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V机体介绍----RGM-122杰维林

由于地球联邦军这个组织过于巨大,因而并不容易进行内部的革新,僵化保守的思想颇为牢固。这个问题在武器开发上可以说是更加突出,对于导入革新技术这点上总是显得较为消极。其实联邦军自己使用的MS性能基本也算不上差,但在技术导入和运用上经常慢敌对势力一步也是不争的事实。而RGM-122杰维林便是例子之一。

在刚刚研发设计的时代,杰维林和杰姆斯刚可以说是不惜投入了新技术,拥有了远远超过赫维刚输出的发电机,能源的充沛也让机体可以使用光束盾牌。而且本体重量仅7吨多的轻量化机体,高达尼姆合金陶瓷复合材料用于装甲等。

整体构造非常标准,除去腰部前部的喷口外,胸部的形状等各方面都能看到和杰姆斯刚的相似之处。左臂固定了和机体尺寸相当的光束盾。肩部单元大型化,有着向外伸出的御姿喷口来提高空间中的机动性。脚部单元的简单构造也和杰姆斯刚相同,但在膝盖前面和侧面增设了推进器,并扩大了膝关节的可动范围。
RGM-122杰维林是地球联邦军在UC 0150年代初所采用的制式宇宙用MS。本机采用了包括突击长矛在内的武装系统作为选用武装,同时具备了对MS、对舰战斗的多用途功能。再加上仅需略加改造就能应对地面作战的高度泛用性。

虽然皮实好用,但当面对采用高性能MS的赞斯卡亚军时,相比之下可以说是优势尽失。因为即使是当年的新锐机种,但经过30年的技术革新后,沦为过时的旧型机也是理所当然。原本身为联邦主力MS且采用革新技术的该机,最终也只是换来了旧型MS的评价。
作为UC 0120年代初期开发的机体,其原型机和杰姆斯刚采用了相同的框架。作为在太空中收集数据的实验机以及各种设备的试验台,原型机使用了杰姆斯刚的主体和设计中的杰维林实验部件。起初该机并没哟122的编号,直到杰维林的编号定为RGM-122后才在机体上涂上了122。
不过该机并没有配备量产MS传统的“墨镜”,也没有配备后续杰维林所拥有的杰维林套件。后来该机也被投入到战斗中并和敌机展开战斗。

而在原型机之后,联邦军便通过阿纳海姆开始生产杰维林初期生产型。该型杰维林是和杰姆斯刚采用同一生产线生产的,因此不少部件直接就是采用杰姆斯刚的,但是此时该机已经将杰维林套件作为标准装备使用了。

而自此之后,杰维林的生产便定型下来开始在联邦军中服役。
杰维林的头部设计极为简易。沿袭了RGM系列机体传统式单一镜片护罩,但护罩下则搭载了对称式的摄像头。在类似于人体太阳穴的地方还配备有2门火神炮,但这也是很寻常的做法,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设计。

驾驶舱位于杰维林的身体中央部位。由于是15米级的MS,因此驾驶舱空间略显狭窄。将操纵面板和全方位屏幕整合在了一起,操纵杆周围的设计可以说是相当精简。其构造款式采用的也适合杰姆斯刚或是钢伊吉相同的款式。但是神圣军事联盟的V高达由于采用了可变合体的机构,因此采用了配备特殊圆筒操纵杆的驾驶舱。而杰维林作为性能并未超越主力MS性能的一般泛用性MS,因此并不需要V高达那样的特殊操纵系统。再考虑到生产性和整备性,以及和杰姆斯刚等机体互换零件的考量,因此杰维林和杰姆斯刚的驾驶舱均是同一型号。而从神圣军事联盟的地面游击队阻止轮型舰队的战斗中,身为机械技师的人员也可以操作本机来看,似乎也说明杰维林本身的操纵难度并不高。

杰维林作为该机名字的由来便是来自于杰维林套件,这是一种和背包相连的外挂式突击长矛。突击长矛这种MS武装的由来可以追溯到UC 0123年时期登场的骨十字先锋制的MS,为了不让炮火伤及殖民地,因而开发出了这种肉搏近战用武装,其威力也在宇宙巴比伦建国战争中得到了体现。而杰维林选择以附加装备携带这种武器也是为了仿照过往的经验。

杰维林套件会和杰维林的背包相连,像F91的VSBR一样自前方伸出,并展开前端的长矛部分。长矛还具有在使用时产生赤热化的构造,似乎还可以用光束覆盖前端。而且杰维林套件由于末端有着射出用的推进器,因此体积相当庞大,大约为本体三分之二的长度。

杰维林套件由于是外挂状态,因此可以视战况需要而选择是否换装。另外杰维林套件也可以选择搭载应对射击战的光束加农,使得战斗方式更加多样化,这也算是杰维林设计上的一大优点。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杰维林本身机体性能有限,让杰维林套件的战斗力无法完全发挥。
由于杰维林两侧装备了长矛套件,使得背包形成了纵长型的构造。3具推进器明显外露。而包括背部在内全身包括腰部腿部共有10处配备了小型姿势控制喷口,强化机动性。可以说算是宇宙用MS的标配。

