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怎样教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20289/
科学地组织共产主义教育过程所提出的最尖锐、最迫切的问 题之一,是集体和个人在精神生活财富上的相互依赖关系问题 。 如果每个人都仅仅是消费者,集体的精神生活怎么会丰富多彩 呢?如果不认真地弄清楚使集体精神财富的源泉充满活水的溪流 来自何方,难道能谈得上集体是个人的教育者吗 ?如果每个人在 与同伴的日常交往中不是开诚相见,这一群人就一定是乌合之 众、一盘散沙。个人与集体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对个人 的教育,就谈不上集体的教育力量,而对个人的教育离开自我教 育是不可思议的。我认为,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就是对集体的 教育和对个人教育的统一,而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则是 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
教育人,就是要培养他们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要做到这一 点,就不能总是牵着他们的手走路,要让他们独立行走,使他们 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怎样实际做到这一点呢 ?
要教育人们从小就认识自己并进行自我教育。伟大的思想家 和艺术家弗•姆•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要自我认识、自我 约束、自我克制。”⑴」这是自我认识的金玉良言。陶冶情感,训 练思想和意志,形成和稳定自己的性格-这一切都应在认识自 己和掌握自己的同时自己去做 。
自我教育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 ——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只有当一个人的心灵对良言、忠告显示温存 或者对责备的目光这种极细致而纯人性的教育手段非常敏感时,
他才能进行自我教育。如果一个人对粗暴习以为常,只对“强有 力”的语言、喊叫和强制才有所反应,那就根本谈不上自我教 育。实质上,自我教育的前提是人对人的信任 ,是使个人的荣誉 和尊严起作用。为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首先必须建立起深信 对方具有良好意愿的师生关系。
根据多年的经验,我可以向老师提出一条实际建议:学生的 自我教育要求你有一定的教育作风。在你的集体中应有安静的气 氛,不要有大声喊叫和爱动气的现象。如果老师不时对这个或那 个学生大为恼恨,并让这种不良情绪 “发泄”出来,表现为大声 呵叱和气愤之下随意惩罚学生,力图最厉害地训斥他,那就不可 能有学生的自我教育。对一个人训斥、责骂、惩罚越多,他对好 言好语就越是听不进去,而他那种被列夫•托尔斯泰称之为好好 思考的能力就越是难以得到发展。
我坚信,绝对正常的教育是与惩罚无缘的。这一信念不是书 面推理的结果,而是多年实践的总结。教师同志们!我要声明一 下:这里谈的是儿童,是对孩子的惩罚问题。凡是一切依靠惩罚 的地方,就不会有自我教育,而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 有正常的教育。这是因为惩罚已使学生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 来,而良心则是自我教育的主要推动力 。如果良心在沉睡,就不 可能有自我教育。受了惩罚的学生就会想:我对自己的行为已经 没什么可思考的了,我已经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我们学校里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三年级学生,9岁的科斯 佳用弹弓打麻雀。他打伤了一只,把它捉住,折磨它。为了这 事,教师惩罚了他:三次没有让他和全班一起到森林里去玩 。在 孩子们朝思暮想的第二次有趣的野游之前 ,科斯佳在课堂上蹙着 眉头,对教师的提问答非所问。全班同学都到森林里去了,而科 斯佳却留在学校里。他在一个草棚的房檐下捉了几只还没有长出 羽毛的可怜的小麻雀。把它们放进老师的桌子里。过了一天(到森林野游是在休息日的前一天),教师打开桌子,发现那些小麻 雀几乎都死了。
怎样解释这种残忍行为呢?为什么在惩罚之后孩子往往变得 心狠了呢?这是因为“强力”影响手段使他不去动脑筋思考问 题;他感到难过的,不是自己干了不体面的事,而是他受到的惩 罚。实际上,他正在忘记自己不好的行为,而教育的逻辑则要求 孩子好好思考自己的行为。结果却是,孩子往坏处想了。他觉得 自己受了委屈,心里逐渐积累起怨恨。而且惩罚要是稍有一丁点 儿不公正,这种怨恨就势必像雪崩一样塌下来,其猛烈程度是老 师意料不到的。
我认为正常的教育应是这样的:孩子没有严重的不良行为, 犯了轻微的、无关紧要的“过错”,他就会深深地感到内疚,把 它放在心上,受到良心的责备一-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教育的艺 术在于防止发生严重的过失。怎样防止呢?首先要同学生进行个 别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