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精灵宝钻》

2021-02-25 14:41 作者:杨车厘  | 我要投稿

阅前须知:

        由于各种原因,本人在B站转生多次,专栏经常反复删发。此专栏在此前发布过三次,一些朋友之前看过可以无视,当然如果能给个三连也不错(笑)。(审核也辛苦了:)


       本文为作者无聊的产物(备忘录),译名参考世纪文景版本。希望各位不小心看完之后,能对托老的作品产生兴趣。另外,这里的部分内容来自维基百科、指环王吧以及托尔金本人的作品,作者汇总一下。(如果哪位贴吧大佬看见错误或我侵权,请及时指正。)


        P.S.:本文(尽量)不引战,评论区对线也请移步别处。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希望大家能互相理解。

        P. P. S. :如果觉得无聊,一定不是托老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



       谈起英国作家,人们脑海里会闪过莎士比亚、狄更斯、 笛福、萧伯纳、阿加莎·克里斯蒂......作为老牌文化大国,这里盛产文学大家,他们的作品也成为无可争议的经典。但同为文化大国,与中国、印度等文明古国还有它的欧陆邻居不同,英国没有一套完整的民族神话:在吟游诗人的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创作了《贝奥武甫》,北方的凯尔特人也发展起凯尔特神话,但这些成果随即被基督化;今天流传最广的英国神话是亚瑟王传奇,然而它具有鲜明的基督教特征,没有民族特色、也称不上完备。对此事的不满使得英国作家的名录里添上了一个名字——J.R.R.托尔金

       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这是他的全名),他的生平在维基介绍得很详细,这里不再说明。当然这里要请大家注意,托尔金生活在上世纪的英国,因此他的作品可能会让某些寻求“政治正确”的读者不太舒服;另外,托尔金的作品没有那些起点玄幻的修炼体系和爽感,入坑需要脑壳够硬(如果试着代入人物你会很痛苦,比如佛罗多),谨慎考虑。


       今天主要讲的《精灵宝钻》。相比《魔戒》和《霍比特人》,《精灵宝钻》《未完的传说》《中洲历史》以及三大传说等都是托尔金的儿子小托整理出版,不是忠实粉丝很少会了解,它们庞大的体量、多变的体裁、厚重的历史感和西方文化底蕴都让人望而却步。不过俗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当你翻开它们,恭喜你发现了宝藏(误)。



概要


       有一张图这样形容托尔金作品之间的联系:《魔戒》是冰山的水上部分,《精灵宝钻》是水下的部分,《中洲历史》则是水。


       《精灵宝钻》是托尔金神话的神话体系的骨架。我本人是从两个方面理解这个描述的:首先,与《中洲历史》所呈现的“集体无意识”的传奇和故事不同,《精灵宝钻》近于总领全局的通史;其次,托尔金为《精灵宝钻》的各部分安排了体系中的来源(为此他也给自己在体系中设定了位置),这些安排指明,它是后来者对过往的总结(例如《努门诺尔沦亡史》出自埃兰迪尔之手)。这部中土世界的通史为我们描绘出从创世到第三纪元的宏伟历史,且托尔金的美学和哲学思辨贯穿全文。(这里要说的是,原本托尔金还要将第三纪元的历史再度扩展,将之与英国王室联系起来,但似乎没有完成。)


       在本书中,读者将会了解精灵古时的战绩和哀伤、矮人的起源、诸如龙和炎魔等怪物的来历、隐藏在天外的神明;还可以发掘到阿尔达的三度变迁、精灵的谱系及随之变化的语言、中土各类神奇事物的来源;以及体会到史诗感、宿命感,一种内在的逻辑自洽带来的“恍若真实”。

埃雅仁迪尔迎战安卡拉刚




       忽略评论家希望现实主义地将托尔金的经历和作品联系起来而作的种种断言(当然他们的研究是重要的),《精灵宝钻》确实是托尔金为英国献上的优秀神话。


       全书起自埃努的大乐章,从开天辟地的创世写到精灵与人类的传奇,以埃尔隆德暨最后的诺多精灵离开中洲结尾。它有着神话的素质:对自然界现象的极富想象力解释、与神话创造者所在地区相结合(托尔金的体系始终有一种BGM般的欧洲西北部风情)、宗教元素和情感。它也像任何已知的神话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换着自己的形态——然而这种特征并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


