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上有座庙
序
最近有点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某天看着学校的食堂小吃摊,想了很多。
摊主是一对夫妻(可能),他们每天都要出摊,弄饺子、包子等等,大概除了寒暑假,没有休息的时候,就这样日复一日。我不知道他们的生活的乐趣是什么(当然,我是站在我的角度),或许是他们有孩子,挣钱是为了供孩子吧。
我又搜了搜房价,感觉更没意思了。读书时,偶尔也会想这些,但因为还是学生,学业为主,所以想的不多,更多的担心主要是分数。
建议大家还是抓紧能认真读书的时候,把自己学业上的东西,该弄的都弄了,走上社会之后,大块的学习时间非常稀有,操心的事情要比学生时代多很多。
希望山上有座庙(本文作者)以及其他同学,不管是备考期间,还是在读期间,都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都能有相应的实力去支撑自己的目标。
唯斯
1.写在前面
直到开始写经验贴的时候 ,我好像才终于有了考研生涯尘埃落定的实感。开始着手考研,四处参考经验帖的时候,也大言不惭地和研友讲过“等我考上一定……”这样的话,现在到了这一刻的时候,却有些恍惚了。能够得偿所愿,我无疑是幸运的,也希望这份幸运能有幸传递给读到这份经验贴的大家。
2.个人情况
大家好,我是山上有座庙,今年上岸南开口译,下面就我个人情况进行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做个参考。我的本科是东北地区某外语院校,日专生,大二下勉勉强强通过n1(103),专四合格,总的来说日语水平在学校属于中偏上。
3.关于择校
出于就业便利的考虑(家在南方),我一开始关注的更多的是南方院校,但招生数量都不算特别友好,于是我开始扩大考虑范围。选择南开大学,一是因为地区,我对天津有些特殊情结,一直想实地感受一下,而南开恰好满足;二是因为南开大学是我高中时候的梦校,所以也算是圆梦了;三是因为听说了去年有直系学长学姐上岸,相对觉得有把握一些;四是因为去年南开扩招,同时听闻要开笔译方向(虽然今年还是没开),而且南开大学没有本科歧视,公平公开。
4.关于研友
我的研友饼干老师,可以说是我考研路上的灵魂人物。可能很多瑞友也认识,没错,就是那位上岸了北大的女人(骄傲脸),btw,饼干老师非常漂亮。(饼干老师经验帖↓)一战上岸!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北京大学笔译第10名经验帖|2023年日语考研经验|瑞译学苑
我和饼干老师中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最终才确定考研MTI,然后就开启了早出晚归的学习生活。期间我们互相打气,共享资料,如果没有饼干老师,很难说我能不能坚持到最后。一位好研友,是考研成功的一半。
5.关于初试
政治篇
备考资料
徐涛老师强化班、徐涛政治核心考案、徐涛政治优题库、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精讲精练、肖八、肖四、腿姐冲刺背诵手册、腿姐技巧班、腿姐时政7页纸。
备考过程
正式开始政治是从七月中旬开始的,每天学习时间在两小时左右,主要是先看徐涛老师强化班,同时在电子书上做相应笔记,每天任务进度大概是看完一章,然后完成优题库对应习题,同时做完1000题对应章节,对完答案后将解析里没记住的知识点做标记。也就是说在强化班结束的时候,我也同时完成了1000题的一刷。
10月中旬左右,开始二轮学习,对照核心考案和精讲精练同步学习,同时完成1000题的二刷,过程中对于错题进行了标注,同时对照答案解析知识点做标注。后期针对选择题的练习就是对1000题标注的错题进行三刷(这个进行了一半没完成)。
11月中旬开始刷腿姐的技巧班,听讲的同时进行关键词记录,例如某一重点部分在第几页,出现哪些绝对词不能选。后期拼团了记乎的考研政治帽子题,每天滚动背诵,同时洗漱的时候会听喜马拉雅里的腿姐带背加深印象。大题背诵了腿姐整理的马原24个原理及9页纸里的补充,同时背诵了肖四大题。
