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华东师范大学311教育学考研经验
文|小Z / 凯程集训营学员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
自我介绍
我是一位二战上岸考生,本科毕业于上海某211大学的物理学,研究生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系,于2022年成功上岸。
兴奋之余,不免还有些感慨,一路走来,个中不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此随笔一篇,如果能给任何一位还在奋斗的考研考生一点启发或帮助,那都将是我的荣幸。
考研之前
01为什么考研?
首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考研?”
我希望你能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个理由不必高大上,你大可以说,是因为“挣钱挣得多”“我有名校梦”“让父母看得起”,唯一的要求是,这是你真实的想法,源于内心并能够作为你的信念。
因为,考研很苦,也很难,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不景气,许多本应出国或是就业的人才涌入考研界。2022年暴涨十几分的国家线,意味着考研再也不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的选择。
因此,你需要有一份信念,让你能够在室友打游戏、朋友出门看电影、兄弟们聚会吃大餐、闺蜜们出去拍摄影的时候,坐在三尺书桌前,和枯燥的知识做斗争。
否则,你很可能会半途而废。最尴尬的事情,就是你吃苦吃了一半,既考不上研,又平白地受了不少苦,白白浪费许多时光,成为我们俗称的“考研气氛组”。
对于这样的朋友们,我建议你们放弃这条路吧。人生和社会的经历教给你的,并不会比校园要少,研究生也绝不是什么成功的必经之路。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在你整个人生中都很重要,从没有谁规定过,人必须要出人头地,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选择平凡。
总之,如果你读到了这里,并仍然能坚定地回答我,“我想考研”,那么,我相信你已经成功了一半,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02择校择专业
现在,我相信你已经有了坚定的信念,下面让我们来谈谈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的问题。
我的建议,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量力而行”。
对专业和学校而言,我首先支持你选择你所热爱的,因为热爱能够带给你力量。
但更重要的是,要衡量自己的实力。考研,或者说生活里的任何事,都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能完成的。没有热情,人就不会行动,可是光有热情啥也干不成。我鼓励你们有热情,但万万不要被热情冲昏了头脑。
你有很多方法可以评估自身的实力,如你本科阶段的成绩、同学与老师的评价、考研过程中你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程度等。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去评价自己,并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相对清晰客观的认识,这能让你报考的成功率大幅提升。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本科学校,选择等级齐平或是高一个等级的学校,我认为成功率是最高的。如果你想突破两个等级甚至以上,那你需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同时还要冒着复试被刷的风险,我个人是不太推荐的。
当然,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并愿意承担失败的风险,那就放手一搏吧。
如何备考初试
由于我的初试不考数学,且只有3门课程(政治、英一、311教育学),因此给出的具体建议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专业的考生,请各位适度自取。
01选择机构
如果你也是一位教育学考生,我真诚地向你推荐凯程。
并非是我想要替他们推广宣传,而是就我在此学习的经历而言,凯程的师资和教职人员的用心程度,可以称得上的考研机构界的一股清流。在这个抄袭成风、欺诈频发、仿佛不走正路才是正路的时代,像凯程这样愿意用心和用质量打天下的机构,越发难能可贵。
在师资上,徐影和高歌老师是凯程的主讲,两位老师各有千秋。
徐影老师功底深厚,授课思路清晰灵活,时常能够旁征博引,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刻认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学素养,难度系数也更大。更难得的是,徐老师还非常关注学生的情绪,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这种感觉在艰苦的考研之路上真的弥足珍贵。
高歌老师相对而言更加落地,难度相对低,所教方法更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客气地讲,你们在其他任何机构,都很难找得到这样有知识功底,又真正把学生放在心里的教育学老师了。
在教职人员和环境上,这里的班主任也堪称认真负责,集训营环境很有学习的氛围,定期组织的模拟考试对于检验自身学习效果非常有效。
如果你是一位苦于没有备考环境,且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考生,我也建议你报名集训营。

学习
首先,我想告诉每一位考生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实——你要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我用这个方法成功了,很可能是因为这个方法适合我,我也乐于把它分享出来,可是学习情况因人而异。例如你是一位英语系的考生,或许就不必像我一样花很多时间在英语上。
所以奉劝各位,对于我的,乃至任何一篇你所读到的经验贴,都不要笃信,都不要机械模仿,而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这篇经验贴,除了“谁的话也不要笃信”这个观点以外,什么观点都不要笃信。
(1)英语
单词是重中之重!一切技巧在基本功面前都不值一提。我不是说技巧不重要,但是没有基本功,有没有技巧就没多大差别了。
我向来是不主张单词课的,因为我觉得除了词根词缀,单词的背诵没有多少技巧可言,有时间听课不如直接开背。当然,如果你觉得单词课有效果的话也可无视掉这条建议,总之,无论如何你都要把单词这一关拿下。
题型上,阅读打江山,写作守江山。阅读我跟了唐迟老师,写作及其他题型跟了刘晓艳老师,我认为唐迟老师的课比较难,可能不适合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但是学会之后正确率高的离谱。刘晓艳老师更加适合基础一般的同学,各位可酌情选择。
(2)政治
在这里强推徐涛老师,这个“小胖子”几乎是我上了这么多年学见过教学技能最出色的老师,授课风趣幽默,同时又重点突出,经常笑着就把知识学会了。
徐涛的课+肖秀荣的题,冲刺阶段背肖四,政治保你70+。
(3)311教育学
听凯程的吧,徐影老师规划的比我强多了。你只要按凯程的规划完成80%以上,教育学肯定分很高。
(4)总体规划
建议备考时间为3-12月份。 3-6月打基础,总时长每天6小时(总时长指的是你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不算吃饭、睡觉、发呆、走神等),学习内容主要是英语+教育学。
7-9月强化,开始政治(每天1-2小时,时间可以不长但是必须得开始,否则后边时间根本不够),每天一共9小时。
10-12月冲刺,多练习真题,每天8小时。
千万别把身体累坏了,给自己留出思考和缓冲的时间。考研,时长是有意义的,但绝对不是谁学的时间长谁就分高,不然应该是五战的学生考的最好啊,怎么还会有人一战成硕,还有人多战落榜呢?
