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赵先友嘶哑的吼道:敌人冲上来了,开炮打吧
大奇看天下
3月前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1952年10月5日上午11时20分,美国陆战一师两个营,南朝鲜陆战一团,在12辆坦克和3辆喷火坦克的配合下,对志愿军坚守的67号高地进行第29次攻击。
志愿军的阵地上,只剩下双目失明的副指导员赵先友,和负伤的通讯员刘顺武。他们已经在阵地上坚守了三天两夜,面对蜂拥而上的敌军,赵先友和刘顺武边射击,边用嘶哑的声音对着步话机呼叫团指挥所:
团长,敌人冲上来啦,开炮打吧!

片刻后,志愿军炮群怒吼,炮弹雨点儿般砸落在67号高地上,300多个韩国大兵被炸的血肉横飞,尸骨无存。
赵先友是河北乐亭人,志愿军十九兵团65军582团6连副指导员。
1951年7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中国志愿军强有力的打击下,被迫举行停战谈判。
谈判地点选择在朝鲜开城板门店,志愿军65军驻守开城,负责保护志愿军谈判代表团。
停战谈判从一开始就很不顺利,美国首席谈判代表乔埃认为持有海空军优势,试图通过谈判,攫取包括开城在内的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扬言,如果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让飞机和大炮去说话。
就这样开城地区烽烟再起,打打停停一年多,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先后发动了9次大规模攻势,结果在志愿军的顽强反击下,无不以失败而告终,美军不但寸土未得,反而把板门店以南沙川河东岸的67号高地,和红山包(即西场里北山)86.9号高地被志愿军攻克。
这两个高地距离板门店只有5公里,高地上的一切,通过望远镜在谈判会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美军不甘心失败,派出主力部队,试图收复丢失的高地。
1952年10月2日,美军把进攻的目标对准67号高地。
67号高地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海拔只有67米高,582团团长张振川把守卫阵地的任务交给了二营六连。
6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勘察阵地之后,向上级提出建议,美国鬼子火力太强,山顶上又没有坚固的工事,阵地上应该少放人,把主力放在山下的藏兵洞内,必要时再往阵地上增加人员。

二营营长王守忠认同赵先友的建议,并报告团长张振川。张振川认为建议很好,并决定集中全团的步话机,时刻保证前沿阵地与连、营、团指挥所的通信联络畅通。
赵先友主动提出自己带一个加强班18个人去山顶守卫主阵地。上阵地前,赵先友带领战友们宣誓:我们坚决守住阵地,人在阵地在,绝不后退一步。
二营六连主力在山脚下的屯兵洞内,只需要15分钟内就能到达山顶增援。

10月3日早晨6点多,美军出动24架重型b29轰炸机,开始对67号高地狂轰滥炸。先是使用凝固汽油弹,然后又是重磅炸弹,在敌人的轰炸中,67号高地被整整削去了两米,海拔高度变成65米。
B29轰炸机完成了三轮轰炸任务以后,48架f86战斗机对67号高地进行扫射轰炸,志愿军战士把敌人其中的飞机叫油挑子,因为它的机翼像是挂着两个大油桶。据守在山顶的战士们奋起反击,用手中的轻机枪击落了两架油挑子飞机,由于飞行高度太低,飞行员来不及跳伞,葬身在自身携带的凝固汽油弹火海中。
除了飞机轰炸,美军陆战一师还在中立区布置了110门重型火炮,在三天时间里,向67号高地这块不足一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了4万多枚大口径炮弹。创下了整个朝鲜战争中,单位火力密度达到最高的纪录。
狂轰乱炸之后,美军陆战一师编成下的南朝鲜陆战一团,在喷火坦克的配合下,从连级到营级规模的冲锋高达29次。
赵先友和他们的战友们舍生忘死,采用主动防御战术,反复发起对敌人的反冲锋,和进攻的敌军拼刺刀,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把阵地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战斗进行到第3天,一条条胜利的捷报,通过步话机传输到团指挥所。但是团首长也在胜利的喜讯中敏锐地发现,守卫在山顶主阵地上的兵力所剩无几。
团首长派出一个班的兵力,对山顶阵地进行增援,可是在半路中被敌人发现,美军使用飞机,坦克和远程火炮,在通往山顶主阵地的必经之路上,构成一道无法穿越的火海,增援部队出师未捷就全部伤亡在路上,最后不得不放弃增援任务。
此时,山顶主阵地上只剩下4名志愿军:副指导员赵先友,警卫员刘顺武,志愿军战士王挂印,李富。
在这三天三夜的防御战中,敌人的尸体铺满了整个山岗。守在山顶上的志愿军战士们,已经打退了美军29次进攻,恼羞成怒的美军打破常规,没有经过炮火准备,就再一次集中美军陆战一师编成的南朝鲜陆战一团一个营,在12辆坦克和3辆喷火坦克的掩护下,对据守在山顶上的志愿军战士,发动了攻击。
身经百战的王贵印和李富先后牺牲,山顶的主阵地上只剩下双目失明,五次受伤的赵先友,和负伤的通讯员刘顺武,刘顺武背着赵先友在主阵地上来回移动。刘顺武枪法很好,至少有30多名冲锋的敌兵倒在他的枪口下。
但敌人太多,距离也越来越近,仅凭一个人微弱的火力,再也不能阻止美军占领主阵地。
敌人封锁严密,赵先友和通讯员刘顺武已经三天三夜没喝上一滴水。最后时刻,报话机里赵先友嘶哑的声音让团首长为之动容:团长,敌人冲上来了,开炮打吧!不久,阵地上响起一阵急促的手榴弹后,阵地上沉寂了…。

团指挥所内,空气顿时凝固,谁都清楚,赵先友呼叫炮火的意味着什么。团长张振川的拳头狠狠地扎在桌子上,厉声对炮兵第八师参谋长任正亚道: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开炮打!
几秒钟后,炮八师早已标定好射击诸元的大口径火炮一起开火,对67号主阵地进行炮火覆盖,刚刚冲上山顶,立足未稳的美军顿时被炸得血肉横飞,5分钟火力急袭后,炮火延伸,开始轰炸正在山腰间运动的敌人。

就在赵先友呼叫炮火13分钟后,6连仅剩一个班和能参加战斗的轻伤员在连长李才的率领下,向山顶主阵地反击,7分钟后,敌人落荒而逃。67号高地又牢牢地控制在志愿军手中。
经过几天血战,在主阵地周围,横七竖八躺满了敌人丢下的一千多具尸体。同时还抓了敌人多名俘虏,两天后,撤下阵地的6连战士们,押解着他们抓获的俘虏,从板门店谈判会场门口经过。美国谈判代表哈里逊面如死灰,久久地说不出话来。
战后,志愿军总部为6连副指导员赵先友追授特等功。六连授集体特等功,并授予“英勇顽强守若泰山的钢铁连”的光荣称号,刘顺武等8人被追认为一等功。
作家巴金曾在开城前线采访到赵先友和众多志愿军英雄的事迹后,于1961年写下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团圆》。
后来武兆堤导演对小说《团圆》进行了改编,以赵先友等烈士喊得“向我开炮”为原型,拍摄了堪称经典的影片《英雄儿女》中的王成。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他”!
赵先友和他的战友们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在心中。
来自:腾讯新闻
https://xw.qq.com/cmsid/20201127A030ST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