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佛学如何解决精神内耗和不自信?——当下的力量/十地顿超,当下顿悟/一念三千,三千

2022-04-24 18:12 作者:一栽333  | 我要投稿

当下这味药能断苦万千


当下这个核心我强调了很多次,但如果你真的理解了一次,你就知道它背后有非常多的意义。当下这一味药能断心病万千,这并不是一个形容,而是说我们几乎所有的痛苦、不快、伤害都和过去的记忆有关。而过去的记忆是存在于我们自己的思维之中,也就是时间。

时间包括过去、过去我们经历的那些种种时间,还包括未来。我们在现在去想象未来的一切,比如未来你会成功,比如未来你会失败,所以你恐惧。比如未来,你想象的会很好,很美好,所以你在当下就会很乐观的心态。当你想象的特别不好的时候,你就会焦虑、压力,所以这都是时间。

而我们的思考也是在时间之中思考的,其实脱离的那个时间,这里是指的超越时间的那个当下。这样一说好像很不好讲清楚,我就说哎,超越时间感觉好高大上啊,好玄妙啊。其实不是因为我们人只要去思考,肯定是基于过去投射未来的,这就是时间,这就是在时间之中思考

比如我回忆到以前我小时候受到一个伤害,我在当下,我想到我小时候受到伤害了。所以我一直想解决这个伤害,我就想在未来能找到某种方法来解决我内心的这个伤害。

看似是非常非常正确的思维方式,但其实我们是在时间之中思考的。就是当我们去把过去的那个伤害带到当下的时候,他其实只是过去的一个念头,一个回忆,我们对这个回忆产生了纠缠。而在当下其实是没有那些事情。就比如说小时候你和别人打架,你挨揍了,你挨揍的那个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他只是一个或者是小时候别人对你说的一个伤害你你自己的话,他现在也只是一个记忆,是我们在当下紧紧地抓着这个记忆。我们有我们所谓的逻辑和信念,他紧紧地抓着这个记忆,而他只是当下的一个念头。但我们却深深的在执着他和认同他

这就是托利(《当下的力量》作者)说的。我们认同我们脑海里的所有的想法,哪怕他们是负面的或者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就是惯性的认同我们自己脑海里这个记忆。比如你上学的时候,老师说的一句话,无心说的一句话,可能伤害到你的自尊心了。

然后你在当下,每次想到这个过去的时候,你都会心里非常的不开心,然后你会和这个记忆不停地纠缠,不停地强化它。但实际在当下它并不存在,那只是一个过去的回忆,在当下。比如说很久之前老师说你很笨,但是过去那个当下,像那个时候的你就像小象,就像老虎。

小时候那个时候你可能就是力量不够大,然后在那个境遇下,你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是因为你深深的执着这个记忆,即使你已经成长为老虎,成长为大象了,但你依旧被这个锁链困着。你因为你一旦想到我很笨,你现在就觉得自己依旧是很笨的,你把这个过去带到了当下。

而实际现实中的你已经长大了,已经有更多的成长了。只不过是你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你一直不敢去尝试,你被这个记忆所困住。你在时间之中。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注意力非常不集中,老师讲课我就几乎就是他讲着讲着我就走神儿了。

 

但是现在如果我执着我以前的这个记忆的话,我不行,我很笨。我现在不可能能阅读这么多的书,因为我根本就不会去尝试。即使拿起一本书,我的脑子里也会升起一些以前的结论,我这个人怎么能看书呢?我能看得懂吗?我可以吗?我注意力那么不集中,就是各种各样的想法会用过来。如果大家来我家里面的话,看到我的书肯定会惊讶。

很会很难想象一个以前看到书就头疼犯困,竟然现在完全做着完全相反的事情。还有我也戒了烟,我以前从来不认为我能把烟戒掉,我好几次经历都是戒了两天,第三天就抽了,一个季都没超过吧。

那至少说明一个这些。那至少说明一个事情。就是如果我还是执着我过去的那个记忆,过去的。我对自己贴的标签和定义,在当下根本不去尝试,去看看书,而是执着我当时的那个结论。那个内心的评价。我很笨,我很笨。我注意力不集中,那我现在看这么多书的时候,我是怎么能看下去呀。

我们是可以做到的,但我们却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所以托利一直在说,你要立足于当下的事实,而不是你在当下的一个想法。

你当下的一个想法,就是你过去的那个回忆,老师评判你啊,你太笨了,做什么都不行。或者你的家人批评你,你太笨了,你不行,这些种种的枷锁在当下都困着你这些限制性的信念。但其实它只是过去的,只是花园里面的草,不代表着游阳处的那个草,甚至于现在的你要比那个时候更加的强大。

这只是一种逻辑上的解释。更重要的是过去并不存在,是我们一旦在实践中去思考的时候,我们进入到我们思维里面,提取过去的记忆,然后在投射未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在时间之中了,也就是佛陀说的过去心、未来心和现在心

这三个心其实就是组成了时间,我们在这个时间里面去思考,而脱离是指的其实就是超越这个。这三个思维就是这个思维过程基于过去,投射未来,然后现在评价现在,这就是过去心、未来心、现在性。这三个心组成了一个时间的概念,它其实是个幻想,为什么?

