色考据会尽快全部搬到这个组号,敬请期待。

感谢您支持千禧咖啡厅。

尼克•波顿——仲夏夜之插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