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服】观察《明日方舟》主题侧重点的变化,并对4.5周年作有限预测
若我们把《明日方舟》的每一次更新的剧情称为“一段故事”,并假设每一段故事都在表达上有明确的目的,那么,就不难得出这么一个问题——每一段故事之间的表达是什么关系呢?
把这些关系统一起来,可以得到另一个问题:这些故事之间存在顺序吗?这隐含着三个问题,也就是是否存在?是否唯一?具体是什么?
先说结论。我认为《明日方舟》的每一段故事的核心表达之间是有计划好的、分阶段的递进关系的。笼统地说,可以说是以半周年、夏活为界,以整周年、半周年为高潮。活动更新时间的先后顺序比游戏内的泰拉时间先后、比主线、“插曲”、“别传”的差异更关键。
半周年
紧张刺激的签到活动、《怒号光明》《长夜临光》《叙拉古人》
周年:
《苦难摇篮》《覆潮之下》《愚人号》《孤星》
为什么需要关心这些问题?
最关键的原因自然是安抚我的强迫症。既然“似乎有顺序”,那么我就很想找出那个顺序,把它语言化,无论这个顺序是存在于作者的计划中,还是仅仅存在于我的脑子里。
其次,普通人看数学就是学习概念,高级数学家可以看出概念间的类比,顶级数学家可以把握“概念间的类比”间的类比。同样道理,故事自身可以承载表达,故事间的对比也可以承载表达,对比之间的对比也可以承载表达。它可以不存在,但至少作为读者应该去找找看有没有。
最后,这也关乎“阅读顺序”的问题——新入坑的、中途回坑的玩家是否存在一个更方便理解的阅读顺序?哪些重要值得补、需要补,哪些跳过也不影响理解?当然,自然是各人怎么喜欢怎么读,每个人自己的阅读顺序都是各自专属的体验。但即便不考虑“怎样读更好”,也可以考虑一下“这样读会有什么影响”,同样是有意思的。(这两个问题的差异可以参考《理想城》关于“更好的生活”的讨论。)
第一阶段:铺垫、提出问题、综述
包括的内容:
主线前四章、《骑兵与猎人》《靶向药物》《火蓝之心》《战地秘闻》《喧闹法则》《局部坏死》《洪炉示岁》《午间逸话》《生于黑夜》《苦难摇篮》《乌萨斯的孩子们》《沃伦姆德的薄暮》《密林悍将归来》《踏寻往昔之风》《玛莉娅·临光》《怒号光明》
前一点五年出于某些我们读者没机会了解的原因,长草期是比较长的,安排也许不见得很严格,但还是大概能看出点东西。
即使《明日方舟》剧情表现全靠文字描写和情节安排,甚至cg大图都不多,但主线七八两章都是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的,说是高潮当之无愧。
而看到其他各个小故事,虽然各自单独看都是完整的故事,但我们对各个国家、地区的认识都是很受限的,每个地区的核心设定和矛盾都未向我们展示。
而表达上,它们都是点到为止。更多的还是让我们去感受气氛。而这些气氛大多是负面的,让人不禁发问: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不想要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可以怎么做?如果想要减轻这些不幸的后果,可以怎么做?
