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互助问答第225期:关于计数模型的问题

2020-06-01 20:11 作者:学术苑  | 我要投稿

您好!我现在正在处理一套截面数据,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均符合计数模型形式(非负整数),基准检验以负二项回归与泊松回归同时进行,且初步拟定的工具变量亦为计数模型形式(非负整数)。按照本人的理解,2SLS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均以OLS进行回归,那么计数模型的数据分布显然与OLS不一致。但如果手工分布进行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回归,应该还需对标准误进行调整。

所以,我的问题是,如何在此种情况下应用工具变量剔除内生性?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和处理?另外,如果可以的话,能否推荐部分文献以供参考。

期待您的回复!


建议步骤如下。第一,拿内生自变量对工具变量和其他外生自变量做线性回归(也即第一阶段),生成残差项变量。第二,在第二阶段的泊松或负二项模型中,加入残差项变量,然后进行估计(暂不用调整标准误)。第三,如果残差项变量的系数统计不显著,则无需担心内生性问题,照常估计泊松或负二项模型即可。如果残差项变量的系数统计显著,则显示存在内生性,然后进入第四步。第四,存在内生性时,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针对第二步的估计调整标准误(需要自己编程调整);但当样本量足够大时,是否调整标准误对结果影响不大。第二种处理方法是利用 Mullahy (1997, REStat) 的方法(可能需要自己编程)进行估计,该方法比第二步估计更好的一点是对内生自变量的分布要求更弱。更多细节可参考 Wooldridge 高级计量教科书的第 19.5 章节。


往期回顾:

互助问答第217期:倾向得分匹配法

互助问答第216期:双重差分与倾向匹配得分问题

互助问答第214期:关于PSM匹配的问题

互助问答第213期:模型中的固定效应问题

如果您在计量学习和实证研究中遇到问题,请及时发到邮箱szlw58@126.com,专业委员会有30多名编辑都会看,您的问题会得到及时关注!请您将问题描述清楚,任何有助于把问题描述清楚的细节都能使我们更方便地回答您的问题,提问细则参见:实证研究互助平台最新通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如果您想成为问题解答者,在帮助他人过程中巩固自己的知识,请发邮件至szlw58@126.com(优先)或给本公众号留言加微信793481976给群主留言,我们诚挚欢迎热心的学者和学生。具体招募信息请参见:实证研究互助平台志愿者团队招募公告


鲜活的事例更有助于提高您的研究水平,呆板的教科书让人生厌。如果您喜欢,请提出您的问题,也请转发推广!


(欢迎转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引用和合作请留言。本文作者拥有所有版权,原创文章最早发表于“学术苑”任何侵权行为将面临追责!)



学术苑是以“互助问答”为特色的学术研究公共品提供平台,汇聚国际国内顶尖经管学术大咖、聚焦于实证论文写作与发表,另有文献荐读、一周一荐和相关学术培训等辅助板块,致力于为订阅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


平台现拟推出全新模块,该模块旨在征集经典外文实证文章的原创翻译,诚挚邀请您为平台赐稿,与我们一同提升学术服务能力,提高平台公众号推文质量。稿件主题主要为与实证研究相关的计量方法和应用,其他相关经济学主题的原创翻译稿件也十分欢迎。



学术指导:张晓峒老师

本期解答人:中关村大街

编辑:孙婷婷

统筹:易仰楠

技术:林毅


互助问答第225期:关于计数模型的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