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为什么要探月?

2020-11-25 16:19 作者:飞趣  | 我要投稿

望、闻、问、切讲的是大夫看病的过程,笔者思考了一下,我们探测月球不也是这么一个路子吗?人类在探索月球的进程中,从最开始的目视,到望远镜观测,从绕月卫星,再到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这不仅仅是探月的一小步,更是人类走出这颗蔚蓝色行星,前往更遥远征途的第一步。


探月并不单纯的是一次科学的探索,超越科学之上的是人类独有的的浪漫。此时此刻我很难用很多理性的语言来描述科学,中国人千百年来对“奔月”的渴望,对“飞天”的幻想全部成为了现实。嫦娥奔月独居广寒宫同玉兔为伴,孤独终生。但颇具悲情色彩的神话结局也可以是圆满的,嫦娥五号不仅完成了“奔月”,更实现了“重逢”,自古多情伤离别,重逢更加难能可贵,此时此刻,我们已然超越神话之上。


曾经能够实现绕、落、回的国家有两个,而直到今天依然是两个。人们对月球展开真正的探索能够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在“月球竞赛”的大背景之下,前苏联同美国展开了在月球探测领域的激烈竞争,第一个飞跃月球的探测器、第一个实现月面硬着陆的探测器、第一颗月球人造卫星、人类首次登月......在火药味十足的竞赛式对月探索中,人类对月球的了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但这个时期,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始终处在望、闻、问的阶段。通过各种月球任务传回的月表图像,人们基于遥感等方式开始了初步的对月球表面环境及地质环境的分析,证明了所谓的月海,是富含铁的玄武岩,无数分辨率极高的月面图像,催生了对月球地质学研究极大的发展,“月球热”伴随着冷战的号角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主题。


在好莱坞各色颇具讽刺意味的电影中,月球可以是新冷战的延续,可以是希特勒秘密基地的藏身之处,但总而言之,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它就在那里,我们注视着月球,同样月球也在凝视着我们。随着人类对资源争夺的愈演愈烈,对于月球资源的争夺也早已被列在战争计划之中,可能这是会有人跳出来反驳笔者,以圣人的姿态说,月球不属于任何人,甚至不属于人类社会,人人都不能拥有月球,但人人都能公平的拥有月球。


事实胜过雄辩,月球就在那里,圣人不去开发月球,但总有小人回去。在这场不亚于冷战时期的月球竞赛的大战中,无论是圣人还是小人,都要去争取。

我们言归正传,对于月球的探测相比于对地球的探测实际上要简单,而真正的难点在于距离,就是如何把仪器和人员输送到位,这些仰仗于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以及着陆器、月球地面站技术的进步。目前我们对月球的探测手段主要集中在一些简单的地球物理领域。


哦,不对,准确定来说叫做行星物理。包括遥感、探月雷达、月表微重力测量技术,未来我们还会将更多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移植到月球,丰富探测手段的运用,相信在未来,我们对月球的了解要远超我们对地球本身的了解,甚至能够回答我们从哪来的问题。


这一系列的“施工”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实现在月球的长期驻扎以及未来对月球资源的开采。曾经,登月的“战略”意义要远大于“战术”意义,换句话说登月的政治意义要远远超过实际意义,但今天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在这个航天技术“白菜化”的重要阶段,对月球的探测已经不再浮于表面,换句话说“利用”月球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的航天战略,以及千千万万的中国航天人是脚踏实地的,更是目标明确的,我们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但这一次我们会引领世界。


我们为什么要探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