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电影《我本是高山》惹争议,编剧回应魔改:我生来就是高山

2023-11-19 23:13 作者:犇牛八卦君  | 我要投稿


最近,海清主演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随着电影正式开启点映,有关剧情魔改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些质疑,《我本是高山》的两位编剧终于站出来做出回应。

《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是根据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创始人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的人物传记。张桂梅校长作为一名山村教师,了解到大山中女性的困境后,下定决心要帮助她们走出大山。她被授予了“时代楷模”称号,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榜样。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是张桂梅校长亲自为女校定下的校训。电影的片名《我本是高山》正是源自于女校的校训。然而,从编剧的回应来看,他们似乎并不理解观众为何会对电影产生质疑。

作为电影原型的张桂梅校长,在多次公开场合中都曾强调,她的偶像是江姐。正是因为看到了大山女孩的处境,她才创办了女校。她前进的动力是内心深处的红色信仰。包括张桂梅校长事迹获得更多关注,也是因为一位女记者在一次代表会上对她进行了采访报道。然而,《我本是高山》并没有重点描写张桂梅校长的初心,反而让胡歌饰演的丈夫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

每当她迷茫时,丈夫总能出现在她身边,给予她安慰和支持。观众并不排斥张桂梅校长有丈夫这一点,也并不觉得她不能怀念丈夫。但是,《我本是高山》不应该过分放大丈夫的存在,更不应该忽略张桂梅校长真正的创校初心。除了张桂梅校长,电影《我本是高山》还描绘了其他一些角色,比如女校学生和她们的家人们。

然而,这些角色同样遭受了改编的困扰。在电影中,居然出现了云南山村的女学生逃课去网吧玩耍的情节,而时间设定还是2008年。此外,电影中被家暴男抛弃的母女中的母亲居然是有钱酗酒,但实际上,女孩的父亲才是真正的酗酒者。

另外,现实中有许多默默无闻坚持教育事业的老师,然而在电影《我本是高山》中,编剧却选择将注意力集中在两位女老师身上。其中一位是为了男友来支教的娇气大小姐,最后因为无法忍受恶劣环境而选择离开;另一位是跟随张桂梅校长成长的学生,最后放弃了教学去照顾家庭。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在衬托主角的高尚品行时非得抹黑配角呢?

如果这就是所谓的艺术表达,那么难怪观众们会提出质疑了。总之,《我本是高山》电影的编剧似乎没有真正理解观众的关切和质疑。他们在改编过程中放大了一些角色的存在,忽略了张桂梅校长的创校初心,甚至改变了一些角色的性格和行为。

观众们对于这样的改编感到不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希望电影制作方能够认真倾听观众的意见,重新审视电影内容提升电影质量只有如此才能让观众真正感受到电影所传递的情感和思考。



电影《我本是高山》惹争议,编剧回应魔改:我生来就是高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