一些想说的政治75+,出来这个成绩的时候,我是非常惊喜的,甚至于不敢相信,说来好笑,我还反复核对了成绩单上是否是我的考号。
距离考试不足十天的时候确认了感染阳性,而这时我的大题的背诵进度还仅仅停留在背完了马原原理和肖四毛中特部分。我的复习计划完全被打乱了,内心十分焦虑的同时又完全学不下去,所以最后几天我的学习进度完全停滞。考前最后一天的时候匆忙扫了一眼肖四解析就上了考场,当时只想着尽人事听天命了,现在想来还好没有放弃,最后能意外取得这个成绩我认为高中的底子也起了作用,至少每道题都让我填满了。
另外希望大家注意时间分配,不要在选择题上纠结太久,在考政治这门的时候,就我个人而言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答完全部题目仅剩下五分钟了,其中大题平均到每一题上我花了大概三十分钟。
基础日语篇
备考资料
蓝宝书大全、日语优秀作文精选题型标音题+语法选择+阅读+改错+作文(800字)备考过程这门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备考,大概七月的时候看了看蓝宝书n1/n2的语法,后面这门一直没有太多精力准备,作文优秀精选看了一些,满打满算写了两篇作文。
一些想说的南开的标音题不是很难,但是基础部分不确定就非常考验心态了,考场上看着「粉塵」死活想不起来「ふんちん」还是「ふんじん」,最后考完查了一下还是错了,可恶。
语法部分侧重辨析,考得比较细致,建议考前抓一抓语法,语法看得太早考试容易忘记,问就是经验之谈。
阅读部分,内容并不难,题目出得有些剑走偏锋,我记得有一个背景是讲到了昭和和泡沫经济,然后题目问了泡沫经济是哪个时间段以及昭和开始的时间。虽然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关于日本经济,但是当时完全想不起来泡沫经济具体时间,看谁都像,我恨。
改错题倒是中规中矩,没有太难的。作文的话,今年依然是800字,题目我记得是「これからも頑張りたいこと」,南开作文题目都比较常规,但是还是建议作文多练练,准备一些万能事例。时间上这一门不用担心,甚至可以说绰绰有余。
翻译日语篇
备考资料
catti三级笔译,瑞译暑期强化班、瑞译考研冲刺班、瑞译词汇互译、翻译必携、人民网、人民中国、瑞译公众号的文稿等
题型
中译日+日译中热词各五个+中译日、日译中文章各两篇
备考过程
翻译的学习我差不多也是从七月份开始的,最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参照三级笔译教材练,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开始的时候真是什么都不会。于是决定报班,我之前已经在微博关注了瑞译和其他一些机构,在进行横向对比后,决定投身瑞门,主要是瑞译的修改服务打动了我。因为翻译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在自己的译法和参考答案不一样时,我难以判断自己译文的正误,因此我需要得到权威的指正,瑞译的修改服务完美契合了我的需求。
后面翻译主要是跟着瑞译的节奏在走,也没有做太多额外的练习。复盘方面主要是自己做了一些整理,把常用的表达积累下来录入了anki,每天循环背诵。热词方面,主要是跟着瑞译今年的免费热词背诵,同时也背了去年的热词整理和其他公众号零散的收集。
一些想说的热词考了元宇宙、小心轻放、动态清零、テレワーク、叩き上げ、じゃじゃ馬什么的,じゃじゃ馬是真不会啊,当时蒙都不知道蒙什么,三分一个,分丢的我的心好痛。中译日考了一篇政经、一篇关于社区的文章,中译日比较长,日译中长度稍微较短,一篇跟随园有关,一篇应该是某小说片段。
今年没有出人民网小说,但建议还是看一看,万一押到原题就是血赚。这一门我成绩和瑞译模拟时候的分数差不多,给大家做个参考,建议大家早点开始练习,毕竟这门分值还是很高的。
百科篇
备考资料
百科黄皮书、2023考点狂背、纪录片《中国通史》题型名词解释25个+应用文+大作文
备考过程