我们一定要以效果为导向,学不进去了就稍微放松一下。考研切忌形式主义,不要为了时长而刷时长,浪费自己的时间又给别人制造压力,造成双输结局。
如何备考复试
如果你很顺利考完了初试,你将会进入以下几个阶段:等待初试成绩——等待国家线——等待复试线——等待参加复试——等待录取结果。
发现了什么关键词吗?没错,等待。等待是个很煎熬的过程,无数的不确定性令人焦虑,因此我建议你们别太闲。考完初试好好玩两天,就忙起来,至少忙着能让你心安一些。
不同学校的复试差别可能很大,因此就过多赘述我校的复试了,但是我想给你们一些综合性的建议。
01自信
没有哪个老师会不喜欢一个阳光自信、眼神里闪烁着光芒的学生。大胆的相信自己吧,努力去挖掘自己的闪光点,然后把它展示给老师,永远比唯唯诺诺、战战兢兢要好的多。
但是切记,自信必须有理有据,多举事实性的例子,少吹牛。你要是啥成果都没有,但是硬跟老师说我就是好,那很有可能弄巧成拙。
02礼貌
“不学礼,无以立”,还不要说你是个考研学生,就是日常生活里碰见一位素昧平生的长辈也要有礼貌。一个缺乏礼仪的人,在社会上没个不吃亏。
03换位思考
你可以不那么优秀,但是你得有个态度。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研究生导师,你不想要什么样的学生?
我想,我不怕要知识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本来就是来学习的嘛,我教就是了。
我最怕的是不想学的学生,进来之后还没学几天就叫起来:“哎呦我的妈呀,科研太累了,太枯燥了,太没意思了,我不学了。”然后开始躺平、摆烂,毕业都成问题。
我更怕毫无规划的学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稀里糊涂,指望导师像保姆一样给你指导,研究生再也没有这样的好事喽。
我还怕特别玻璃心的学生,学着学着,科研问题还没解决,心理先出问题了,对师生双方都很不好。
于是,你要做的就很清晰了,你要向老师展示:我不是这样的学生,而是一个踏实肯学、有着明确规划、积极乐观的学生,那你的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
04坦然面对结果
说到底,凡是面试这样的形式,再怎么标准化,也是有很大的主观因素的。我现在非常相信这样一句话:“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人生中很多事的成败,都受运气的影响。
因此,无论成功与否,我都建议你们坦然接受这样一个结果。成功时不可忘乎所以,失败时不必妄自菲薄。考研不过是你人生路上的一场战役罢了,做好你能做的,然后骄傲地抬起头,继续笑对人生吧。
再战、调剂与工作
如题,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写给那些由于各种原因,不幸落榜的考生。我非常能够理解你的痛苦,因为我也曾是落榜生中的一员。不过,相信我,太阳终究会照常升起,一切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
下面我将根据自身的经验,对于考研失利后的方向给出一些建议。
01再战
考研的压力,是随次数递增的。每次再战你的成本都在增加,无论对于你的身体、心理,还是你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因此,我劝你慎重,万万不可头脑一热就做出决定,备考期间却又半途而废。对于你人生中每个重要的节点,我都奉劝你在冷静、谨慎的思考之后再做出决定。
如果你想要再战考研,你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我为什么失败?以及为什么我再战就能成功?
你必须认清自己为什么失败,以及再战期间会做出哪些改变,否则你再战的成绩很可能毫无起色,甚至还会有所下降。
举例而言,如果你认为你的失败是因为懒惰,你就要回答,你再战能凭借什么方法克服懒惰;如果你认为是因为跟随的机构不好,那你就要告诉自己,下次怎么找一个好的机构;如果你认为是考的学校太难考,你就要换一个志愿。
总之,你必须要总结失败的经验,并做出改变,而不是期待着只要稀里糊涂地再考一次,情况就会自己变好。
(2)我对自己的判断客观吗?
考研不是考科举,我向来反对学生们把大好青春都浪费在考场上。
考研是一场信度和效度都很高的考试,当你屡次失利,一定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对自己的判断出了问题。适合我们每个人的道路很多且并不相同,或许是时候换一条路走走了。
人终究要和自己的平凡和解。这个世界是很大的,绝不是只有学习这一条路,不要让考研成为你的执念甚至是心魔。考研不过就是个实现目标的工具,仅此而已。
(3)我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
钱。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父母供我们读到大学毕业已经很不容易了。对此我做不过多评价,只是想建议各位,给现实低头。
02调剂
相对而言,我是比较建议各位服从调剂的。如前文所言,考研形势不断紧张,再战的成本不断提高,未必是好选择,如果你不是有着非常强的信念,我的建议是能走就走。但是我没有调剂的经验,感兴趣的考生可以移步其他的经验贴。
03工作
如果你是一个应届生,且对于考研没有特别大的需求,我认为工作绝对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就像上文所说,社会能教给你的不会比书本少。
但如果作为一个失去应届生身份的考生,可能会进退维谷,也或许,上了考研这条船,你们更需要一条路走下去,因为跳船的代价已经有点儿大了……
以上就是我想给出的感想与建议,如果你看到了这里,非常感谢你对我繁琐而又啰嗦的文字的包容,也衷心祝愿每一位考研人都能收获属于你们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