因为在当下他们都不存在,过去是真的不存在了,这不是说胡说八道,过去还存在吗?十年前的你发生任何事情他都已经不存在了。在当下只有你在听我讲这个话。我在说这句话,明天早上我吃什么我可以计划,但明天早上发生什么事情我不知道,我也无法预料,只有当下。

此时此刻我在讲这个话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就是这样,就这么简单。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进入到思维里面,在实践中思考的时候,我们把过去的痛苦带到了当下。

我们所有的恐惧、焦虑都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中去思考,想象未来的时候啊,我可能不会成功,我可能会失败,我可能会失去所有。我可能会如何、如何的焦虑。全都是因为你在当下进入到实践中去思考未来的时候,你在当下产生的现在这个焦虑的心。

但是如果你不在实践中思考,你只是完全的活在当下,我在当下拿着这个手机呼吸着,旁边是水,当下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

是我们一旦进入自己的思维里面,在时间中去思考,所有的痛苦焦虑就产生了。所以我刚才说当下这味药能断心病万千,而这个当下才是更接近于托利说的那个活在当下的意思。也是和禅宗里面说的,我每天都吃饭,但是我未咬着一粒米,它是更贴合托利这个意思的。

我们确实每天都吃饭,但是当下的我嘴里没有咬着任何一粒米。因为你两个小时之前吃的那个西红柿炒鸡蛋拌米饭已经不存在了。并不是说否定了我们吃饭这个过程,是说在当下他们就是不存在,它是你的记忆,它就是你的记忆,这是事实。

所以禅宗说,我终日吃饭却未曾咬着一粒米,因为那些都是记忆以及未来的想象,你未来想象你要吃多少饭,那都是想象。

唯一真实存在的只有当下此时此刻,而也只有当下此时此刻在不停的存在着。还有一个更形象的例子,就是我们每个人工作完了之后,回家之后,很容易就惯性的,比如瘫坐在沙发上,就开始陷入思考了。那不是思考,那就是不由自主的思考,就会思考,哎,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今天老板是不是批评我了。今天和同事交流的过程中有了一点小摩擦啊。今天某个人又夸奖我了,今天坐公交车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些什么什么事,然后你对这些事情你内心都会有不同的反应。老板批评你的时候,你坐在沙发上,你会想老板批评你了,会不会影响你的薪资,影响你各种各样的情况。

总之你就会内心各种揣测,然后你看到公交车上的事不行,你内心我会说,哎,这个事情真是太糟糕了。然后你坐在沙发上,你不由自主的去想事情的时候,其实就是陷入到时间去思考了。这个一定要我们留心我们自己的这个思维过程。

你有一天真的回家的时候,忽然意识到你自己又在瞎琢磨这一天发生的事情的时候,那就是在时间之中思考的意思。我们就是陷入到我们思维里面的这种时间的过去心、未来心。然后影响我们现在这个心,在这个时间的运作之中了。

而在当下你只是坐在沙发上,甚至有可能你还拿着一瓶可乐啃着一个炸鸡,当下什么都没有,是你自己在思维里面去回忆今天,加了多少班,做了多少、多少工作?或者前几个月你做的那些工作那怎么、怎么繁琐,太累了,太辛苦了。

你把所有的东西全都一瞬间带到了你坐在沙发上,本来喝着雪碧吃着炸鸡的你,你把时间沉重的负担放到了这个当下

而如果你不陷入到思维里面去,基于时间想象未来的时候,你内心根本不会沉重。你现在身体是轻盈的,是你的脑子,你的思维跟你自己的身体造成了很大沉重和压迫和紧张和焦虑并不是说让我们不去思考问题,而是说对于这种无意识的胡思乱想很容易对我们造成精神内耗

那怎么停止啊?其实就像托利说的,我们要在每一个当下,比如说你现在拿着雪碧在喝,在吃炸鸡呢。你吃着吃着,后来又跟随你之前的某个想法跑掉了。这个想法可能是几个星期之前有可能是几个月之前有可能你会yy明天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些全都是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了时间之中。

然后你现在嘴里在吃什么呀。你吃炸鸡。那你就仔细品味这个炸鸡,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你吃的时候,你又留意到你自己这个想法又把你注意力给拽跑了,你再拽回来。这样能把我们的精神内耗降到最低,你也能保持你每天专注力以及精力更充沛。

最重要的是当一个人不背负过去那些沉重的负担,所以在当下处理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想想是多么的轻松和愉快。而且肯定也富有创造力。我们每个人紧张焦虑,做一件事情退退缩缩的时候,都是因为你在当下,本来你可以简单的面对这个事实去基于事实而做出反应。但我们总是基于我们脑海里我们过去的那些东西,所以托利说我们是被过去所制约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被过去所制约的。这并不是说让你放弃家庭责任啊,或者是父母,或者是孩子。

