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2023-02-18 23:05 作者: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 我要投稿

【课程标准】 

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价值。


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所以人们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1.《查士丁法典

(1)帝国版图:囊括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进入了“黄金时代”。

(2)查士丁尼: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3)统治时间:395—1453年

(4)《查士丁尼法典》影响:(重点)

积极性:1.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2.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外来侵略: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9世纪以后,面临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拜占庭 ,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14世纪初开始,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人的不断进攻

(2)抗击侵略: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3)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4)帝国影响:1.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桥梁2.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3.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5)灭亡原因:

内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统治者妄自尊大,固步自封

外因: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人的扩张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P50课后活动:

1、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V,错误的画X《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V)《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3.灭亡教训:

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可见: 开放宽容促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4.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的原因:

①地理位置优越;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②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③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

④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