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那个时代的最亮的文星
鲁迅是那个时代的最亮的文星
杨爱民
前不久,我在北大中文论坛上看到了一篇骇人听闻的文章,是一个半吊子的文痞,怀疑鲁迅是汉奸的庸庸之人,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无能之辈写出的,看后我非常气愤;今天,我特地写下此文,让那个只会吹毛求疵、不知天高地厚又言过其实的人去贻笑千古吧!
我一向是认为我的文笔要逊于鲁迅一等,要是鲁迅还活着的话,我们今天就有好戏看了。
他文中大体说鲁迅没有写出抗日的言论,说什么鲁迅是对中国的文字看不惯并要彻底消灭的人,说什么鲁迅认为中国的文化等同于垃圾的等等等等的东西;最使人气愤的是他竟然敢说出鲁迅可能是汉奸,其次是死死地在鲁迅的佳作中寻不是,中国的一代文豪、一个勇猛的斗士被这个只会夸夸其谈的笨蛋贬得一无是处,这个人真是可悲、真是可叹、真是可笑!
鲁迅是那个政治先行、文艺后变的时代的最亮的文星,是一个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文学家,是一个置生死于身外又跟民众站在一起并肩作战的猛士,是一个国民党反动派想抓他、杀他又拿他没有办法的大文人,他的杂文的特点是:生动、灵活、犀利、幽默,在喜笑怒骂中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现在,我来轻轻松松地驳倒那个只有一点理论知识、只会纸上谈兵又是蚍蜉撼大树的碌碌之人:
1、他怀疑鲁迅是汉奸。天大的荒谬,天大的笑话,汉奸一词是什么意思他都不知道,还写出那狗屁不通的文字献丑于人世。汉奸是指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可耻可鄙可悲可恨的民族的败类。
鲁迅是以独立个体的身份向社会发言,是一个无权者抨击有权者的人,是一个用文字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暴行与种种谬论的人。
鲁迅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政府包围虐杀徒手请愿的人,怒说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少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怒说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等等。
又如在《九一八》中,北平整委会 黄郛说:“和共抗日之说实为谬论,剿共和外方为救时救党上策。”我们却要说:“民族的仇敌,不仅是帝国主义,而且是出卖民族利益的帝国主义走狗们。”像这样的怒骂,他的杂文中很多地方都有。我在看鲁迅的杂文时,常常会感动的落泪!
2、他说鲁迅没有写出抗日的言论。真是这样的吗?鲁迅真的没有写出抗日的言论吗?中国还有没有第二个蠢材敢说这样的话?真是耻辱,这种蠢材也有。
我在读中学时,课本上就有《“友邦惊诧”论》,鲁迅就怒骂了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炮轰机关,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的罪行。我走出校门后,在工作之余,鲁迅的杂文我基本上读过,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就有抗日的言论,哪个蠢材再敢说没有的话,我们来用这篇文章贴在他的嘴上。
3、他说鲁迅是对中国的文字看不惯并要彻底消灭的人。果真如此吗?一个只会信口雌黄的笨蛋的胡言乱语,我们能相信他吗?我们不要去信他,我们要自己去看看。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就有这样的话: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鲁迅在很多地方都说了要推行白话文的话,白话文应该是中国的文字吧。
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中有这样一段话:有的人说,如果都用白话文,人们便不能看古书,中国的文化就要灭亡。其实呢,现在的人大可不必看古书,即使古书里面有好东西,也可以用白话来译出,用不着那么心惊胆战。这段话说出了古书里面的好东西是不会灭亡的,还是会永远流传下去的;至于说现在的人大可不必看古书,这话是有错误的。就我来说,我的文学知识有一部分是在古书里面汲取的。
4、他说鲁迅认为中国的中医应该取缔。中医本身有它自己的伟大与玄妙之处,中医永远会与人类共存,鲁迅的几句错话是取缔不了中医的,他对中医的偏见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大半是因为那些庸医耽误了他父亲的病的缘故。
5、他说鲁迅认为中国完了,没有希望了,很消极,很压抑。鲁迅真是这样认为吗?当然不是。
鲁迅在《忽然想到》中说,要使中国得救,也不必添什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那么,无论什么魔鬼,就都只能回到他自己的地狱里去。
鲁迅在《北京通信》中还有一些很顽强、很坚定、很积极向上的话--但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反抗他,扑灭他!
怕人误解,鲁迅又添一句: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也有很精妙的话,鲁迅的作品里面还有很多乐观、向上与自信的话语。如此看来,很消极,很压抑的多半是那个蠢材本人。
鲁迅的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那个蠢材却误会了他的意思。
6、他自吹说他的文章有鲁迅的风格,自吹说遍阅史书,自吹说他要彻底破掉青年人崇拜鲁迅的话,又说到了读书越多越反动的谬论,不知他读了几本书?
他要是否定了鲁迅的话,就差不多否定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鲁迅是我的偶像,也是许许多多人的偶像。
鲁迅说:专读书也有弊病,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我看那个蠢材读的肯定是死书,跟历史上的赵括、马谡、王文斌和王明是同一个角色,都是纸上谈兵、言过其实之人。
《水浒全传》中有一诗云:
赵括徒能读父书,文斌殒命又何愚。
平时夸口千人有,临阵成功一个无。
《三国演义》中有一诗曰:
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
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瑞金才子作一古诗说:
马谡王明理论通,赵括文斌经纶空。
言过其实真堪叹,唬人误事尽皆同。
鲁迅的作品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上帝也没有,我要在上帝身上找毛病也找得到很多,人世间的天灾人祸太多太多,上帝,您也太差劲了,您的位置让给杨爱民来坐一坐可能要好一点。
最后,我用诗坛王子汪国真的一段深刻的话来压阵:
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也没有绝对完美的艺术品。因此,善于发现和欣赏别人的优点,便是一种聪明,它对提高自己有利。
2004年10月草于瑞金市叶坪乡仰山村罗屋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