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勿言虚爱”的个人看法
说到勿言虚爱,我是完全能理解霾的,不过这件事绝对是情绪冲动之下不理智的做法,没什么好辩驳的,只就这个观点本身想说一些话:
现在很多流量明星的作品数据那么高,下面粉丝那么疯狂,根本不在于欣赏作品本身。那些作品是商品,根本不是创作者的心血。与霾和staff们用心写的词曲,画的pv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毫无疑问,一个真正的创作者是不希望评论区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去看待他的作品的。“我支持你,我喜欢这个东西,因为是你做出来的”之类的,或者《厕呐》“你敢骂这帮人,勇,那你就是对的”,我相信这绝不是霾或者任何创作者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观众独立思考,站在每个人自己的角度去审视作品,然后发自内心地赞美或者批评,这样的意见才是有价值的,才能让我们感到心意没有被辜负。正如伯牙子期,为什么最后他宁可绝弦?因为世上没人能听懂他的音乐,子期能说出他弹的是高山流水,别人就只是“好!太帅了!不愧是您!神!!”之类的,这是什么啊?这对于创作者是没有多么大的好处的
当然,作品引起我们共鸣的时候,有很多时候我们是表达不出来的,也就只能感叹一句“好!”或者“词句真工整,舒服!”之类的,这不是什么错。这也是为什么说这个处理方法并不是很好的原因,观众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我希望大家能明白,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作品。观众和创作者是平等的,观众不应该像祭拜神一样跪在脚下舔创作者,也无权利对作品指手画脚,现在最缺少的就是向朋友一样推心置腹,去品味作品中情感的人。“知音”,有多少人能知道创作者内心的声音呢?但是连去探究,去思考,去用心感悟的想法都没有,你能说你真的喜爱这个作品吗?你到底欣赏哪里呢?你的热爱是理智还是盲目的?
任何大师都有好作品也都有败笔,鲁迅的文章也不是篇篇都是精品,有很多文章是他为了糊口凑字数用的,也有很多观点并不准确,日后他甚至要骂自己、要批驳掉的;梵高、毕加索的画也不一定就是张张都是绝品,之所以会被人们炒到那么高的价格,难道没有名声的成分在吗?韭菜不也就是这样割下去的?韭菜付出了虚伪的爱,真实的钱;资本付出了虚伪的作品,收获了真实的利润。真正的创作者是不会与这类东西为伍的;要我说,几十万几百万的数据,绝对不如一个走心的共鸣的长评更令我们欣喜。这真的会像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知己,那一瞬间,你就会觉得你做的这些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