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PCB产业废水如何处理

PCB行业概况:
PCB(印刷电路板)是支撑电子产品生产的重要部件之一,特别是现在的5G网络建设、大数据、手机行业、医疗电子行业、新能源行业、光伏行业等。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在2021年的PCB产量达到了570亿美元,每年的产量都有稳定增长的趋势。PCB在生产过程伴随着废气、废水以及固废的排放,不经处理会对周边环境甚至是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根据某PCB厂家的信息提供,年产120万平方米的PCB会使用170万立方的水资源,可以证明生产PCB的用水量以及排水量都非常大。因此对于PCB厂家来说水资源也是占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运用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成本。
PCB废水分类及特点:
线路板废水主要来源于线路板制作中的刷磨、显影、蚀刻、剥膜、黑/棕氧化、去毛边、除胶渣、镀通孔、镀铜、防焊绿漆、成型清洗等工序。根据各生产工序废水水质特性将PCB废水分为以下几类:
1.磨板废水:来源于磨板工序,主要污染物为SS、铜粉,COD一般小于30mg/L。
2.络合铜废水:来源于化学镀铜等清洗水,含柠檬酸、EDTA等络合物,COD200-300mg/L。
3.高浓度有机废水:也称油墨废水,来源于显影、剥膜、除胶渣和显影首次清洗水,COD 5000 -20000mg/L。
4.综合废水:来源于除油、酸洗、酸蚀、微蚀、脱膜、显影工序的二级后的水洗工序,主要含有酸、碱、铜离子及少量有机物。
5.电镀废水:来源于镀铜工序清洗水,含铜金属离子。
6.含氰废水:线路板含氰废水水量大且氰浓度较高。
7.含镍废水:来源于镀镍清洗水,镍浓度高,COD一般小于80mg/L,pH值2到5。
8.含氨废水:来源于碱性蚀刻清洗水,最大特点即为氨氮浓度较高、存在氨铜络合物,必须单独分流进行除氨、除铜。
PCB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在实际生产中,主要可以分为:有机废水和电镀废水,有机废水主要为脱膜显影废水,其pH较高,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大,处理难度大。电镀废水的主要特点是pH低,某种金属含量较高且又有络合重金属,处理不易。
如何有效地去除络合铜、以及其他金属离是PCB 废水处理的关键,目前需要一种有效及节省成本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在这里我司引进并开发了行业废水水质与处理工艺特点的重金属沉淀剂,可配合相关配套工艺能有效地对PCB生产废水进行处理。
案例分享:
例如某PCB生产公司,在客户已有工艺处理后仍无法稳定达标的情况下,通过我司测试,在不动原有工艺的条件下,利用现有反应槽增加使用重金属沉淀剂,可使铜、镍在有水质波动时可以确保管末稳定达到表三的标准。
预处理铜含量 出水铜含量
0.78ppm 0.27ppm
预处理镍含量 出水镍含量
0.094ppm 0.037ppm
与其他化学沉淀法,如硫化钠处理相比较,我司重金属沉淀剂其主要优点是能同时处理多种重金属且与重金属结合后不易反溶,污泥量少,较不受pH条件限制,最大限度的去除络合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