       谈及神话,必然离不开优秀的故事。现时代的作家越发向着人物塑造靠拢,而我们却能惊喜地发现,托尔金笔下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时而是高等精灵与初代魔君厮杀的悲壮战争,时而是贝伦和露西恩的冒险历程,第一纪元的英雄奇谭共同组成了收复精灵宝钻的漫长纷争;上承创世纪的《精灵宝钻征战史》引出第二纪元和第三纪元新的史诗、卷土重来的黑暗,文末就是“魔戒大战”。全书近万年的时间线丝毫不显空洞,各个世代的历史之轮庄严地运行,让人读罢全书恍若历尽岁月轮回。


       托尔金的写作深受古欧洲文化的熏陶,对这些有所了解的读者,在各处都能找到既视感。维拉所造的双圣树近似北欧神话中的“世界树”、精灵语的灵感来自芬兰语、努门诺尔的故事取材自亚特兰蒂斯......这位语文学教授以自己全部的文学储备、甚至创造了语言,为理想作出伟大的冲刺。在他之后,很少有作家能荟萃这些文化成果、形成自己的神话世界,这样的雄心也很难再燃。

双圣树

       当然,纯粹的神话意味着《精灵宝钻》现实性的缺失。先不说人造的精灵语,矮人常用的如尼文,现实中是一类已经消逝的北欧文字;所以请各位注意,用甲骨文写作文可能会被称为鬼才,但用精灵语写作文只会被称为鬼画符(笑)。





       《精灵宝钻》讲到贝伦与露西恩的故事时,开篇有这样一句:那段时期歌谣记述的大多是“黑暗与悲伤”。谈到精灵,也讲过他们的美由“智慧与悲伤所充实”。事实上,每一首录入《精灵宝钻》的歌谣,都萦绕着哀伤与痛楚。这种氛围是整个神话的基调,它从主题渗透,在每一个章节予以体现。


       文景版的《精灵宝钻》收录了托尔金给一位出版商米尔顿的信(这封信剧透一堆,阅读注意跳过),信里列出该作的三个主题,首先的、也是第一重悲剧性,便是“堕落”。文中展示的是一个不断崩坏的世界。远在伊露维塔的殿堂,初代魔君就意图扰乱乐章;同魔君的战争蹂躏着贝列瑞安德,直至那片地区完全沉没......


      哪怕是身为“伊露维塔的儿女”的精灵与人类,也逃不开堕落的影响、逐步衰微;高等精灵完全离开中洲,就是这种命运的体现。“堕落” 是命定的、无解的,并且是世界性的。对人类而言,伊露维塔尚且赐予他们“离开的权利”(死亡);但作为该作记述的主体,精灵却必须同世界绑定、随世界一同崩坏,直到末日。这让精灵的智慧和美让上了永恒的哀伤:他们敢于面向未来,但却只有往昔值得回忆。


       《精灵宝钻》的另一重悲剧性,则是精灵和人类自己造就的。同为“伊露维塔的儿女”,两族虽有能力上的差异,却都有欲望和性格上的弱点;被恶所利用后(或命运使然),它们很快酿成了种种罪恶。如此惨剧此起彼伏,精灵诸王国被敌人接连攻破、王公显贵纷纷战死沙场;对于那些存活的精灵——例如埃尔隆德和加拉德瑞尔(凯兰崔尔)——死去的亲人朋友回到了曼督斯,而他们留在尘世,承受思念几十个世纪的折磨。人类则更容易被恶控制。因魔君作祟,人类的心底笼罩着阴影,哪怕是最强大的族群都将被内心的恶倾覆。