百科这门大概是八月多开始的,百科内容太多了,导致我没有时间进行二轮三轮复习。百科我每天计划两个小时背诵,但实际花的时间要远超过计划,黄皮书整本几乎都背了一遍,但是前期没有明确的复习方向,导致做了很多无用功。后期主要是针对中国文史,考点狂背只背了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历史常识这些板块。
另外,吃饭的时候我会看《中国通史》,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的电子榨菜。然后觉得不能光看,所以我也会在备忘录进行一些重点记录,后面做了一份整理(见图一)。里面讲到的《玉台新咏》和《古诗十九首》这次百科中也考到了。应用文主要也是看了一些常规书籍,南开今年考的是倡议书,算是常规题材。
大作文我是记乎拼团了一个高考作文素材,每天循环背诵,后面自己做了一份精简版方便提示自己,想不起来的例子再去复习,节约了很多时间。


一些想说的名词解释今年还是中国文史相关的部分比较多,近两年都比较侧重这方面的考察,这一部分我做了个历年的考察方向的分类。今年考了闻一多、蔡元培、《山海经》、张伯苓、重庆大足石刻、伏尔泰、歌德、《十日谈》什么的,我觉得百科不必背得太死,而且实在不行咱还可以编。像重庆大足石刻我当时编的就是,位于重庆市,是著名景点之一,其石刻艺术十分精湛,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之一,并且在同类艺术作品中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巴拉巴拉的,总能踩中一些点,说不准改卷老师看我们这么努力还会给个辛苦分。大作文题目是围绕“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谈谈自己的看法,800字左右。时间上这门也完全来得及。

6.关于复试
复试部分签署了保密协议,不确定能谈到什么程度,所以此处略过。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初试结束之后没有对答案,我不太喜欢自己估分和最后结果不一致的落差感,所以期间也没有估分什么的。初试考试的时候不是很紧张,可能当时心态已经放平了,觉得也就那样了。
直到出分之前我都感觉自己没太大希望,这一期间也没有学习,甚至出分之后也依然惶恐自己能否进复试,去年南开高分很多,导致我对自己的分数并不自信。这里我并不建议大家向我学习,我认为复试的专业准备还是早些开始为好。
大概三月初回学校之后,我才逐渐回到了学习状态,和研友约定了每天的练习,并且保持听力训练,真的建议大家早些开始准备,听译和视译短期速成是有相当大难度的。10号左右完成了自我介绍,并且拜托外教老师进行了修改,之后就是反复背诵。
中下旬的时候加入了模拟面试小组,和研友、尼莫老师、高老师进行了几次模拟面试,学到了很多。复试前几天约了某机构的面试,进行了一次模拟,听译方面依然不太理想,所以真切建议大家提早准备。之后又和同学线下进行了一次模拟。后期一直在完善自由问答题目,大概准备了60多个,但实际面试的时候一个都没用上……
不过老师的问答也不难,老师们都很温柔,就是面试距离太近了让我很慌张,自我介绍之后心情就稍微平复了。期间有个常识问题没有接触过完全没回答上来,当时甚至在想会不会老师们宁愿没招满都不收我了,幸好老师们给了我继续学习的机会。
7.写在最后
我认为能上岸的我是很幸运的,当然一路上也做好了考不上就去工作的准备,但是只要是往前走路总是有的。最初目标确定下来的时候,朋友来问我目标院校我都不敢说出口,甚至连我爸妈也是初试成绩出来之后才知道我报考的学校。就像很多人担心的一样,担心上不了岸,担心不知道怎么面对亲人的期待,担心失败之后甚至连诉说这一路艰辛的立场都没有。但是又想着万一呢,人总是很矛盾的,但也正是这个万一给了我坚持下去的理由。
希望大家都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并且得偿所愿,但哪怕不能,我们仍有一万条道路可以去走,对于成功的定义,可并没有范围和时间的限制。
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