具体例子在主线里就体现为Ace之死、碎骨之死、米莎之死。情感上,我们的情绪大概和阿米娅捧着米莎的面具时类似。但阿米娅的感受可能更复杂一些。
从动画的呈现来看,阿米娅时有机会在不杀死米莎的前提下制服她的,但因为不成熟而导致的犹豫,错过了这个机会,更成熟的陈赶到的时候已经没有操作空间了。阿米娅大概也是能意识到这一点的。
围绕着前面的问题,第八章把之后所有故事的表达打包整合,浓缩进了迷迭香、凯尔希、塔露拉、以及串起三线的阿米娅视角之中,在抽象的理论上进行了回应——这时候读者是很难理解这些答案的——就如同《荒原狼》中的《论荒原狼》,在一开始把主旨全部讲清,之后再通过具体故事来具体解释。至此,铺垫完成。
第二阶段:回应苦暗的人们
包括的内容:
《孤岛风云》《此地之外》《画中人》《源石尘行动》《遗尘漫步》《覆潮之下》《灯火序曲》《如我所见》《多索雷斯假日》《风暴瞭望》《长夜临光》
《孤岛风云》是赫默从科学家转变为活动家、下场参与政治的第一次呈现,也是她第一次和高段位选手(缪尔赛思)的角力。以此为界,可以说是第二个阶段开始。
至于为什么《玛莉娅·临光》不算开始,我们可以从后面的《长夜临光》和《日暮寻路》找到解释——玛莉娅的反抗根本算不上反抗,她作为骑士甚至没有找到有效的冲锋方向。恰尔内虽然是故事中落败的角色,但是他对时代潮流的认识反而是比玛莉娅更全面的。所以,把《玛莉娅·临光》算作苦难的描述更合适一点。
从社区反应和个人阅读体验来说,《覆潮之下》在一众周年庆活动中并不算出彩,没有起到高潮的作用,具体原因是什么我无意深究。但要说“奇观”,被废弃的巨型城市、体现黄金精神的铁皮、恢弘的“伊比利亚——深海”线的展开、海嗣上岸的视觉冲击,多少还是有一点。
但无论如何,《长夜临光》则是无可置辩地强,面对苦暗时,不同人的姿态都得到了清晰且立体的展示。总结了所有这些反抗苦暗和顺应苦暗的角色,同时指向了新的未知——耀骑士只是灯塔,被燃起的人又将如何前进、向何处前进?前进的代价又是什么?
到这里,起承转合的第二部分完成了大半,故事开始慢慢提速。
第三阶段:“不畏苦暗”的方向和代价
包括的内容:
《风雪过境》《将进酒》《阴云火花》《吾导先路》《破碎日冕》《愚人号》《尘影余音》《绿野幻梦》《未尽篇章》《理想城·长夏狂欢季》《日暮寻路》《好久不见》《淬火尘霾》《叙拉古人》
《风雪过境》所呈现的,是小型但几乎完美的一次对苦暗的反抗。故事里,“雪山事变”展示了不同人的殊途同归、各自的仁义礼智信和武勇。甚至可以说包括最像反派的大长老,所有人都得到了满意的结局(除了莫希),也许可以理解成对《长夜临光》后留下的问题的一个概括性回应——向何处前进、如何前进、前进的代价。
这里补充一下炎国线的相关讨论。炎国线大致也能被这个划分所解释,但它们所涉及的主题往往都比较抽象、哲学。是从一个很玄的角度去探讨该阶段的命题。
《画中人》讨论的是虚实,是判断比较虚实真假,是在问画中人的苦难需不需要在意:《明日方舟》中的角色自然也是画中人。
《将进酒》讨论的是忠义两难,也就是面对苦暗时的代价。
《登临意》会在下一阶段讨论。
《阴云火花》中我们看到了不同形式的、更复杂的反抗:议会里的天火、阴影里的整合运动、有完整合法手续的罗德岛、反抗失败的女巫林。
《吾导先路》中指出反抗苦暗的人的道路的不同、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愚人号》用切实的对绝望的反抗,展示了“不畏苦暗”不只是一句口号、一句格言,直白地表现了其代价之沉重。即便如阿玛雅的“书生”之流,也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信念。呼应了后面《日暮寻路》中的那句:“那时人们笃信自己困于黑暗,以生死之重掷向大地,以淋漓鲜血作为生存的代价和谏言。”
《叙拉古人》也是如此,整合叙拉古的西西里夫人、反抗西西里夫人的人们、搅乱一切的贝尔纳多、死谏世人的卢比奥、求仁得仁的丹布朗。他们的生死成为了我们这段讨论的注脚。
而气氛轻松一点的《理想城》则展示了完美的群体是如何面对代价和责任的。