刚多林的陷落

      《精灵宝钻》以睿智的文字清晰地描摹着宿命的悲剧——堕落的必然与人性的弱点催生了一如儿女的悲歌。也正是借此,托尔金歌颂了精灵和人类的勇气与坚毅:他们选择正义与希望,挺身而出、最终击退邪恶;上至精灵王侯和人类领主,下至山野之间的霍比特人,都能在关键时刻爆发惊人的潜力,成就一段英雄传奇。因而悲歌不是绝望的怒吼,而是希望的圣咏;《精灵宝钻》也以悲剧之形得史诗之魂,如同“诸神的黄昏”般从毁灭里创生出未来。



万象


       托尔金笔下的世界容纳了超乎想象的繁杂的物象。他描绘的精灵王城,目之所及皆为奇珍,其夺目光彩仿佛从书页里穿透出来;魔君国度的荒凉废土,其上恶魔四伏、令人恐惧,如同下一秒就会从石头边冲出一队奥克。这些地区生活的种族、具有的风物也是独特的,尤以中洲西北部的风土人情记述最为详细,而东部则长期处于迷雾里。托尔金的作品成功影响了一大批的创作者:DND已经成为RPG中的元老级作品,而精灵更是一跃得以和龙齐名,作了奇幻题材的常客。


       与差异巨大的各地域和错综复杂的历史相匹配的,是复杂的语言系统。《精灵宝钻》的名词绝大部分使用昆雅语和辛达语词汇(二者同为托尔金发展的人造语言),它们从西迁前的古精灵语演变而成,各自有一套字符系统。而在人类语言的问题上,托尔金创造的语言带有浓厚的日耳曼风格(但无论是哪种人类语言,完善程度都不比前面提到的精灵语)。身为语言学者,托尔金对这类设定痴迷到什么程度,读者从《魔戒》附录里讲精灵语的那一节应该就能感受到。


       托尔金是虔诚的教徒(虽然他曾表示自己的神话要排除基督教的干扰,也确实付诸行动),因而宗教价值构成了他审美里的重要部分。该作与《魔戒》一脉相承,故事中潜藏着许多神学主题。此外它们都含有“真正邪恶的物种没有救赎的可能性”的构想——尽管托尔金本人在晚年对这点有越来越多的挣扎;上述构思甚至也体现在语言里,例如奥克说通用语时“令人生厌 ”。他也对魔苟斯、索隆、萨茹曼之流破坏自然的行为加以谴责,他笔下的机械总是以战争机器的形式登场,并且由邪恶势力掌控。


       他的战争经历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壕沟中亲身感受机械化战争的绝望,这样的经历确实反映在了书中;据读者推断,恶龙是他在索姆河战役看见坦克之后开始构思的。书中惨烈的战争场景(泪雨之战后奥克堆起的尸山)和触目惊心的破坏(愤怒之战后贝列瑞安德大地沉没)也是取自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桑戈洛坠姆,魔苟斯的老巢

结语


       对有志进一步了解托尔金作品的读者来说,《精灵宝钻》的确不容错过——它与《魔戒》《霍比特人》《未完的传说》并称“四宝书”,是去指环王吧那种吧除我佬的地方游玩的入场券。对希望了解国外奇幻的朋友,这也是不错的读物。另外要说的是,某位起点写手扬言自己的书“设定比托尔金详细”,我觉得他还需要再努力一点。


        最后是一位读者截取的一段《魔戒》附录二的文字:

        第四纪元61年,山姆之妻罗茜去世,山姆将《西境红皮书》传给了他的女儿伊拉诺,独自前往灰港岸。按照乌欧牟的指示,瑟丹带领最后一位持戒人前往维林诺。在梅里、皮聘和阿拉贡分别于65年和120年去世后,莱戈拉斯和金雳一起离开中土大陆,前往维林诺。金雳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踏上维林诺土地的矮人。魔戒远征队的故事到此结束。


        伴随着这段文字,我们在中洲的旅程也因此停下了脚步。但那个世界带来的惊艳、沉思与梦境,将永远陪伴着我们。


浅谈《精灵宝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