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痘先分级,可以少走弯路!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至今已发布过3个版本,分别是2008 年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讨论稿),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修订版及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最新的指南代表着新的研究进展和更为积极合理的痤疮治疗方法。

对痤疮患者而言,2019版《指南》更详细的对痤疮进行了分类,大家可以对号入座,合理选择治疗方法,避免人云亦云,少走弯路。如从“某书、某宝”中看到别人这么治,我也该这样云云,只能说:
这可能适合他,但未必适合你。
痤疮的程度不同,分类不同,治疗选择也是截然不同。所以说,作为患者也有必要了解一下。而对同行而言,对一个患者反复的去问不如去找规律,找到规律、对症下药,事半功倍。对2019版《指南》的解读,要从发病机制、分级诊疗、治疗选择三个方面展开。



新《指南》指出:外用维A酸类药物是痤疮治疗的首选基本外用药。可以单独用于治疗那种黑头、白头,还有小的粉刺,炎性的丘疹。新版指南指出:外用维A酸药物具有刺激性,需逐步建立耐受。部分患者开始治疗使用2-4周内可能出现短期皮损加重的现象,采 取 较 低 起始浓度,小范围试用 ,减少使用次数以及尽量在皮肤干燥情况下使用。
新《指南》指出:在外用药物的同时,要配合使用皮肤屏障修复剂并适度防晒。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痤疮伴有明显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因此配合使用皮肤屏障修复剂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
新《指南》指出:过氧化苯甲酰尚无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性出现 ,可作为炎性痤疮首选外用抗菌药物。但可能会出现轻度刺激反应,建议从低浓度开始及小范围试用。
关于外用抗生素方面与2014版指南基本一致。我们要特别注意外用抗生素导致的细菌耐药问题。因此,外用抗生素不推荐作为抗菌药物的首选 。

口服抗生素药物,新《指南》与2014版变化不大。首选米诺环素,余下的药物副作用比较大,且容易产生耐药,就不一一罗列了。
口服维A酸药物,差别也不大。仍然强调口服维A酸药物(主要指异维A酸)是目前针对痤疮发病时病理、生理环节唯一的口服药物。关于副作用,但新《指南》点出了口服维A酸药物建议配合皮肤屏障修复剂使用,这是基于口服异维A酸可能会破坏皮肤屏障的相关研究。

此部分内容与旧版差别不大。物理与化学治疗主要包括光动力, 红蓝光 ,激光与光子治疗, 化学剥脱治疗(即果酸换肤)等。作为痤疮辅助或替代治疗以及痤疮后遗症处理的较好选择。

最值得注意的是:特殊人群的痤疮治疗和痤疮后遗症处理是新版指南新增的内容。特殊人群的痤疮治疗包括儿童痤疮、妊娠及哺乳期痤疮的治疗;痤疮后遗症处理新增治疗痤疮后红斑、痤疮后色素沉着、痤疮瘢痕等内容。
结合以上解读及我们的临床经验,现为大家提出四点建议:
(1)警惕每一颗痘痘,一旦发现早下手,及时处理;
(2)习惯科学洗脸,“三温”洗脸方法绝对值得提倡;
(3)红蓝光,激光与光子治疗是痤疮后遗症处理的较好选择;
(4)增生性瘢痕是痤疮后遗症的惨烈结果,必须重视,并及早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