那些东西都是因为你在思维里去想的时候,在沉重,你不想的时候,在当下,你只是在玩手机而已。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情况。但是当你背负着啊,我有家庭,我的父母,我的孩子就过去。你做的所有的种种和家庭里面发生的所有的事情的时候,你想到他的那一刹那,一念三千。

然后你就把这一念三千里面的所有东西在当下背负着他,去处理当下这个事情。你想想你处理的时候,你会是一个轻盈的心,你会是一个真正客观的心。在处理当下的事情吧。

你的心就像戴着一个厚重的有色眼镜在处理当下的事情,而且你甚至还背着一个巨大的石头。其实我们每天的心情不开心啊,都是因为我们被这种乱七八糟的想法,所以影响我们和他纠缠,抗拒、消耗而它仅仅是一个业力

我觉得这个真的是一个科学夜里,就像我们骑自行车,你从山坡上下来,骑得很快的时候,你刹不住车那个劲儿,惯性的力。其实就像我们思维一样。这些念头啊,就像你以前小时候的一个想法。那只是那个环境下一个想法得出一个结论,你觉得那个人是特别的糟糕,或者是你评价你自己特别的糟糕。

然后你小时候这个信念就一直伴随着你这一生。而这个结论只是你以前的一个力在你脑海里重复性的出现而已。它是不停的会在你脑海里重复的出现,就是因为有这个惯性的力。而他一旦出现的时候,你一执着,你一旦认同,你又给他注入了一个力。

就像你骑自行车,你又在蹬力,你每次一认同他的时候,你就会把这个力注入到力,那么他下次还会再起来。无论你是抗拒它,评判它,还是找解决方案解决它,你其实都是在强化它,给它注入能量,给它注入这个力

而只有你当它升起来的时候,从你脑海里这个结论又升起来的时候,你在当下,比如说吃着炸鸡,你意识到了,ok,你把注意力再转移到你去吃炸鸡上,仅此而已。不要去批判这个念头,不要去抗拒它,也不要压抑它

因为无论你是批判、抗拒、压抑,你都是有一个最基础的,你是认同了他,你认为这个念头是真的,你把它当真了。所以你才会出现那三个反应,压抑、抗拒、批判,或者找解决方案。看上去这三个都是正常的反应,我们大部分人的反应,但其实你都是在给他注入力。

实际呢,他只是你在吃炸鸡的时候一个胡思乱想而已,一个你脑海里的胡思乱想,一个重复性的一个念头,仅此而已。

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过去所谓的结论和经验。如果真真正正的,干干净净,利利落落的话,那么你现在每一天都是非常轻盈的工作的。因为你不会背负过去任何的负担,哪怕你过去做了很多工作,在当下,你只是拿着一个雪碧吃了一个炸鸡。

但一旦你陷入到思维里面,在时间过去心、未来心这两个新的运作之中去畅游的时候,你很快就会跌落到谷底。你就会想象你以前付出了多少、多少。你还会你还会在投射未来。你会再想想未来啊,未来我肯定还要付出更多如何如何。

然后你当下就会非常沉重,这个心就这个这三个心的运作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你如果去这样想的话,你何来痛苦?何来焦虑?你的痛苦是因为你对以前的不愉快的记忆的执着,你执着的是什么呀?其实仅仅是一个念头,念头是你脑海里的一个能量形式,一个业力一个惯性。

而未来呢并不是说否定你去计划做规划、做计划,并不是否定这个,而是说的什么呀?你在时间中去想象未来的时候,你忽然想象到你未来的一个非常恐怖的场景。然后你当下开始焦虑,那并不是计划和规划未来,那只是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你的杂念之中,去焦虑,去恐惧了

他和你去规划和计划和应对你认为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纬度的。就我们头脑来讲,它是有维度,什么是维度啊?就是区域。就我这个脑袋来讲,它存在区域,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别性。如果我们把脑袋空掉了,他就没有时间,就没有空间,就没有区域了。这也就是佛教里面讲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十地顿超,顿超十地。

回到我们灵信上面去了,回到佛性上面去了,来到了神性上面去了,哪里还有时间、空间,还有区域的,但是你一停留在头脑层面,他就是是有时间、有空间的。当你白天八个小时,你你要做很多事情,是不是?要记住和处理很多事情,如果是处理很多问题,当你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一闭眼,一睁眼,如果你不看手表,你不知道你睡了八个小时,那为什么?在睡眠的八个小时当中,我问你还有空间感,还有时间感吗?没有为什么?因为你的头脑休息,所以就没有时间,就没有空间了。

当时的头脑在值班的时候,在值班的时候,他就有时间、有空间的概念,只要是我们回到灵性的层面,他就超越时空,超越纬度,只要是回到头脑的层面,这个时候就有时空、就有纬度了。所以说这个十地顿超、当下成佛,千真万确,因为你回到了灵性上面去,完全是十地顿超,也不需要超,当下顿悟也不需要悟了,它本来就是这样的。哪里还有一个能超和被超,所悟和被悟的?但是你回到头脑上,而能超,被超,所悟和被悟的。

佛学如何解决精神内耗和不自信?——当下的力量/十地顿超,当下顿悟/一念三千,三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