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开始-490工程A“反叛”

阅前须知
本文旨在介绍坦克的历史,性能,设计等等,与本人的意思形态和立场等毫无相关,如果你来这就想玩诸如载人航天的烂梗,请自觉退出
历史
在1980年初,苏联加急发出开发下一代主战坦克的命令,哈尔科夫设计局的莫罗佐夫提出了490工程“白杨”的设计
490工程白杨,木质模型
然而白杨将车组全部置于炮塔内部的设计被认为过于激进,遭受了苏联军方的不满,于是莫罗佐夫在1982年拿出了自己的新设计 490工程A“反叛”,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布局
相比于之前说到的490工程白杨,490工程A的布局更为“传统”,坦克拥有一个低矮的炮塔,驾驶员位于坦克左侧,右侧为1290升的油箱,其余成员安置在低截面炮塔内部,车长位于坦克的左侧而炮手位于右侧,成员通过炮塔顶部的舱门进出
490工程A的成员布局
490工程a的武器是一门125mm滑膛炮,火炮安置在炮塔顶端,与摇摆炮塔较为类似,自动装弹机位于战斗室右侧. 490工程A重46吨,使用一门125/152mm主炮,自动装填,全车弹药一共40发,预计正面抗穿700ke,抗破1300ce 490工程a也预计安装标准/竞技场等主动防御系统 火力
490工程A使用了当时苏联最高水准的火控系统,炮手拥有一个白光通道的整合瞄准镜和一个热成像瞄准镜,两者分别位于炮塔的右侧和左侧,车长拥有一个周视镜,但没有热成像功能 炮手的瞄准系统包括一个热成像瞄准镜和一个白光瞄准镜,整合了激光测距,炮射导弹制导功能,自动目标跟踪,自动目标捕获,车长也可以使用热成像瞄准镜进行超越控制
车长周视镜被安装于炮手白光镜的后上方,可以为车长提供优秀的视野,但当时这种周视镜的性能并不好,他的白光通道分辨率较低,而且目标识别距离短,且没有热成像功能 坦克使用了一门125mm 2A82滑膛炮,比起2A46来说威力更大,也可以使用更强的穿甲弹,(如真空-1,2000米外可击穿800mm均质钢装甲),主炮使用自动装填,每分钟射速到达了14发,由于将火炮顶置,所以火炮的位置较高,这带来了高达-8度的俯角. 除开主炮,设计师还安装了一门7.62mm pkt作为同轴机枪,炮塔顶端还额外安装了一门12.7mm nsvt遥控机枪.
防护
490工程A的炮塔由铸造制成,可以安装额外的装甲板,并使用复合装甲作为内衬,复合装甲预计使用陶瓷等材料,对heat弹拥有非常高效的抗穿性能,且炮塔顶部和舱门也拥有200mm的复合装甲,火炮部分也安装了装甲板,可以抵抗小口径弹药和弹片,类似的装甲结构也被安装于车体上,此外,坦克还可以额外装配主动防御系统“标准”(虽然最后没有安装在实车上),但是不同于490工程白杨,490工程A的弹药并未和人员分开
490工程的装甲
坦克的正面复合装甲填料相同,为钢/复合装甲/钢,内部还安装有防中子层,车体正面可以到达700mm ke/1200mm ce,且可以外挂爆反反应装甲(不清楚型号),全车仅重46吨(什么苏联黑科技) 此外,坦克正面,位于驾驶员右侧的空间还安装了一个大型油箱,这个油箱可以充当复合装甲大效用,提供抗破性能.车体正面几乎没有弱点(三角区),火炮被安装于一个单独的隔舱中,可以免疫自动机炮的扫射 坦克还预计安装“标准”主动防御系统,可以让坦克提供对反坦克武器的防护,包括攻顶导弹,反坦克火箭弹,以及子母弹等等. 机动性
490工程a的引擎舱预计安装两种大小相似的发动机,一种是柴油发动机,产品495,即6TDF,另一种则是燃气轮机,产品29g,即GTD1250,两个发动机的输出马力也非常接近,为1250马力,可以给与46吨的车体27的推重比. 如果使用产品495的话,可以配备乌拉尔机械厂的的机械变速箱,前进档6档,倒车档3档,在公路上的极速到达70,倒车极速则在25左右 如果使用产品29g,可以配备一套静液压传动机构,具体能否进行原地倒车等不为所知,29g后来发展成的GTD1250G被视为苏联高端的主要引擎,所以安装产品29g等490工程A具体性能可参考T80U等 车体的悬挂系统类似T64,前两对负重轮拥有液压减震器 发展
在1982年,490工程A的木制模型被生产出来,而在1984-1986年,由于苏联军方选择了152mm 2A72主炮作为下一代坦克主炮,一个490工程A的变体被生产出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此变体与490工程A区别较大,所以我不认为应该将他单纯的称作490工程A.
使用152mm主炮的490工程A
装载152mm火炮的490工程a等自动装弹机被修改,弹药放在在炮塔座圈的前方和后方,弹头安装于水平上升的托盘(类似80系装弹),战斗室后方有一个升降结构,将弹药提升至火炮位置,弹药架容量为40发
490工程A(152)的战斗室结构
490工程a(152)真正的安装了“标准”主动防御系统,发射装置位于车体正面,雷达位于炮塔侧面
由于自动装弹机安置于车体下方,所以相比于本体,490工程A(152)的车体被加高了不少,与本体相比,炮塔的长度减小了,一门机枪被安装于炮塔顶部
490工程A与490工程A(152)对比,灰色阴影为490工程A(152)
结局
在1984年,带有152mm主炮的490工程a被生产出来后,自动装弹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最后设计人员创建了477工程,采用了新的装弹机设计,其布局在1985年获批,之后,490工程A的炮塔用于实弹测试,其理念成为了后世477工程,299工程的源头,并最终催生出了俄罗斯联邦的195工程和148工程(即T-14).