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线云图的剧情进入了写作舒适区
青藤:这个聊天开场我先定一个调,这个聊天的主题是舒适区。 为什么定这个词为主题呢,我先套个盾说明一下背景:就是大家都知道手游剧情,他一旦进入到固定类型化的故事创作里面,他就可以去抄这些类型化故事的历史作品;特别是悬疑侦探这个类型,历史上已经有很多个优秀作品了,只要抄一抄,搬运一下套路,就能成为一个典型的复制品,然后有一大堆人给你拍手叫好,叫好的理由是“你致敬了啥啥啥,模仿了啥啥啥”之类云云,反正就是捧臭脚行为。
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典型的舒适区,就是抄就完事了,云图剧情上也不需要有太多的探索。
紫菀:我的想法和你差不多是同一个方向的,不过我的意思是,像这种篇幅小的短篇,个人专属剧情,他们写的形式……就很传统。用你的话来说就是进入了致敬桥段更多,更经典。我认为就是非常流水线的生产故事。
青藤:对,就是纯纯的文化工业。
紫菀:比较操蛋的地方是什么呢?作为一个自己有写作兴趣的人来说,短篇写作永远是大难题。短篇短篇,因为他短,所以文字量小,要把有限的内容塞到这么小的文字量里面不好弄。
青藤:其实我觉得这个文字量也不小了。
紫菀:但是呢,短篇幅在文字量和信息量有限的情况下是很难的事情,尤其是用传统的形式来写,我这里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说明如何在短篇上出彩,提一个不传统的形式,就是规则类的怪谈,这种怪谈出生于论坛,比如一开始是在A岛发的。反正只要是翻一下这些论坛文学就能找到形式特别的,那些第一人称的街头故事,伤痛文学等等,网友们的创作里总是很有意思的。你觉得规则类怪谈算不算是一种悬疑?
青藤:额,我没怎么玩过这种TRPG形式的东西……
紫菀:A岛一开始火起来的是一个动物园怪谈,只写规则,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给游客的守则,但是守则写的很有超自然的感觉,会提醒员工哪里不能去,以及那些商品是不可能出现在货架上的。如果去了一些不该去的地方,货架上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商品,会有什么样的处理,但没有告诉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处理,以及出现的原因。然后到了第二部分的就从游客转向了穿着各种制服的员工,这些员工由他们的制服颜色来划分嘛,也是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差的。最后写出来就是一个在动物园里面有奇奇怪怪的事情,反正就是编织一个很超自然的故事,但他不是以一个叙事的角度来运行的。而是以所谓的“规则类怪谈”,而且你是什么身份,你应该做什么,但他不解释为什么。这种就是离传统的小说较远的,可以说是离经叛道,看不出有什么原型的东西了。在信息量有限的情况,就是通过留白的方式,把信息传递出去。这是很极端的例子,也不适用于个人剧情,具体要贩卖角色的剧情。
但是他的篇幅一直采用一种短篇故事生产,头尾一路顺下去,很容易就是让人提不起看下去的兴趣。
青藤:这是一个形式上的舒适区,我提一个内容上的舒适区,我觉得他们从少前到云图,他们的内容生产模式都是比较固定的,他们的内容舒适区很明显的,就是他们只要写人物之间的交互就可以了,他们也不需要去对背景,甚至上升到社会学、哲理去铺内容。比如说这次他们想要卖的角色,是一个类似于侦探的角色,但这个侦探只是作为一个标签属性来卖。我整个看下来,他这个侦探都不算是一个侦探,最多算是柯南故事里面的对福尔摩斯的模仿,而不是对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的模仿,就真的是纯纯的流水线复制了。
而且内容上的舒适区,还体现在他的形式上——他想讲一个AI人工智能,去扮演一个侦探的角色或者功能作用,但如果从侦探小说的上古时期,就是阿加莎和柯南道尔写小说的时期来看,AI所代表的那种机械式,一阶地去搜集证据,然后下判断的做法,其实一直是被古典侦探小说作家,甚至现在的柯南都会去嘲讽这种只靠科学技术,来去搜集证据下判断的做法。就是说这个做法连华生的庸俗看法都不如的。云图的这个故事就直接一笔带过,相反还站到了一个主角的位置上,就是他们云图文案是把角色当做人而不是AI来处理的。
紫菀:也很正常,不如说,他们一直试图,一开始就是当人来写的。我觉得他们就是没有思考好,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差异点;二来是,这么写其实也还行啦,本家那边把人形达成一部分人来写,可以接受的,也许会自然一点吧。
青藤,只能说刘司墨说的好,搞的这些作品既不Science又不Fantasy,纯纯一个流水线工业作品,只能说真的科幻还得看主义主义的4-4。

紫菀:的确,引入所谓的科幻要素,但只是一层皮,没有什么超越性……
青藤(发动打断):其实我觉得他可能连机械性都摸不到,文案还是在对一个“人”,一个文学意义上的“人物”的描写,他可能没有幻想一个机械性,或者说一个AI的机械思考。就可能他连科学实在论都摸不到(笑)。
紫菀:真的要让他们半个月写出这么一个东西,估计是做不到的。
青藤:但我是这么想的,你注意一下我刚才说的想要摸到科学实在论的尝试,这里并不需要哲学修养,就是从阿加莎到日本本格派社会派,一路看下来。就是悬疑题材的老祖宗的智慧,从华生这个角色一路下来,就是批判他们的科学主义。那种只要有指纹,或者高超的刑侦技术,就能下判断抓凶手的人物,在一般的侦探小说里面都是要被嘲弄的对象。哪怕我是一个业余的侦探小说爱好者,我都能看出这一点。
紫菀:人工智能的技术,要在所谓的机械工具上面,好像又不一样了,而且有一个点,要说一个事情。人形在他们的一代中,是感觉不到和人的区别。现在也很难想象,人形像人一样的更新迭代之后会是什么样。
青藤:我补充一下,就是侦探小说老祖宗的智慧一直在嘲弄科学主义,因为科学主义是一阶的;侦探小说里面的桥段,就是现场发现了一个凶器,凶器上有A的指纹,警察发现了A的指纹后就认定A是嫌疑人凶手,但真凶B做的是一个二阶操作,他已经猜到警察的一阶操作是验指纹,于是他就弄一个A的指纹上去,他就能摆脱怀疑。
我的意思就是,云图不能直接搞一个非法操作,直接给AI一个二阶操作的权限,我觉得他们的非法操作,就是直接把AI当做人来写。那这样的话,人和AI之间的区分就等于没有了。
紫菀:真要我说的话,本家不是一直把人形当做人来写吗?
