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和蛋糕——不同孔径海绵的特性
前面写过一篇《海绵硬度不等于胶面硬度以及染色剂对胶面的影响》今天接着上回,聊聊我对海绵的认识。 海绵在整个套胶的占比和胶面是近似五五开的,所以说海绵和胶面都不应该单独看。一款套胶的由海绵和胶面构成,甚至狂飚这种套胶还涉及到二次处理。 但最显而易见也是最关键的区别,还是在于不同海绵之间的孔径,也就是孔径大小。 海绵我只看作两类,只有蛋糕和高密两种。 哪怕是蝴蝶的蛋糕和ESN的蛋糕,骄猛的高密和国产的高密,都是有相当大的共同点的。但是蛋糕和高密之间,区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出球弧线和击球软硬上。 孔径越大的海绵,出球弧线越高,孔径越小的海绵,出球弧线越低,高密海绵可以看作孔径为0的蛋糕,出球弧线最低。 同样,孔径越大的海绵,击球手感越软,孔径越小的海绵,击球手感越硬,高密的击球手感最硬,海绵本身的支撑性也越好。这也是为什么蛋糕更多地和出球快的涩性胶面搭配,而高密海绵往往搭配粘性胶面。 其实就像球拍和人讲究匹配、套胶和底板讲究搭配一样——胶面和海绵也是讲究搭配的,当然现在都只生产套胶,厂家都把套胶搭配好了,不会再回到那个胶面和海绵分开买的时代了。
(图片源自Donic官网,海绵孔径对套胶的影响) 虽然ESN、国产、日系内能技术有些许区别,但总的来说新出套胶的风格都是相互学习借鉴的。D09C模仿狂飚;D系列涩套参考了德系高弹的风格;而德系ESN也在模仿蝴蝶的那种韧感和安定感,国产粘套则以狂飚为目标做产品;国产涩套虽然起步晚但仍在不懈模仿ESN和日系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