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好“三种角色”,用好调查研究“法宝”

2023-06-25 20:18 作者:花花姑娘5  | 我要投稿

李欢欢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对全党开展主题教育作出深刻阐释和明确指示。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传家之宝,是人民群众检验干部履职到不到位、本领有无提升、服务是否转变的重要标尺,更是主题教育能否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站稳人民立场,自觉做“走访员”获一手资料,当“知心人”听一线声音,成“实干家”解基层难题,让调查研究的成效体现在一次次的实地走访、一声声的真切问候、一件件好事实事的落实落地上,用担当实干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获得指数”,创造真正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做“走访员”,以“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的探寻精神,获“一手资料”。调查研究不是纸上谈兵,仅依靠查阅资料、搜集文献、分析数据取得的所谓成果,往往见“皮”而不见“骨”,与基层实际相差甚远。开展调查研究,要在全面细致掌握基础资料的前提下,以脚为先,躬身实践,深入千家万户,踏遍万水千山,既要注重量的积累,更要把握质的变化。在调研覆盖面上,要坚持从一到百,走千家到万户,保证一户不落,以调研对象的多、掌握问题的广保障发现问题的真。在调研方式上,要力求把量的积累转化为质的变化,少一些打电话、做问卷、发短信的“云接触”,多一些进家门、面对面、近距离的实感受,沉下心来,听取真心话,发现真问题,让基层调研的脚步踏遍乡村农户每一个角落,让“一手资料”有底可查、有据可依,成为党员干部解决民生诉求、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确保调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

       当“知心人”,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真挚情怀,听一线声音。做调查研究,重点突出一个“真”字,实际工作要认真,了解问题要较真,解决问题要情真。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深入本质,只有贴近群众才能贴近真实,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不会来自“文件”,也不会来源“听说”,不能书本为上,更不能旁敲侧击,要真诚直接,要身入情至,带着问题、带着感情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流不咬文嚼字、拐弯抹角,而是从群众在意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入手,把镜头对准“犄角旮旯”“琐碎小事”,以调查研究问题为导向,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掌握民情民意,让“一线声音”成为推动解决经济发展制约瓶颈、乡村建设难点痛点、社会治理突出问题、惠民利民政策落实短板弱项的“助推剂”,真正让调查研究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法宝。

       成“实干家”,以“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奋斗姿态,解基层难题。调查研究不是一句空话、一件虚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仅体现在形成一篇报告、做成一次宣传、得到一句称赞上。有的党员干部调查很深,但研究不够,注重在遣词造句、内容新颖上下功夫,调研结果往往贪大求全,没有重点,导致问题建议不切实际、无从下手,这样的调查研究“雷声大雨点小”,既没有精准解决基层难题,又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基层党员干部要以实干为本,坚持把成效明不明显、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调查研究成果的衡量标尺,对调研发现问题深入分析研究,只要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无论大小,严肃对待;只要有利于群众幸福感提升,再小也要研究透,再难也要努力办,真正让群众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得到实惠。

当好“三种角色”,用好调查研究“法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