青藤,对呀,所以不就是回到了舒适区嘛。就是本家好歹还有个宏大叙事作为卖点,云图他自认为的卖点,是描写云端虚拟空间中的各人形的生活,想要更好地卖角色卡。但他的卖角色卡,就真的是把可以把人形这个“科幻”的点给拿掉。直接说他是一个商品角色卡就可以。不需要有人形这个要素。
紫菀:的确,本家有宏大叙事托底,云图都是将人形在现实中的故事,他跟现实世界接轨,但又没有像本家一样,在现实中显示背景的脉络。就,很现代。
青藤:倒不如说,本家有那么一个宏大叙事作为卖点,问题是来到了云图这个轻量级的作品里面,然后剧情有突破的可能,那就不是背景上的突破,而是类型化故事上去做深度。像本家的宏大叙事,他的单元剧格式都是固定:主角要去解决一个重要的危险或者威胁,和敌人打起来,哪个人死掉,然后获得了宝物或者情报,这种冒险类的框架是固定下来的。但到了云图这个轻量化,是可以尝试类型化的剧情,比如侦探、悬疑、文青各种各样的类型都可以尝试。但目前下来,就是在舒适区里面不断地搬运类型故事以往的桥段,他没有真的触及这个类型故事的深度。
紫菀:我还是这句话:他的字数就摆在那,只能这么干了。假如是我来干的话,我就会搞点花哨的形式,骗骗读者观众玩家。内容创新,内容母题都被讲烂,随着时代发展,偶尔可以摸出新的东西,但之后也会把创新的点给磨平了。云图现在就是在流水线搬运这些类型故事的非核心的点,然后摆出来。
青藤:而且,我想到一个比你的那种规则性怪谈更加野的形式,就是侦探类型故事里面的一个狂的突破,我是从内容扩展到形式。侦探故事不是永远都是一个侦探去破案吗?我这是受到了Sinbasara谈海猫鸣泣之时的启发,假设有这么一个故事:现实里面有一个大案,但一直没有人能够侦破里面的手法,然后有一个侦探人形,他是非常经验主义的,他设计出来就是为了侦破这个大案,他的方法就是不断去参加其他案件的侦查过程,试图以穷举的办法搜集这个大案的手法,破解大案的手法。但有这么另外一个写侦探故事的人形,他设计出来的目的也是要去破这个大案,但他的方法是不断地撰写侦探小说,试图用故事写作的方法去发现整个手法。
这里就是把侦探这个类型,降格为一个故事,就是案件,他到底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件,还是说一个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可以写的很短,但这个形式上已经有突破了。
紫菀:的确,你之前是不是干过这个事?
青藤:没有,我这个事受到海猫鸣泣之时的启发,因为海猫鸣泣之时有做“元文学”的味道,它试图把一个侦探故事真的还原成一个故事,读者不是要去做一个侦探,而是做一个侦探故事作家,去想要怎么写才能让这个侦探故事成立,你作为一个写手,你要怎么去把这个故事的逻辑漏洞给补上。这里是在复读海猫鸣泣之时的写作方法,但这种陈年老料,放到现在的二刺猿也是很新的形式。但这个的确是类型化故事里面,要钻到一定的深度才会有的想法。
紫菀:那我要说一个不好的点,就是类型小说的读者,他们被规训过的阅读习惯,就是让他们去享乐。我这里提出的机制,就是刷经验。就是他们已经经历过的经历,成功输出一些共性,只要去重复体验这种经历,他们就会觉得爽,类型小说对读者的这里规训是非常厉害的。所以就是本家的夏活,就是一个中等的故事,你的评价比较高,但我去和别人吹逼的时候,他们觉得这个故事既不悬疑,又不军事对抗。类型小说的读者,不太愿意去看见超出了类型的尝试,比如读者是一个看木偶戏的观众,那么你应该让我在幕后看戏,而不是把我拉到台前表演。特别是海猫鸣泣之时,感觉龙骑玩的老嗨,后面刹不住,对于那些类型小说的读者而言,就非常不满意。至今还要被老婆罗门拿出来鞭尸。
青藤:一边是生产端的复读,一边是消费端的捧臭脚。生产端复读归复读,消费端会为这种复读鼓掌,为“致敬”叫好,这是好的。
紫菀:我就觉得云图的故事永远没有新意,我就一个纯纯的拜物教傻逼,还硬要把他的故事读完。可谓是云卫兵了。
青藤:其实我觉得我的要求也不高,就是他要是能抄,抄的只要比业界水平高一点点就行了,比如说抄些外国得奖作品,什么星云奖之类的就行了,那至少还有点可以骂的价值,现在是连骂都骂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