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

2021-11-28 20:30 作者:可可爱爱王尔德  | 我要投稿

        一气儿忙到五点多,终于感觉没有心思去做点工作,一种深深的疲倦感袭上心头。做点自己该做的事情,我喜欢记录自己的日常,被工作侵占的时间实在是有点多,不过至少要能够赚足养活自己的钱。某些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辩证逻辑的障碍,我无意摧残某些人,也不想被某些人摧残。这句话真的说出了我心底的感悟,只是以往的自己无法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出这些句子。以及文化属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从没读懂到跟随着书里人物的每一句话来思考分析,有了新的思路。包括他谈到给父亲拔管子的态度。自己还有没有想明白是不是要向他学习,这个阶段的自己,更多时候是将自己的思想隐藏了起来,我会努力按照自己方式去辨别每个人的接受程度,新人新办法、中人中办法、老人老办法。很多时候他人问起我的想法,自己并不愿意主动暴露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是危险的,贸然地发声只会招致他人的愤恨和不理解,没有办法像丁元英那样洒脱说出自己的鬼点子。

        为什么有的歌曲唱了又唱,有的诗篇读了又读,却不能解其意?禅机未到,虽点亦不中,不是自己领悟得到的东西,即使知道了,不能灵活运用于实际,说了也是白说;独自穿越风雨,真正承受了生命的重量,也许才能真正开悟。是啊,如果我的能力只能使我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何必惧怕时光易逝,顺着时光的河流继续往前走便是了,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勇敢去爱也勇敢去恨,看看明天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还是要多读一读这本书,而且引申出了非常多的概念,包括《圣经》《道德经》《清静经》。是呀,“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对于这里芮小丹毅然决然的自杀,而且后续不能走保险,不被追封为烈士,取消一切奖励,我真的不知道,这到底可以吗?没有吊唁,没有病院,没有复健,没有自强不息,没有励志的演讲,很干脆、很纯净,生命定格在那一瞬间。我呢,我会如何做出抉择?


  • 美国支持安乐死吗?

  • 动物会自杀吗?

        我以为生物的第一要义,是繁衍。想要繁衍,自私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而且自私是我们能延续文明的非常重要的属性,不自私的物种都在残酷的生存条件下灭绝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天不需要无私者。自私和无私,我都能接受。对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需要保持敬畏心态,比如蟑螂,比如飞蛾,他们在地球创世之初就已存在,而这颗有着约四十五亿历史沉淀的星球,人类的存在不过是白驹过隙,不过沧海一粟,不是我们在适应有它们的世界,而是它们还在努力适应着这个短暂而脆弱的物种的存在。它们在随时随地的进化,大自然用自己无形的手重塑着“艾星”上的万事万物,人类真的有这个自信,相信道德能够抵抗天道的循环?

        蟑螂和飞蛾他们,也许有着自己的哲学?

        做完题目再洗完澡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五十了,时间过得真是太过迅猛,总是舍不得睡觉,今天已经有感冒的迹象,这几天熬夜追剧熬狠了罢。也许自己要停一停这样迅猛看电影的节奏,总要停下来思考一下,特别是最开始看《遥远的救世主》时,确实没有看懂他去五华山论道的意思,高人就是高人,我全然没有想到他开一个小公司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如叶文洁所说,“我点燃了火,却无法控制火的走向”,而丁比叶看得更远一些,他看见了兽性的趋吉避害特性,所以在大方向上预见了群体的走向:比如斯塔克会成为打手,伯爵公司会成为落井下石之人,而来自小村的三个股东会无法阻止的走向退股结局,文化属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客观规律的残酷性与实事求是性在这里被展示得淋漓尽致。无法被抗拒的天道,那么是否可以抛弃道德,不顾一切的去追求生存?似乎背弃了道德,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并不会走得更稳健,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修身是为了更好的追求真理,而获知了真理,就能真正的实事求是的掌握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甚至能改变规则?可道德有时会成为生存的绊脚石,这也算是物质的两重性?何时该追求道德,何时又该背弃道德,我想这就是我的悟道之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