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封顶价画100亿元“大饼”!这家茶饮店靠低价能实现吗?

奈雪的茶流血上市,蜜雪冰城却在安安静静赚钱。
近日,蜜雪冰城开咖啡店的消息不胫而走。咖啡店继续延用蜜雪冰城“低价”风格,主打现磨咖啡,咖啡价格固定在3-8元之间。值得关注的是,蜜雪冰城曾许下2021年完成百亿营收的目标。此次涉足咖啡领域,借助蜜雪冰城的消费影响力,百亿目标或能更早实现。
再看整个新式茶饮行业,奈雪的茶上市后一路飘绿,净利常年亏损;主打高端茶饮的喜茶由于开店的“高配置”需求,成本压力等因素不断涨价,正在劝退年轻人。蜜雪冰城似乎成了饮品消费者的选择。
不过,目前已经迈过15000家加盟店门槛的蜜雪冰城,真的赚钱吗?前段时间,蜜雪冰城引发的原料日期窜改等食品安全问题被予以警告。快速发展期,蜜雪冰城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吗?
01
“黑马”蜜雪冰城

近年来,喜茶、奈雪的茶的新式中高端茶饮品牌频频受到资本的青睐。而蜜雪冰城却被“土、乡村”等标签定义着,不被大众看在眼里。而正是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品牌,深挖之后发现,其有着不输于喜茶等品牌的力量。
从估值来看,虽然新消费升级带动了茶饮行业向着高端、提价等方向前行,但蜜雪冰城反其道而行之,以不涨价频频刷路人好感,并以黑马之姿,反超高端茶饮品牌。
资料显示,今年初,蜜雪冰城牵手高瓴、龙珠,走完首轮20亿融资,估值也随之突破200亿,反超喜茶的160亿估值。此外,它还宣布将在年内完成A股上市流程。
不轻易融资,一参与融资,便直指业内第一的位置,这样的蜜雪冰城已经很难让人忽视。
从企业营收来看,虽然无从知道大多奶茶店的经营状况。但就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招股书中便能窥见一二,2018年到2020年,奈雪的茶营收分别达到了10.87亿、25.02亿、30.57亿元,但净利润分别为-6600万、-3855万和-2.02亿。赚钱是真的,赔钱也是真的。奶茶行业并不如外人看到的那样,是个低投资高回报的暴利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有数据显示,蜜雪冰城2019年营收为60-65亿元,净利润约8亿元,2020年数据并未公开。可见,其盈利能力远超已上市的奈雪的茶。
02
加盟商弊病尽显

2016-2020年,蜜雪冰城门店数量分别为2500家、3500家、5000家、7500家、1万家,2021年年底,蜜雪冰城直指2万家店。而喜茶2021年初,开店数量停滞于695家,直营经营。奈雪的茶开店数量约为500家。
有人不禁问,蜜雪冰城开店数量上限在哪?业内人士曾表示,目前加盟蜜雪冰城,首先要考量店面选址,必须在人流量大的情况下,才能够落点。尽管其没有明确规定一个区域内只能开多少家门店,但为了保证人流量,一个乡镇基本上只能被允许开1到2家门店,再多则不会获批。随着1.5万家门店在全国各地铺开,市区和乡镇上的门店数量近乎达到极限。蜜雪冰城的开店数量已经趋于饱和。
基于此,不涨价的蜜雪冰城还能挺住“不涨价”这一律条吗?
虽然蜜雪冰城开店如火如荼中,但近两万家店的管理、运营、渠道等都存在一定的挑战。
首先,在盈利模式上,蜜雪冰城并不参与加盟商分成,通过原料与加盟费盈利。通常由加盟商负责,且自负盈亏。当然,蜜雪冰城并非完全对加盟商放任不管,基本操作规范的把关还是会做的。据悉,蜜雪冰城每个区域都设置区域经理,负责对整个片区进行管理。
由于加盟商模式,蜜雪冰城并不能完全做好监管问题。今年5月,在郑州市529家蜜雪冰城门店中,被检查出11项违法违规问题,除了常见的食品卫生问题之外,台账记录不完善、仓库管理混乱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另外,3元冰淇淋、4元柠檬水、7元外婆烧仙草,蜜雪冰城产品定价便宜,且不涨价,压力必然会向加盟商倾斜。去年,喜茶、奈雪的茶顶不住原材料上涨压力,纷纷上调价格,蜜雪冰城却坚决不涨价,获得一波好感,被视为一次出色的营销。不过,总部画的大饼,到头来却由加盟商来承担,留给加盟商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进而出现隔夜食材继续用的情况。
如此,面对原材料涨价,盈利空间压缩,以及加盟商管控难等多个问题,靠低价短暂取胜的蜜雪冰城,又拿什么赢得长期主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