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还可以一看的书 Memoirs of A Geisha(由这本书所想到的琐碎)

2020-11-21 20:20 作者:铁头阿豹  | 我要投稿

自古专栏无人看,这就是b站~

前两天做了一次冥想,果然睡着了。但疲惫的时光在舒缓的音乐中得到了延展,很奇妙的一次体验。(怎么会说给我一张瑜伽垫,我能睡到地老天荒?)


不正经的分割线。

今天读完了《艺伎回忆录》428页厚厚一本,从七月到现在,换了三个城市,历经不同的生活状态。读完有一种轻松又略迷茫的感受,不是书的内容所带来的触动,而是一个目标完成后突如其来的空白。或许是筑基又失败了吧,读了这么多书(专挑简单的,有意思的)感觉没长进有点小挫败。那就再来几本!

挑这本书很偶然,夏天的时候咬着冰棍刷片段(某英语app),看到了杨紫琼和章子怡手腕翻飞扇子如同蝴蝶一般起舞,突然就想读一读这本书。当然或多或少也与当时书单较杂有关系,不管是《心是孤独的猎手》《喜福会》《雪落香杉树》还是《大地》《马克吐温散文》这些书的介绍和选读,突然就想看一看不一样的文化(当时其实很想读educated这本热门书,现在情绪也冷了)。

在某书网买了一本二手,翻开的瞬间至今记得。如果你曾有过偷偷摸摸跑去学校附近租书店往书包里塞武侠和言情,夏日的晚上黄色的灯泡下满是飞蛾乱飞,大风扇吱吱呀呀,满屋子的旧书味道,就会晓得豹豹所描述的气味,怀旧的气息。当然不是因为我年纪太大了,而是出生的小城太小了,一眼生活望到头的那种。仔细想想现在的孩子多了很多新奇,其实也少了很多体验。

书一共35章,包括前言和后续感谢。这一次老老实实从序开始读起(很少读序是因为杂七杂八嫌弃啰嗦,有的序能占书的1/4),实在太好奇一个美国人如何去描述日本艺伎的生活日常。但合上这本书脑海中确实浮现影片中一身黑色和服打伞从雪中漫过的曼妙身影。但是作者太不老实了,前面你会觉得这是实打实的回忆录,但后半部分却阅读越拧巴,也难怪他自己在后文写到是自己创作的小说。后半部分的作品完全是美式的实用主义,女人物化到极其现实主义。也是不大能接受的点。

书的前四分之一,尤其是十三章以前是最喜欢的部分,小姑娘的跌宕起伏生活,挣扎如同浪涛中的浮木,大片生活环境的带入,不同生活带来的冲击栩栩如生,让人跟着节奏无法跳出。但从艺伎开始掐架,为努力成长为一个高级陪客开始就一次次放下这本书,实在是转化太大无法接受。记得中间还专门去看了一部日本本土的片《恶女花魁》,但除了画面美实在是提不起兴趣。或许我也只能看一看黑泽明,是枝裕和,宫崎骏这种主流。日本的文化有些扭曲,而现代版的文化则有点丧气,也是特别不喜欢的原因之一。包括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也总觉得有些不适,这些在夏目漱石,桥本忍,田中一光等作品中多少有些流露。即使是特别喜欢的渡边一淳,东野圭吾,新海诚,他们的描述中也让人对生活提不起精神。这种勉力去爱让生活觉得更加沉重。没有一种恣意盎然为自己燃烧一把的痛快。所以或许这是一次次看不下去的原因吧,但还非要去猎奇,无力吐槽自我。书的后半部分略带香艳,一些观念直接从东大街扭到了西大街。不大适合青少年来读。

扯得有些远,不过这篇文字也是随意记录一些,自己和自己聊聊天。回归到略无趣的综合评分,五星可以给出三颗半,难度不算特别大,用词简单。有些本土词汇,像sumo,kimono,obi,gion,geisha读完这本书牢记清楚不要不要的。另一大特色文中比喻很多,比如歪歪扭扭要塌的房顶,在猫跟前露头的老鼠,晕染开的米纸,被蛇盯上的猎物,人的沮丧像是瓢泼大雨临下的屋顶等等。但奇艺的有种看日漫的感觉。最后结尾部分莫名被感动了一下,人到最终点回顾以往,饮下一碗尘世飘荡过后的孟婆汤。读完复杂的味道入喉,辛辣苦涩唯一不同的没有讲述者的甜。人生总是过去了坎才会去谈论曾经的坎,其他的只能随波逐流中努力拨出一条与命运抗衡的河流。

总之,还可以一读的书,温馨提示,可以下载电子书来读。新书太贵,很不值得放在书架,旧书容易过敏,不值得一买。不信,可以看一看豹豹准备清出去的旧书堆。

书封拍摄仅为推书所用,非商用



还可以一看的书 Memoirs of A Geisha(由这本书所想到的琐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