除了杰维林套件这一最具特征的武装外,杰维林本身作为泛用性MS也有着多款标准武装可供使用。由于杰维林有着开发杰姆斯刚获得经验,也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点,从装备的光束步枪、光束军刀以及光束盾牌等常见的公式化武器中也可以看出杰维林本身高度泛用性化的特点。比如光束军刀采用的便是和杰姆斯刚一样的款式,也证明了杰维林作为杰姆斯刚后继者的身份。杰维林装备的光束步枪和杰姆斯刚的相比,不仅体积更大,甚至还有着辅助握把。


而且就算把杰维林套件产生的附加战力排除在外,以泛用性MS来说,杰维林仍保有充足的火力。毕竟除了一部分高阶机体外,大部分MS一旦遭到光束步枪或是光束军刀直接命中,都免不了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虽然杰维林的武装威力比当时的新锐MS更加逊色,但至少达到了泛用型MS的标准。因此在UC 0150年代,杰维林面对赞斯卡亚MS时,这些武装并没有什么性能上的差异,严格来说本机的症结点还是出在近30年前的老旧机体设计。

不过作为服役长达30年的机体,杰维林自然也有着一些不同的变体型号。
比如巨矛型杰维林,该型机主要装备于提尔寇德队,这是一个专门从事反舰作战的特种作战单位。这种杰维林变体型号的背包单元换装了一种大型反舰长矛,发射的高速导弹型巨矛会轻松穿透敌舰的装甲。

还有一种是RGM-122C 杰维林加农,这也是杰维林的重型火力支援变体。该机是在杰维林服役生产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的,只是把杰维林背包上的杰维林套件换成了一对光束加农。然而问题却在于杰维林是作为一种泛用型MS诞生的,因此机体无法承担光束加农所需的大量能量,导致杰维林加农搭载的光束加农射击次数受限,无法充分发挥其预期的作用。而该机直到UC 0153年仍在服役,并被投入到和赞斯卡亚帝国的战争中。

不过提尔寇德队还装备了一种杰维林加农的改进型号,背包的光束加农被换成了一对四管光束加农所取代,虽然威力更低但却获得了更高的射速。该机主要负责掩护其僚机接近敌舰,也正是考虑到任务目标,因此不需要追求武器的破坏力,而是有着足够的攻击扩散面便足矣。

早在UC 0133年当木星帝国入侵地球时,除去参战的像赫维刚这样已经算是老掉牙的机体外,也能看到杰维林参战的身影。虽然联邦军倾尽全力阻止,但太空中各个部队依旧不能阻挡其步伐,而地面上的各联邦军基地则干脆被木星帝国的MS点名而无法派出部队支援。

而在UC 0136年时,由于在SIDE2偶然发现了身着吉翁标准服的猴子所驾驶MS,而为了捕获该机联邦军甚至付出了5台MS的代价,深知其危险后便派出了王牌哈里森-马丁率队前去调查。除去哈里森自己驾驶的F91外,还带了一台杰维林和杰姆斯刚。不过在面对这群猴子驾驶的 MS-06MS伯尔布什,占据性能优势的小型化MS竟然被一度压制,打头的一轮射击直接将杰姆斯刚打残,而杰维林和F91在随后的战斗中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损伤。

而到了UC 0150年代初,杰维林作为联邦宇宙军以及部分地面部队使用的制式MS,虽然有着宇宙和地面均可使用的高度泛用性以及标准武装所带来的可靠战力。但与赞斯卡亚帝国使用的各种MS而言,其性能差距一目了然。再加上联邦军过度安逸而导致机师熟练度也偏低不足,导致经常无法产生战果甚至直接变成靶子。

杰维林作为联邦军主力MS自然也有着大量配备所进行群体战术的传统,在赞斯卡亚战争中双方MS性能上的差距也让这点变得更加明显。联邦军借由数量来支撑战线的做法,自然也和作为游击部队的神圣军事联盟之间产生了强烈对照。

在战争中,巴古利队甚至穆巴拉克队这样的精锐舰队均采用了杰维林作为主力MS。 并在各类战斗中充当了主力MS使用。可以说也正是依靠着杰维林的战力,穆巴拉克队才能在天使之环攻略战中和赞斯卡亚的部队数次交锋,并最终成功冲入了天使之环附近和赞斯卡亚部队展开近距离交锋。

而神圣军事联盟自然也有着一定数量的杰维林作为宝贵的战力。一些隶属于神圣军事联盟的游击部队,或是其他神圣军事联盟的宇宙部队均有所使用。在轮型舰队从墨西哥湾登陆后,也能看到当地的反抗部队使用杰维林,但装备的杰维林套件虽然打MS有余,但面对轮型战舰来说就不够看了。

即使是在战争中大放光彩的林贺斯Jr上也搭载了一定数量来自于联邦军的杰维林。这些杰维林最早是来自于高兰德的舰载MS,随着高兰德被遥控用作诱饵和自爆舰后,这些MS也被转移到林贺斯上,并参加了冈仁波齐-向导攻略战,并在战斗中作为宝贵的战力和伯劳鸟小队一同作战,后来更是以伯劳鸟小队带头,杰维林作为主力成功轰炸了赞斯卡亚的本土。后来当林贺斯Jr进入殖民地马其顿时还能发现舰上的这些杰维林经过数次作战后仍能留下不少。

后来在月球上,神圣军事联盟更是出动了多达27台杰维林以及杰姆斯刚的混合部队前去阻击马戏团和赞斯卡亚帝国的部队。不过在可怕的战力面前这些机体还是显得不够看。

画廊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