上面是对“代价”的讨论。而“代价”存在的前提的是“选择”,“选择”则依托于“标准”和“方向”。
这一阶段对标准和方向的讨论主要落在《吾导先路》的光与火、《将进酒》的用仁勇智实现忠义两全和《日暮寻路》的“翻动土地”。
同时,这一阶段也指出了什么不是方向。《吾导先路》中的幻想、属灵的光,《愚人号》中艾莉妮的经书、《绿野幻梦》多萝西的偏执、《叙拉古人》的“你明白的话就不该在这里”。虽然这些幻想被破除了,但却没有被否认,这也是《明日方舟》温柔和实事求是的地方。
“方向”与“代价”,组合起来便是这个阶段的总结,在《叙拉古人》中有原句可以直接引用:“用拳头保护自己,用规则约束拳头”,以及“血就是血”——即便代价必然存在,但其存在并不能让人心安理得地无动于衷。
后面,我们来到第四个阶段。
第四阶段:“真实地活着”(《春分》)
包括的内容:
《照我以火》《登临意》《春分》《落叶逐火》《惊霆无声》《孤星》
承接“血就是血”,我们来到了《照我以火》。同时它还承接了《叙拉古人》的另一个主题——没人能逃离那些他无法“转身离去”的东西。
对于德克萨斯和拉普兰德来说,那就是叙拉古。对于拉芙希妮来说,就是她和姐姐爱布拉娜的“缘”和“业”。对于包括“导演”在内的泰拉人来说,就是他们在泰拉的生活。对于伦蒂尼姆人来说,就是已经爆发的战争和剧变的生活。自然,对于读者来说,就是我们在地球的人生。
认识到什么才是自己“无法轻易转身离去”的事物,便是“成熟”的体现,而成熟的完全展现,就是《孤星》;成熟的瞬间,就是《春分》;从“父母”、“自己的起点”出发,并走出自己的路,便是哲学层面的成熟,也就是《登临意》。接受子女的成熟并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便是义无反顾的《落叶逐火》、为群体承担自己代价的“猎人”们。
整理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困惑——《孤星》讲得这么满,半周年讲什么?
展开细说博士在“辩论”中的所谓“始终如一”?
如今的博士是不能完全理解所谓“始终如一”的,因为他不知道“始终如一”的代价、不知道自己忘记的记忆之沉重。如果真要将这个,那就意味着今年十一月,很多重要设定就都要公开了。
在这方面,阿米娅甚至走得更远一步——她已经知道了、亲身感受了黑冠所承载的萨卡兹的万年血仇,也明白了为什么如今的特蕾西娅会站在特雷西斯身边——没有萨卡兹能在那些记忆中浸泡过后还作出其他选择。
如果你觉得你能,那多半不过是因为你能随时转身离开。“站在屋檐下的人就不要取消雨中的人被淋湿了”,更遑论坐在屋子里的人(《叙拉古人》)。如果有人真的能坦然面对自己“真实的生活”,那他多半不会在这里读我的文章。显然我也不能,不然我也不会在这里写这些文字。
最后
就这样,本文从故事表达的角度梳理了开服至今的所有剧情。故事的理解是多样的,在我看来,只要合理、有趣、有启发性,那就是好的理解。但在完整和自洽的角度来看,即便本文的理解并不唯一,想来也是值得分享的。故写下此文。
还有一点也许已经有读者留意到了——我的专栏不完全是自洽的。出现矛盾的时候,我建议以新的为准。但有趣的误读也是有趣的,希望你也能从中获得享受。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我默认诸位对故事剧情都是无比熟悉的,所以跳过了很多细节,引用也没有全部标出,好一些例子也没有具体展开。
欢迎各位保持怀疑,对解释了的和没解释的内容各自进行检验。我自己是大概检验过的,没有明显问题。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需要更具体的解释,欢迎评论区留言。
另外,我能做的从来都只是归纳,而不能预测。我真的很期待下半年能有什么出乎我意料的讨论、期待《空想花亭》,更别说4.5周年之后的内容。真是让人心潮澎湃。
最后,一如既往,祝大家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